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借助注释口译课文文段,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1)”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2)方其破荆州,(   )江陵,顺流而( )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   )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5)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 )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   )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6)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7)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   )之无尽藏(   )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   )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登泰山记
  • 2. 下面对 《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三篇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一文以事写人,使读者清晰地了解了袁隆平的科学探索之路,还了解了他作为一位科学家的精神品格。
    B: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所报道的模范人物张秉贵没有感天动地的宏伟业绩或英雄行为,作者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之上适当虛构,给我们塑造出一位鲜活的劳动模范。
    C: 《“探界者”钟扬》记述别人对钟扬的印象及回忆,通过多视角再现钟扬的形象,展现的人物形象不仅全面系统,客观真实,而且感人至深。
    D: 三篇文章选取了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劳动者作为报道对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C: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十三劝学师说
  • 4. 翻译《劝学》《师说》中的句子。
    u541bu5b50u535au5b66u800cu65e5u53c2u7701u4e4eu5df1uff0cu5219u77e5u660eu800cu884cu65e0u8fc7u77e3u3002
    u5f7cu7ae5u5b50u4e4bu5e08uff0cu6388u4e4bu4e66u800cu4e60u5176u53e5u8bfbu8005uff0cu975eu543eu6240u8c13u4f20u5176u9053u89e3u5176u60d1u8005u4e5fu3002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十三劝学师说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劝学(节选)

    荀子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 , 终孚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 , 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文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 , 问一而告二谓之囋 . 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注释】①数:数术,即方法、途径,这里引申为“科目”。②没:通“殁”,死亡。③大分:大的原则、界限。④箸;通“著”,显明。⑤蝡;同“蠕”,微动。⑥傲:浮躁。⑦囋:形容言语烦碎。⑧向:通“响”,回音。⑨方:仿效。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十三劝学师说
  • 6. 以下列新词语为例,分析有关新词语对其他词语的影响,完成下面的表格。

    新词语

    对其他词语的影响

    解说

    白领

    衍生出其他词语

    衍生出蓝领、金领等新词

    山寨

    出炉

    问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2拿来主义
  • 7. 课文的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拿来主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2拿来主义
  • 8. 下列对《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第一段列举了“送去主义”的表现,即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
    B: “闭关主义”的表现是“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C: “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
    D: “拿来主义”的正确做法是“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2拿来主义
  • 9. 《拿来主义》一文中,“拿来主义”的观点是在哪一段提出的?然后又是从哪一段开始详细阐述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2拿来主义
  • 10. 阅读课本P130《语言的演变》,以下面的表格中所列的新词语为例,探究新词语产生的原因,并完成表格。

    新词语

    原因

    阐释

    克隆、云计算

    科技进步

    科技前沿知识名词

    核心素养

    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动漫

    求简心理

    克隆、核心素养

    “克隆”是英文“clone”或“cloning”的音译;“核心素养”源于经合组织和欧盟理事会的研究报告,译自英文“Key Competencies”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2拿来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