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壁字季章。父焘,典国史。壁少英悟,日诵万余言,属辞精博。孝宗尝问焘:“诸子孰可用?”焘以壁对。召试,为正字。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大臣或以沮兵议忤侂胄得罪贬,壁论待敌先发,然后应之。侂胄意不怿。壁度力不能回,乃入奏:“自秦桧首倡和议,使父兄百世之仇不复开于臣子之口。愚以为宜亟贬秦桧,示天下以仇耻必复之志,则君臣上下奋励振作,拯溃民于残虐,湔祖宗之宿愤。在今日举而措之,无难矣。”疏奏,秦桧坐追王。议者谓壁言虽公,特以迎合侂胄用兵之私而已。金遣使来,微示欲和意。丘以闻,壁贻书,俾遣小使致书金帅求成。金帅报书以用兵首谋指侂胄,侂胄大恚,不复以和为意。壁言:“苟利社稷,固难执一。”侂胄不听,用兵之意益急。壁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壁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后侂胄被诛,御史叶时论壁反复诡谲,削三 , 谪居抚州。越四年,复除知遂宁府,未至,而溃兵张福入益昌,戕王人,至遂宁,壁传檄谕之,福等读檄泣下,约解甲降。会官军至挑贼,贼忿,尽燔其城。顾府治曰:“李公旦夕来居,此其勿毁。”壁驰书大将张威,使调兵士来战。威夜遣人叩门,言曰:“贼垒坚不可破,将选死士,梯而登,以火攻之。”壁曰:“审尔,必多杀士卒,盍先断贼汲路与粮道,使不得食,即自禽矣。”以长围法授之,威用其谋,贼遂平。壁嘉定十五年六月卒,谥文懿。壁嗜学如饥渴,群经百氏搜抉靡遗,于典章制度尤综练。为文隽逸,所著有《雁湖集》一百卷、《涓尘录》三卷等。

    (选自《宋史·李壁传》,有删改)

    【注】①丘,人名,指丘宗山。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大联考试卷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正伦,相州洹水人。隋世重举秀才 , 天下不十人,而正伦一门三秀才,皆高第,为世歆美。太宗素知名,直秦王府文学馆。贞观元年,魏征荐其才,擢兵部员外郎。俄迁给事中,知起居注。帝尝曰:“朕坐朝,不敢多言,必待有利于民,乃出诸口。”正伦曰:“臣职左史,陛下一言失,非止损百姓,且笔之书,千载累德。”帝悦,赐彩段二百。进累中书侍郎。与韦挺、虞世南、姚思廉论事称旨,帝为设宴具,召四人者,谓曰:“我闻神龙可扰以驯,然颔有逆鳞,婴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属遂犯吾鳞,裨阙失,朕其虑危亡哉。思卿至意,故举酒以相乐也。”各赐帛有差。

        太子监国。诏正伦行左庶子,兼崇贤馆学士。帝谓正伦:“吾儿幼,未有就德。今当监国。不得朝夕见,故辍卿于朝以佐太子。慎之勖之。”它日又言:“朕年十八犹在人间情伪无不尝及即位处置有失必待谏乃释然悟况太子生深宫不及知邪?且人主不可自骄,今若诏天下,敢谏者死,将无复发言矣。故朕孜孜延进直言。卿其以是晓太子,冀裨益之。”擢中书侍郎,封南阳县侯,仍兼太子左庶子。出入两宫,典机密,以办治称。后太子稍失道,帝语正伦:“太子数私小人,卿可审喻之。教而不徒,其语我来。”故正伦显谏无所避。太子不从,辄道帝语督切,太子即表闻。帝责曰:“何漏泄我语?”对曰:“开示不入,故以陛下语怖之。冀当反善。”帝怒,出为谷州刺史,再贬交州都督。

        显庆元年,迁中书令 , 封襄阳县公。正伦与城南诸杜昭穆素远,求同谱,不许,衔之。诸杜所居号杜固,世传其地有壮气,故世衣冠。正伦既执政,建言凿杜固通水以利人。既凿,川流如血,阅十日止。自是南杜稍不振。

    (节选自《新唐书·杜正伦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9届高三语文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试卷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瑢,洪武十八年选士。授中书舍人,奏事称旨。帝嘉其诚笃,为更名义,满三载当迁特令满九载曰朕且用义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

