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呜呼! 予之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 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 , 然微以自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 复何憾哉!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2. 阅读下面三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及楚人平

        宣公十五年。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春秋》

        夏五月,楚师将去宋。申犀稽首于王之马前,曰:“毋畏知死而不敢废王命,王弃言。”王不能答。申叔时仆 , 曰:“筑室,反耕 , 宋必听命。”从之。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子反惧,与之盟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  ——《左传》

            外平不书 , 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己也。何大其平己?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华元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骸而炊之。”司马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是何子之情也?”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于子也。”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揖而去之。

    反于庄王。庄王曰:“何如?”司马子反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庄王曰:“嘻!甚矣,惫!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司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司马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是以告之也。”庄王曰:“诺,舍而止。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引师而去之。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此皆大夫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平者在下也。

    ——《公羊传》   

    【注释】①平:讲和。    ②毋畏:申犀之父,出使宋国被宋国处死。③仆:驾车。④指鲁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攻破郑国,郑伯求降,庄王与他讲和的事,《春秋》中没有记载。⑤大:赞扬。    ⑥柑马:给马嘴衔木棍。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程易田诗序

    [清]刘大櫆

        余性颛愚,知志乎古,而不知宜于时;常思以泽及斯民为任,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余皆不知其径术,以故与缙绅之士相背而趋,终无遇合。退强学,栖迟山陇之间,虽非有苦,而亦未尝有乐也。

        年已晚暮,始为博士于黟。博士之官卑贫无势,最为人所贱简。而黟、歙邻近,歙尤多英贤,行谊,重交游,一时之名隽,多依余以相为劘切。或抗论今时之务,注念生人欣戚,慨然太息,相对而歌。盖余生平之乐,无以加于此矣。

        程子易田,尤所称著材宿彦,亦旦夕相从。其所为诗歌,掳词朴直而寄兴深至,尝谓其有陶潜之风。易田信余,余亦甚重易田也。虽然,余老矣,今年年七十有三,将归休于枞阳江上。而易四年逾四十,犹困于诸生;家又贫,故里不足以自活,亦将糊其口于汝阴。念欲长与诸君子游处,不可得矣。

        居稽也,弦诵也,欣欣而忘其倦也。欢聚未几离散随之余于此其犹能独乐焉否耶夫以生平未尝有乐之人徒以与诸君子游处而乐今复以聚之不常而不乐生焉。回忆独居时,虽无所乐,而亦非有不乐也。则是今日之不乐,由前日之乐而来也。夫造物之人,安能使其长乐哉?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其板刻之,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 , 而余为序之如此。

    (选自刘大魁《海峰文集》,清乾隆刻本)

    【注释】①博士: 学官名,掌管文庙(孔庙)祭祀、教育生员等。②劘切:切磋琢磨。劘:磨。③诸生:生员,俗称秀才。④濠上吟:语出《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投知己书

    [宋】张耒

        五月日,某谨仆夫百拜献书某官:某闻古之致精竭思以事一艺,而其志不分者,其心之所思,意之所感,必能自达于其技,使人观其动作变态,而逆得其悲欢好恶之微情。故工乐者能使喜愠见于其声,工舞者能使欣戚见于其容。当其情见于物,而意泄于外也,盖虽欲自掩而不可得。昔伯牙之所好者,琴耳,钟子期坐而听之,而伯牙不能藏其微情。夫伯牙之情,岂与琴谋哉?惟其专意一心以事其技,故意之所动,默然相授而不自知也。

        某不幸少苦贫贱,十有七岁而亲病,又二年而亲丧。既仕而困于州县者,十有二年矣。其煎熬逼迫之情,郁塞愤懑之气,盈心满怀。而又饥寒困穷,就食以活其妻孥者,往来奔走,率常数千里。计其安居饱燠①,脱忧危而解逼仄②,扬眉开口,无事一笑者,百分之中不占其一。又观一世之情,其所矜尚可以自振于贫贱厄穷者,耒素于其身,无有其一。故虽出仕四方,而门单族薄,执版趋拜见大吏,大则骂辱诟责,小则诘问凌侮。穷愁困苦有不可胜言者,又岂独此哉!

        古之能为文章者,大率穷人之词十居其九。盖其心之所激者既已沮遏壅塞而不得肆独发于言语文章无掩其口而窒之者庶几可以舒其情以自慰于寂寞之滨耳。如某之穷者,亦可谓之极矣。其平生之区区,既尝自致其工于此,而又遭会穷厄,投其所便。故朝夕所接,事物百态,长歌恸哭,诟骂怨怒,可喜可骇,可爱可恶,出驰而入息,阳厉而阴肃,沛然于文。耒之于文,虽不可谓之工,然其用心,亦已专矣。

        伏惟某官以文章学术著天下,方为朝廷训词之臣,而不腆之文尝欲奖与。人谁不欲自达世之显人,而某自顾所藏,无一而可,敢书其平日之文与诗几六十卷,以辱左右,伏惟闲暇而赐观焉。则耒之精诚,虽欲毫发自伏,而不可得矣,公亦念之耶?

