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柳宗元,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①。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想,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朗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 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子周六、周七,才三四岁。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 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劝学(节选)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

    《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

    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学者师达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同“缒”,zhuì)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

    故为师之务,在于胜(同“循”)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注释】①说:说教。兑:悦。②堇:毒草,根有剧毒。③遇合:师徒相遇而和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 4. 小明在复习《蔡邕听琴》时,想要进一步了解人物,于是查阅了《后汉书·蔡邕传》中的其它语段(甲文),并找到一段李贽评价蔡邕的话(乙文)。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甲)

    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僮仆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 , 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 , 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 , 乞黥首刖足 , 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 , 不能得。太尉驰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太尉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 , 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

    (节选自《后汉书·蔡邕传》)

    (乙)

    今人俱以蔡邕哭董卓为非,是论固正矣。(A)然情有可原,事有足录,何也?(B)设有人受恩桀纣,在他人固为桀纣,在此人则尧舜也,何可概论也?(C)董卓诚为邕之知己,哭而报之,杀而残之,不为过也。(D)犹胜今之势盛则借其余润,势衰则掉臂去之,甚至为操戈 , 为下石 , 无所不至者。毕竟蔡为君子,而此辈则真小人也。

    (李贽《汇评三国演义》)

    【注释】①卓:董卓掌权时,曾强召蔡邕为祭酒。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②黥首刖足:刻额染墨,截断双脚,是古代的酷刑。③伯喈:蔡邕,字伯喈。④神器:帝王的印玺,借指帝位、国家权力。⑤制作:这里指史书。⑥掉臂:甩动胳膊走开,表示不顾而去。⑦操戈:比喻互相敌对、攻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交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5. 课内文言文翻译。
    u8303u589eu6570u76eeu9879u738buff0cu4e3eu6240u4f69u7389u73a6u4ee5u793au4e4bu8005u4e09uff0cu9879u738bu9ed8u7136u4e0du5e94u3002
    u592au5b50u53cau5bbeu5ba2u77e5u5176u4e8bu8005uff0cu7686u767du8863u51a0u4ee5u9001u4e4bu3002
    u6a0au5c06u519bu4ee5u7a77u56f0u6765u5f52u4e39uff0cu4e39u4e0du5fcdu4ee5u5df1u4e4bu79c1uff0cu800cu4f24u957fu8005u4e4bu610fu3002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西安市长安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6.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 , 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

    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 , 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彦章画像记

    欧阳修

    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

    公在梁以智勇闻。及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独公奋然自必,不少屈懈,志虽不就,卒死以忠。公既死而梁亦亡矣。悲夫!

    五代终始才五十年,而更十有三君,五易国而八姓。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时,能不污其身,得全其节者,鲜矣!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予于《五代书》,窃有善善恶恶之志。至于公传,未尝不感愤叹息。惜乎旧史残略,不能公之事。

    康定元年,予以节度判官来此。求于滑人,得公之孙睿所录家传,颇多于旧史,其记德胜之战尤详。又言敬翔怒末帝不肯用公,欲自于帝前。公因用笏画山川,为御史弹而见废。又言公五子,其二同公死节。此皆旧史无之。又云公在滑,以谗自归于京师,而《史》云召之。是时梁兵尽属段凝,京师羸兵不满数千,公得保銮五百人之郓州,以力寡败于中都,而《史》云将五千以往者,亦皆非也。公之攻德胜也,被受命于帝前,以三日破敌。梁之将相,闻者皆窃笑。及破南城,果三日。是时庄宗在魏,闻公复用,料公必速攻,自魏驰马来救,已不及矣。庄宗之善料,公之善出奇,何其神哉!

