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 , 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 乃创奠枕楼、繁雄馆。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故以“稼”名轩。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节。)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李籓,字叔翰,其先赵州人。籓少姿制闲美敏于学居父丧家本饶财姻属来吊有持去者未尝问益务施与居数年略尽年四十余困广陵间不自振妻子追咎,籓晏如也。

        徐州张建封辟节度府。建封卒,濠州刺史杜兼疾驱至,阴有顗望①,籓泣谓曰:“公今丧,君宜谨守土,何弃而来?宜速还,否则以法劾君!”兼恨之,因诬奏:“建封死,籓撼其军,有非望”。德宗怒,密诏徐泗节度使杜佑杀之。佑雅器籓,得诏,十日不发,召见籓曰:“世谓生死报应,验乎?”籓曰:“殆然。”曰:“审若此,君宜遇事无恐。”因出诏示籓,籓色不变,曰:“信乎,杜兼之报也!”佑曰:“慎毋畏,吾以阖门保君矣。”帝未之信,亟追籓。既入,帝望其状貌,曰:“是岂作乱人邪?”释之,拜秘书郎。

        王仲舒与同舍郎韦成季、吕洞日置酒邀宾客相乐,慕籓名,强致之。仲舒等为俳说庾语相狎昵,籓一见,谢不往,曰:“吾与终日,不晓所语何哉!”后仲舒等果坐斥废。累擢吏部郎中。裴垍白宪宗,谓籓有宰相器。会郑絪罢,因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籓忠谨,好丑必言,帝以为无隐。尝问祈禳②之数,籓言:“孔子病,止子路之祷。汉文帝每祭,敕有司敬而不祈。使神无知,则不能降福;有知,固不可私己求媚而悦之也。且义于人者和于神,人乃神之主,人安而福至。”帝悦曰:“当与公等上下相勖,以保此言。”河东节度使王锷赂权近求兼宰相,密诏中书门下曰:“锷可兼宰相。”籓遽取笔灭“宰相”字,署其左曰:“不可。”还奏之。宰相权德舆失色曰:“有不可,应别为奏,可以笔涂诏邪?”籓曰:“势迫矣,出今日便不可止。”既而事得寝。 明年,为华州刺史。未行,卒,年五十八,赠户部尚书 , 谥曰贞简。

    (选自《新唐书·列传九十四》,有删改)

    【注】①顗望:静候接任的企图。②祈禳:祈祷上天降福,消除灾祸。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任相

    (宋)苏淘

        古之善观人之国者,观其相何如人而已。议者常曰:将与相均。将特一大有司耳,非相伴也。国有征伐,而后将权重;有征伐无征伐,相皆不可一日。相贤耶,则群有司皆贤,而将亦贤矣;将贤耶,相虽不贤,将不可易也。故曰:将特一大有司耳,非相侔也。任相之道与任将不同。为将者大概多才而或顽钝无耻,非皆节廉好礼不可犯者也。故不必优以礼貌,而其有不羁不法之事,则亦不可以常法御。何则?豪纵不趋约束者,亦将之常态也。武帝视大将军,往往踞厕;而李广利破大宛,侵杀士卒之罪,则而不问。此任将之道也。若夫相,必节廉好礼者为也,又非豪纵不趋约束者为也,故接之。礼而重责之。

        古者相见于天子,天子为离席起立。在道为之下舆,有病亲问,不幸而死,亲吊待之,如此其厚。然有罪亦不私也。夫接之以礼,然后可以重其责而使无怨言;责之重,然后接之以礼而不为过。礼薄而责重,彼将曰:主上遇我以何礼,而重我以此责也,甚矣。责轻而礼重,彼将遂弛然不肯自饬。故礼以维其心,而重责以勉其怠。而后为相者,莫不尽忠于朝廷而不恤其私。

        吾观贾谊书,至所谓长太息者,常反复读不能已。以为谊生文帝时,文帝遇将相大臣,不无礼,独周勃一下狱,谊遂发此。使谊生于近世,见其所以遇宰相者,则当复何如也?天于坐,见宰相而起者有之乎?无矣。在舆而下者有之乎?亦无矣。天子坐殿上,宰相与官趋走于下,掌仪之官名而呼之,郡守召胥吏耳。虽臣子为此亦不过。然尊贵贵之道,不若是亵也。

        夫既不能待之以礼则其罪之也吾法将亦不得用何者不果于用礼而果于用刑则其心不服。且之,待以礼而彼不自效以报其上,重其贡而彼不自勉以全其身,安其禄位,成其功名者,天下无有也。彼人主傲然于上,不礼宰相以自尊大者,孰若使宰相自效以报其上之为利?宰相利其君之不责而丰其私者,孰若自勉以全其身?安其禄位,成其功名之为其福,吾未见去利而就害,远福而求祸者也。