    (选自《张耒集》,有删改)

    【注释】①燠(yù):暖。②逼仄:窘迫。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过秦论(中)

    贾谊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 , 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而饥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威德与天下,天下集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唯恐有变,虽有狡猾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帮智,而暴乱之奸止矣。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故曰“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选自《秦始皇本纪第六》,有改动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延安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线上摸底检测试卷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选自贾谊《过秦论》)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延安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孟宗政,字德夫,绛州人。宗政自幼豪伟,有胆略,常出没疆场间。开禧二年,金将完颜董犯襄、郢,宗政率义士据险游击,夺其辎重。宣抚使吴猎奇之,补承节郎。京西分赵方荐其才,转秉义郎。嘉定十年,金人犯襄阳、枣阳。宗政与统制扈再兴、陈祥分为三军,设覆三所,蹀血以战,金兵败走。寻报枣阳围急,宗政午发岘首,迟明抵枣阳,驰突如神。金人大骇,宵遁。方时移帅京西,闻捷大喜,差权枣阳军。初视事,一爱仆犯新令,立斩之,军民股栗。于是筑堤积水,修治城 , 简阅军士。十一年,金帅完颜赛不拥步骑围城,宗政与再兴合兵角敌,历三月,大小七十余战,宗政身先士卒。金人战辄败,忿甚,周城开濠,四面控兵列濠外,飞锋镝。宗政厚募壮士,乘间突击,金人不能支,盛兵薄城,宗政随方力拒。随守许国援师至白水,鼓声相闻。宗政率诸将出战,金人奔溃。十二年,金人摘强兵,扔云梯径抵西北圜楼登城。城中军以长戈春其喉,敢勇军自下夹击金兵。金人连不得志俄乘顺风渡濠飞脂革烧战棚宗政激将士血战凡十五阵矢石交金兵死者千余射其都统殪天反风,金人愈忿,炮愈急。会王大任领锐卒一千冒重围转斗入城,内外合势,士气大振,贾勇八金营,自晡至三更 , 金人横尸遍地,获辎重牛马万计。制置司以湖阳县迫境金兵,檄宗政图之。宗政一鼓而拔,夷荡营砦,金人自是不敢窥襄、汉、枣阳。中原遗民来归者以万数,宗政发廪赡之,为给田,创屋与居。金人呼为“孟爷爷”。俄病疽卒。宗政于有功者怨必赏,有罪者亲必罚。未尝学兵法,而暗与之合。死之日,边城为罢市恸哭。

    (节选自《宋史·孟宗政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延安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人。幼孤贫,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 晋末,隶枢密院为小史,任职端谨,侪辈不能及。契丹入中原,仁浦随众北迁。魏帅杜重威素知仁浦,欲留补牙职。仁浦以重威降将,不愿事之,遂遁去。汉祖起太原,次巩县,仁浦迎谒道左,即补旧职。乾祐末,汉隐帝密诏澶帅李洪义杀骑将王殷,令郭崇害周祖。洪义知事不济,与殷谋,遣副使陈光穗赍诏示周祖。周祖惧,召仁浦入计,且示以诏。仁浦曰:“侍中握强兵临重镇,有功朝廷,君上信谗,虽欲割心自明,奚可得也。今诏始下,外无知者,莫若易诏以尽诛将士为名,激其怒心,可自免。”周祖纳其言,易诏书以示诸将。众惧且怒,遂长驱渡河。及即位,以仁浦为枢密副承旨。周祖尝问仁浦诸州屯兵之数及将校名氏,令检薄视之。仁浦曰:“臣能记之。”遂手疏于纸,校薄无差,周祖尤倚重焉。世宗即位,欲命仁浦为相,议者以其不由科第 , 世宗决意用之。宋初,进位右仆射。开宝二年春宴,太祖密谓仁浦曰:“朕欲亲征太原,如何?”仁浦曰:“欲速不达,惟陛下慎之。”从征太原,中途遇疾。还,至梁侯驿卒,年五十九,侍中。仁浦性宽厚,务以德报怨。汉隐帝宠作坊使贾延徽,延徽欲并其第,屡谮仁浦,几至不测。及周祖入汴,有擒延徽授仁浦者,仁浦谢曰:“因兵戈以报怨,不忍为也。”力保全之。当时称其长者。世宗朝近侍有忤上至死者,仁浦力教之,全活者众