        左侍郎。数月,尚书。时方务反建文之政,所更易者悉罢之。义从容言曰:“损益贲适时宜,前改者固不当,今必欲尽复者,亦未悉当也。”因举数事陈说本末。帝称善,从其言。

        永乐二年兼太子詹事。帝有所传谕太子,辄遣义,能委曲导意,命辅皇太子监国,义熟典故,达治体,军国事皆倚办,满三考 , 帝亲宴便殿,褒扬甚至,十七年以父丧归 , 帝及太子皆遣官赐祭,诏起复。十九年,三殿灾,敕廷臣二十六人巡行天下。义及給事中马俊分巡应天诸府,问军民疾苦,文武长吏扰民者数人,条兴革数十事奏行之。帝北征还,以太子曲宥主事张鹤朝参失仪,罪义不匡正,逮义系锦衣卫狱,明年春得释。

        仁宗即位,义、原吉以元老为中外所信,念义监国时旧劳,尤厚倚之。杨荣尝毀义。帝不直荣。义顿首言:“荣无他,即左右有谗荣者,愿陛下慎察。”帝笑曰:“吾固弗信也,”宣宗即位,委寄益重。时方修献陵,帝欲遵遣诏从俭约,以问义、原吉,二人力赞。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迨世宗营永陵,始益崇侈云。

        英宗即位,斋宿得疾,遣医往视,问所欲言。对曰:“陛下初嗣大宝,望敬守祖宗成宪,始终不渝耳。”遂卒,年七十三,太师,谥忠定。

        义为人质直孝友,善处僚友间,未尝一语伤物,士奇常言:“张咏之不饰玩好,傅尧俞之遇人以诚,范景仁之不设城府,义兼有之。”

    (选自《明史·蹇义传》,有删改)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雅安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高考诊断考试试卷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也。建安中举孝廉,平原府丞。文帝为五官将,召淮署为门下贼曹,转为丞相兵曹议令史,从征汉中。太祖还,留征西将军夏侯渊拒刘备,以淮为渊司马。渊与备战,淮时有疾不出。渊遇害,军中扰扰,淮收散卒,推荡寇将军张郃为军主,诸营乃定。其明日,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陈以拒之。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既陈,备疑不渡,淮遂坚守,示无还心。以状闻太祖善之假郃节复以淮为司马文帝即王位赐爵关内侯转为镇西长史。又行征羌护军,护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讨山贼郑甘、卢水叛胡,皆破平之。关中始定,民得安业。

        黄初元年,奉使贺文帝践阼。而道路得疾,故计远近为稽留。及群臣欢会,帝正色责之,曰:“昔禹会诸侯于涂山,防风后至,便行大戮。今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淮对曰:“臣闻五帝先教导民以德,夏后政衰,始用刑辟。今臣遭唐虞之世,是以自知免于防风之诛也。”帝悦之,擢领雍州刺史,封射阳亭 , 五年为真。安定羌大帅辟蹏反,讨破降之。每羌、胡来降,淮辄先使人推问其亲理,男女多少,年岁长幼。及见,一二知其款曲,讯问周至,咸称神明。

        嘉平元年 , 迁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是岁,与雍州刺史陈泰协策。降蜀牙门将句安等于翅上。二年诏曰:“昔汉川之役,几至倾覆,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在关右三十余年,外征寇虏,内绥民夷。比岁以来,摧破廖化,禽虏句安,功绩显著,甚嘉之。今以淮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如故。”进封阳曲侯。正元二年薨,追赠大将军,谥曰贞侯。

    (选自《三国志》二十六卷)

    【注】①安定羌:族名。②辟蹏:人名。③翅上:地名。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内江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宋守约,开封酸枣人。以父任为左班殿直,至河北缘边安抚副使,选知恩州。仁宗谕以乱后抚御之意,对曰:“恩与他郡等耳,而为守者犹以反侧待之,故人心不自安。臣愿尽力。”徙益州路钤辖 , 累迁文州刺史、康州团练使、知雄州,历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步殿前都虞候。

