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同步教程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
  • 2. 概括《登泰山记》段落内容。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同步教程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
  • 3. 《登泰山记 》的这一结尾,有何用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同步教程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
  • 4. 请概括《登泰山记》第六段的内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同步教程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
  • 5. 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段: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白:“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日:“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同步教程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
  • 6. 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段: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题目:

    ①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

    ②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同步教程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
  •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武王既伐殷,悬纣首。有泣于白旗之下者,有司责之。其人曰:“吾冶家孙也。数十年间,再易其熔范矣。今又将易之,不知其所业,故泣。吾祖始铸田器,岁东作 , 必大售。殷赋重,秉来耜者一拨不敢起,吾父易之为工器。属宫室台榭侈,其售益倍。民凋力穷,土木中辍,吾易之为兵器。会诸侯伐殷,师旅战阵兴,其售又倍前也。今周用钺斩独夫,四海将奉文理,吾之业必坏,吾亡无日矣。”

    武王闻之,惧。于是包干戈,劝农事。冶家子复祖之旧。

    (注)①冶家:铁匠。②熔范;冶炼模具。③东作:春耕生产。

    民凋力穷,土木中辍,吾易之为兵器。会诸侯伐殷,师旅战阵兴,其售又倍前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同步教程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
  •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 , 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

    (节选自《汉书》)

    (注)①横草:使草倒下。②孤于外官:孤,辜负;外官,指使者之职。

    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同步教程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
  • 9. 请概括《赤壁赋》第一段的内容及作用。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同步教程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
  • 10. 阅读《赤壁赋》中的一段原文,思考这段文字写的主要内容。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同步教程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