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顺甫传
(明)王世贞
①魏顺甫者,名裳,世为蒲圻人。大父溶邻水令,以治称。季子正蒙,曰中宪君,顺甫父也。顺甫十六试,诸生高等。是时廖学士雅自负博而辨,又贵倨也,所引说经史连拄①诸生口,独顺甫避席奏对不穷。盖又十馀年而举乡试,又四年而成进士,授刑部山西司主事。
②始与予及李于鳞②辈游,而好为古文词。顺甫性高简,无所过从 , 所过从必于鳞。甫莅事而宽大。决大狱江左,察其情,稍有间者,即为谳语③著于牍以授御史,故于守济南益敏练有声。
③是时寇蜂起齐鲁间。顺甫奋身往,悉逮豪,置之理,于是伏田尽出,而小户得足食,无困徭矣。
④岁癸酉九月,余起家为楚按察使,以书报顺甫。顺甫来武昌,而余有岭南迁,且发,顺甫追及之。夜饮于汉阳之晴川阁,俯视二江环流,挟月如璧,意欢甚,谓余曰:“自吾登天门视日出,而于鳞实偕并,是乐为再哉!弗可三矣。”余少于顺甫七岁,而须发强半白。顺甫甚鬒④ , 气充然若少年子。余谓:“大匠庀⑤楚材殆遍,将无及子耶?”笑弗答。
⑤顺甫为人温温长者,而性特介 , 于取予辨⑥ , 毫发不苟。所善如于鳞、明卿及徐子与,顺甫皆兄事之。所最庄事于鳞,亦以于鳞故,推东郡谢生。一日,谢生恨于鳞,数其郡不法事,众默然。顺甫独前质曰:“为先生见之耶?抑闻之人耶?”生遽曰:“亦闻之人耳。”顺甫曰:“于鳞之善先生,天下莫不闻,先生宜得之久。今以人言而遂信之,则不明;有所闻而不以告于鳞,则不忠;不以告于鳞而告之士大夫显者,则不厚。裳请改事矣。”遂拂衣去。谢生谮乃败。
⑥赞曰:夫以顺甫之便吏治不苟取予又温温长者其才行足蔽官而竟不达 , 何也?或谓顺甫死已耳,不死将有所为,士固未可知。
(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有删节)
【注释】①拄:讽刺,驳倒。②李于鳞: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③谳语:审断案子的文辞。④鬒(zhěn):头发黑而稠密。⑤庀(pǐ):完备。⑥于取予辨:对于获取和给予能分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