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老子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排比句式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也曾强调积累的重要性,两者的思想是否相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天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老子》四章
  • 2. 重点②  惠子和庄子在对话时,各自引用了“五石之瓠”和“不龟手之药”的事例,分别有什么用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天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老子》四章
  • 3. 难点  《五石之瓠》中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天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老子》四章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积微,月不胜日,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 , 其悬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 , 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悔也。霸者之善著焉 , 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日志也。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此谓也。

    (取材于《荀子》)

    【注释】①胜:超过。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②敦比:注重从事。本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③悬: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④軸:分量轻。

    ②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豁,若白垩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且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不可知;如可见,如不可见。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释】①且:连词,表示转折。②管叔、蔡叔之事:指叛乱之事。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天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老子》四章
  • 5.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B: 其脆易泮
    C: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D: 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 6. 通假释义。

    ①其在道也,曰余食赘

    “行”同“”,

    ②其脆易

    “泮”同“”,

    ③九层之台,起于

    “累”同“”,

    ④宋人有善为不手之药者

    “龟”同“”,

    ⑤我世世为泮澼

    “絖”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 7. 名词的活用

    ①我之成而实五石       

    ②吴王使之           

    ③我树之成而五石       

    ④是以圣人不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 8. 翻译下列句子。
    u81eau89c1u8005u4e0du660euff0cu81eau662fu8005u4e0du5f70uff0cu81eau4f10u8005u65e0u529fuff0cu81eau77dcu8005u4e0du957fu3002
    u662fu4ee5u5723u4ebau6b32u4e0du6b32uff0cu4e0du8d35u96beu5f97u4e4bu8d27uff0cu5b66u4e0du5b66uff0cu590du4f17u4ebau4e4bu6240u8fc7uff0cu4ee5u8f85u4e07u7269u4e4bu81eau7136u800cu4e0du6562u4e3au3002
    u80fdu4e0du9f9fu624bu4e00u4e5fuff0cu6216u4ee5u5c01uff0cu6216u4e0du514du4e8eu6c6bu6fbcu7d56uff0cu5219u6240u7528u4e4bu5f02u4e5fu3002
    u4ecau5b50u6709u4e94u77f3u4e4bu74e0uff0cu4f55u4e0du8651u4ee5u4e3au5927u6a3du800cu6d6eu4e4eu6c5fu6e56uff0cu800cu5fe7u5176u74e0u843du65e0u6240u5bb9uff1f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说剑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馀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馀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赐周千金?”太子曰:“闻夫子明圣,谨奉千金以币从者。夫子弗受,悝尚何敢言!

    庄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

    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垂冠 , 曼胡之缨,短后之衣 , 瞋目而语难,王乃说之。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

    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王脱白刃待之。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

    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馀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候剑,有庶人剑。”

    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 , 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候,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曾服毙其处也。

    (选自《庄子》,有删改)

    【注释】①突龔:鬓毛突出。②垂冠;帽子低倾,表示威武。③曼胡:粗实。④短后之衣:后身短便于起坐的衣服。⑤齐岱为锷:岱,泰山。锷,创刃。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之成而实五石                        ②是以圣人不欲

    ③吴王使之                            ④不难得之货

    ⑤夫子固拙于用矣                        ⑥其不能自举也

    A: ①③/②④/⑤⑥
    B: ①③/②/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⑥/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老子》四章五石之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