    后二年,予复来通判州事。岁之正月,过俗所谓铁枪寺者,又得公画像而拜焉。岁久磨灭,隐隐可见,亟命工完理之,而不敢有加焉,惧失其真也。公尤善用枪,当时号王铁枪。公死已百年,至今俗犹以名其寺, 图片_x0020_100002 童儿牧竖皆知王铁枪之为良将也。一枪之勇,同时岂无?而公独不朽者,岂其忠义之节使然欤?画已百馀年矣,完之,复可百年。然公之不泯者,不系乎画之存不存也。而予犹区区如此者,盖其希幕之至焉耳。读其书,尚想乎其人,况得拜其像,识其面目,不忍见其坏也。画既完,因书予所得者于后,而归其人,使藏之。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梁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调研试卷
  • 8. 阅读(过秦论》(节选),完成小题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平遥综合职业技术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9. 阅读

           牟子才字存叟,井研人。嘉定十六年举进士。入对,首言大臣不公不和六事,次陈备边三策。理宗顾问甚悉,将下殿,复召与语。翼日,帝谕宰相曰:“人才如此,可峻擢之。”左丞相李宗勉拟秘书郎,右丞相史嵩之怨子才言己,遽曰“姑迁校勘。”俄宗勉卒,嵩之独相,亟请外,通判吉州,转通判衢州。后入为国子监主簿兼史馆校勘,逾年,迁太常博士。升兼侍讲。御史徐经孙劾府尹厉文翁,不报,出关,子才奏留之。文翁改知绍兴府,又缴其命。伯玉降官已逾年,舍人院不敢行词,子才曰:“故事,文书行不过百刻。”即为书行。帝曰“谪词皆褒语,可更之。”子才不奉诏,丞相又道帝意,子才曰“腕可断,词不可改。丞相欲改则自改之。”乃已。明堂礼成,帝将幸西太乙宫款谢,实欲游西湖尔,子才力谏止。皇子冠,面谕作乐章,礼部言:“古者嫡子一醮无乐,庶子三醮有乐,用乐非是。”子才言:“乐章乃学士院故事,况面谕臣,不敢不作。”诏从之。升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以集英殿修撰知太平州,前是例兼提领江、淮茶盐,子才以不谙财恳免。至郡,首教民孝弟 , 以前人《慈竹》《义木》二诗刻而颁之,间诣学为诸生讲说经义。修采石战舰百余艘,造兵仗以千计。召入对,权工部侍郎。时贾似道自谓四方无虞皆其力,故肆意逸乐,恶闻谠言。子才言“开庆之时,天下岌岌殆矣,今幸复安。不知天将去疾,遂无复忧耶?抑顺适吾意,而基异时不可测之祸也。奈何怀宴安以鸩毒,而不明闲暇之政刑乎!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达乎?”帝曰:“非卿不闻此言。”宣坐赐茶,间外事甚悉,子才具以田里疾苦对,帝顰蹙久之 , 即兼侍读,寻擢权礼部尚书。每直,辄召对内殿,语至夜分,或就赐酒果。度宗在东宫 , 雅敬子才,言必称先生。即位,授翰林学士、知制诰,力辞不拜,请去不已。进端明殿学士,以资政殿学士致仕 , 卒,赠四官,官其后二人。

    (节选自《宋史·牟子才列传》,有删改)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金主亮死,耿京聚兵山东,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绍兴三十二年,奉表归宋,改差江阴佥判。孝乾六年,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绍熙二年,起福建提点刑狱。尝摄帅,每叹曰:“福州前枕大海,为贼之渊,上四郡民顽犷易乱,帅臣空竭,急缓奈何!”至是务为镇静,未期岁,积镪至五十万缗,榜曰“备安库”。谓闽中土狭民稠,岁俭则籴于广,今幸连稔,宗室及军人入仓请米,出即粜之,候秋贾贱,以备安钱籴二万石,则有备无患矣。又欲造万铠,招强壮补军额,严训练,则盗贼可以无虞。事未行,台臣王蔺劾其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旦歹望端坐“闽王殿”。遂丐祠归。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弃疾怒曰:佐国元勋,忠简一人,胡为又一赵鼎!”掷之地。次阅《礼记》卷,弃疾曰:“观其议论,必豪杰士也,此不可失。”启之,乃赵方也。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无棺敛,弃疾叹曰:“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既厚赙之,复言于执政,诏赐银绢。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 , 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