    (有删改)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2020.6)14
  • 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篇》)

    材料二: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篇》)

    材料三: (陈、蔡)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孔子家语》)

    u201cu6e38u4e8eu827au201du53e5u4e2du7684u201cu6e38u201du610fu601du662fuff0cu201cu827au201du6307u7684u662fu3002
    u8bf7u7ed3u5408u6750u6599u4e00u548cu6750u6599u4e8cu7684u5185u5bb9uff0cu7b80u8981u8bc4u6790u6750u6599u4e09u4e2du5b54u5b50u7684u4e0au8ff0u884cu4e3au3002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2020.6)14
  • 5.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②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B: ①吴之民方痛心焉                  ②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C: ①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②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
    D: ①慷慨得志之徒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 6. 下列各组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设九宾于廷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⑥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⑦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⑧敛赀财以送其行  ⑨令将军与臣有郤

    A: ①②⑦⑧⑨
    B: ②③④⑧⑨
    C: ②③④⑤⑥
    D: ③④⑤⑥⑦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情况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欲流之者                   亦以死生之大
    B: 卒见相如                   则直诟虏帅失信
    C: 既东郑                     先破秦入咸阳者
    D: 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且庸人尚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二)

    祭梁夫山①先生文

    [明]程学博

        万历己卯秋,永丰梁夫山先生以讲学被毒死②。癸未冬,门人胡时和始得请收其遗骸,袝葬于后台程公之墓,从先生遗言也。友人程学博为文以哭之,曰:

        呜呼伤哉!予以何颜哭先生耶?嗟予不力,既不能脱先生毒手,而视先生冤以死;死又不能为先生白其冤状,而即礼收遗骸,而冤状犹然未 , 草草焉不能为先生成礼以葬。呜呼伤哉!予以何颜哭先生耶?

        先生之死也讲学。先生之学,先生所自信,而世所共嫉。世之人不喜讲学,亦未必不知学。而先生之学,天下后世有定论在焉,予又乌能喋喋于先生之学,以与世之人辩哉?予独谓先生之为人,其纯然一念,昭昭然若揭日月以行,可以贯金石,可以质鬼神,可以考往古,可以俟来今。平生精力,自少壮以及老死,自家居以至四方,无一日不在讲学,无一事不在讲学;自讲学而外,举凡世之所谓身家儿女,一切世情俗态,曾无纤毫微眇足以罣③先生之口而入先生之心。嗟夫!此无论其学何如也,即其为人,岂肯躁妄其心志,冥焉为狂诞者哉!岂肯卤莽其趋向,悍然任独往者哉?世之人不喜讲学者,即不讲学已尔,未必无人心在也,胡为而嫉先生若是也!嫉之亦已甚矣,胡为而辱先生以死而又若是之惨也!呜呼伤哉!

        然先生死则死尔,彼死先生者竟何如?先生虽赍志以死,其炯炯在乾坤,其肫肫④在朋友,其讲学遗言在方册,其学之真是在天下后世之定论。彼死先生者,能以其妾妇之威,电光石火之气焰,死先生血肉之躯于一时,而其所不能死者,直将与天壤上下,相为无穷。是先生一死而先生之事毕矣,先生何

        予与先生散而聚、聚而散者垂二十年。先生虽不谆谆语予以学,而其箴规磨订之义不少假借 , 亦莫非学。予虽未从先生周游讲学,而其不敢媕婀⑤取容,以求无愧于立身行己者,亦莫非讲先生之学。奈之何予抱直道以归,归无何,而遽见先生遭兹毒手以死,而又莫能白先生冤,收先生骸,而葬先生以礼也!呜呼伤哉!感今追昔,能不刺心?予诚无颜以哭先生矣。先生有灵,庶鉴之。

        万历甲申季春,云南副使孝昌程学博顿首泣言。

    (注)①梁夫山:名汝元,号夫山,后改称何心隐,明代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一生从事讲学,批评时政,为严嵩等不容,被杖杀狱中。②毒死:被毒打而死。③罣:同“挂”。④肫肫(zhūn):同“忳忳”,诚恳直挚的样子。⑤媕婀:随声附和,没有主见。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 10. 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拒守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送给项王。
    B: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困窘饥饿,没事情做,悬赏捉拿又很紧急。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乏的物资。
    D: 其辱人贱行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再看看五个人的死,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