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分析下面这句话的作用。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天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2. 请说明下面这段话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天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3. 阅读下列语段,理解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天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4. 《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两者是否矛盾?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天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至乎?”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尝有处橧巢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服之轻重便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湿润,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 , 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槀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

    公曰:“然则曷禄夫子?”

    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②橧(zēng)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③关市:指集市。讥:稽查,盘问。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天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仲尼,姓孔氏。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天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7. 下列各项中,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 大学之道
    B: 物有本末
    C: 欲治其国者
    D: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天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8. 下列加点词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在明德
    B: 先其家
    C: 有始终
    D: 则道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天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9. 理解下列语句的内涵。《论语》十二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无求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天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10. 赏析《学而》中的句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天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