    (选自《宋史·魏仁浦传》,有删改)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延安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线上摸底试卷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瞿式耜,起田,常熟人。礼部侍郎景淳孙,湖广参议汝说子也。举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吉安永丰知县,有惠政。天启元年调江陵。永丰民乞留,命再任。以忧归。

        崇祯元年,擢户科给事中,言李国普宜留内阁,王永光宜典铨,曹于汴宜秉宪,郑三俊、毕懋良宜总版曹,李邦华宜主戎政。帝多采其言。俄陈朝政不平,为王之寀请恤,孙慎行讼冤,速杨镐、王化贞之诛,白杨涟、左光斗结毒之谤,追论故相魏广微、顾秉谦、冯铨、黄立极之罪。帝亦纳之。

        十七年,福王立于南京。八月起式耜应天府丞。已,擢右佥都御史,代方震孺巡抚广西。明年夏,甫抵梧州,闻南京破。靖江王亨嘉谋僭号 , 召式耜。拒不往,而檄思恩参将陈邦传助防。止狼兵,勿应亨嘉调。亨嘉至梧,劫式耜,幽之桂林,遣入取其敕印。初,式耜议立桂端王子安仁王。及唐王监国,式耜以为伦序不当立,不奉表劝进。至是为亨嘉所幽,乃遣使贺王,因乞援。王喜,而亨嘉为丁魁楚所攻,势窘,乃释式耜。式耜与中军官焦琏召邦传共执亨嘉,乱遂定。唐王擢式耜兵部右侍郎,协理戎政,以晏日曙来代。式耜不入朝,退居广东。

        初,永明王为贼执,琏率众攀城上,破械出之。王病不能行,琏负王以行。王 以此德琏,用破靖江王功,命为参将。及是战守三月,琏功最多,元晔、可藻亦尽力。式耜身立矢石中,与士卒同甘苦。积雨城坏,吏士无人色,式耜督城守自如,故人无叛志。援兵索饷而哗,式耜括库不足,妻邵捐簪珥佐之。既而琏兵主客不和,噪而去,城几破者数矣。会陈邦彦等攻广州,大兵引而东,桂林获全。琏亦复阳朔及平乐,陈邦传亦由浔复梧州。王闻捷,封式耜临桂伯,琏新兴伯,元晔等进秩有差。

    (选自《明史·瞿式耜传》,有删节)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延安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胡延平名寿昌,字子祺,历官至延平知府。有善政,人敬之,不名字之,故称延平云。皇朝兵初已下吉安,而新淦(gàn)寇猝至,民陷于胁从者千余人。寇去,总戎者恚,将尽杀千余人。延平曰:“从寇非民所欲,不可尽杀。将军奉命来,为吊民耳。今不察辄尽杀千余人,失民心矣。”总戎者悟,尽释千余人不杀。

        洪武三年,诏郡县举人学士,县令丞举延平应诏。既集京师,尚书考察最上者,得十八人以进,延平与焉。皆以为御史,即台赐宴。延平数言事,持大体,不肯琐琐。尝上书言今国家宜徙都关中,累数千言。未见,朝廷得广西,简近臣往治之。上曰:“前上书胡御史,其人达于大体,可遣也。”授广西按察佥事。延平至广西,问察民瘼①。行部虑囚必平气悉心讯之,使尽其情;即服辜,犹三四覆讯不厌,故所至狱议殊死以下不当者,咸得直。

        三年改知彭州,益务修惠政利民。灌县故有都江堰,引江水溉成都诸郡田,兵兴堰坏,诸郡田悉芜废。前之继修堰者,必伐石锢铁,费动以万亿计,至是堰坏,无敢复言修堰。延平至,曰:“土木可以固,岂必铁石哉?”即为画,白于府;转白省,省难之。延平再三言言,省乃闻于朝,从之。延平疏决淤塞伐竹为笼实以沙土又伐木以贯笼并缘窒堰岸江水乃复溉成都诸郡田民大利之。延平书具其法于牍,以贻后人。又修彭州堋口诸堰,尽溉彭之田。初,堰废,井泉随之竭,民率苦出负汲十数里。堰复,民乃复便井饮。始教民知学。居三岁,狱无囚,先之流亡者闻州有贤侯,相率来复故业,终延平去州,民户及赋入之数,视初至增益数倍。时彭兵祸解未久,野暴白骨弥望,悉命收瘗②之。

        延平没于官,年四十有五。郡之人为罢市 , 奔走泣吊,如丧所亲。

    (节选自《东里文集·胡延平传》)

    【注释】①瘼:疾苦。②瘗:yì,掩埋、埋葬。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延安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