        入宿卫,迁洋州观察使。卫兵以给粟陈哗噪,执政将付有司治,守约曰:“御军安用文法!”遣一牙校语之曰:“天子太仓粟,不请何为?我不贷汝。”众惧而听命。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威武军留后。神宗以禁旅骄惰,为简练之法,屯营可并者并之。守约率先推行,约束严峻。或言其持军太急,帝密戒之,对曰:“臣为陛下明纪律,不忍使恩出于臣,而怨归陛下。”帝善之,欲置枢府,宰相难之,乃止。宋守约为殿帅,自入夏日轮军校十数辈捕蝉不使得闻声有鸣于前者皆重笞之人颇不堪故言守约恶闻蝉声神宗一日以问守约曰然上以为过守约曰:“臣岂不知此非理?但军中以号令为先。臣承平总兵殿陛,无所信其号令,故寓以捕蝉耳。蝉鸣固难禁,而臣能使必去,若陛下令守一障,臣庶几或可使人。”上以为然。莅职十年卒,年七十一。赠安武军节度使 , 谥曰勤毅。

        子球,以荫干当礼宾院。再使高丽,密访山川形势、风俗好尚,使还,图纪上之 , 神宗称善,进通事舍人。帝崩,告哀契丹,至,则使易吉服,球曰:“通和岁久,忧患是同。”契丹不能夺。积迁西上阁门使、枢密副都承旨。为人谨密,朝日所闻上语,虽家人不以告。卒于官。

    (节选自《宋史 ·卷三百四十九·列传第一百八》有删改)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凉山州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试卷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稙字符直,泗州临淮人。幼明敏笃学,两举于乡。从父中行客苏轼门,大史晁无咎见之曰:“此国士也。”以女妻焉。

        靖康初,高宗以康王开大元帅府。湖南向子諲转运京畿 , 时群盗四起,偏道阨绝,环视左右无足遣者。有以稙荐遂借补迪功郎使督四百艘总押犒师银百万粮百万石招募忠义二万余众自淮入徐趋济凡十余战卒以计达。时高宗驻师钜野,闻东南一布衣统众而至,士气十倍,首加劳问。稙占对详敏,高宗大悦,亲赐之食,留之幕府、高宗既即位,寻以奉议郎知潭州,稙发廪粟,振贫困,专以抚摩为急

        丞相张波督师江上,知稙才,荐为朝奉郎、鄂州通判。大盗马友、孔彦舟未平,稙请修战舰,习水战,分军马为左右翼,大破彦舟伏兵,诛马友,二盗平。浚以破贼功上于朝,转朝奉大夫、通判荆南府。秩满,除尚书户部员外郎。时秦桧当国,凡帅府旧僚率皆屏黜,浚亦去国,稙杜门不仕。桧死,除户部郎中。稙始入见,帝曰:“朕故人也。”方有意大用,以母老辞,除知桂阳军。丁母忧,归葬,哀毁。刘锜遗之书曰:“忠臣孝子,元直兼之矣。”

        服阕,参政钱端礼荐差知琼州。陛辞,帝慨然曰:“卿老矣,琼州远在海外。”改知徽州。逾年,金人败盟,朝廷将大举,以稙漕运有才略,授直敷文阁、京西河北计度转运使。稙措画有方,廷议倚重。干道二年,直宝文阁,主管行宫留守司事。稙上书极言防江十策,皆直指事宜,不为浮泛。疏上,帝嘉其言,以太府卿召赴阙,有疾不克上道,遂以中奉大夫、宝文阁学士致仕。年七十有六卒,谥忠襄。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八十六》有删改)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凉山州2019届高三语文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试卷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安同,辽东胡人也。其先祖曰世高,汉时其先祖以安息王侍子入洛。历魏至晋,避乱辽东,遂家焉。登国初,太祖征兵于慕容垂。同频使称旨,遂见宠异,以为外朝大人,与和跋等出入禁中,迭典庶事。

        从征姚平于柴壁,姚兴悉众救平,太祖乃增筑重围以拒兴。同进计曰:“臣受谴诣绛督租,见汾东有蒙坑,东西三百余里,径路不通。姚兴来,必从汾西,乘高临下,直至柴壁。如此,则寇内外势接,重围难固,不可制也。宜截汾曲为南北浮桥,乘西岸筑围。西围既固,贼至无所施其智力矣。”从之。兴果视平屠灭而不能救。以谋功,赐爵北新候,加安远将军。

        太宗即位,命同与南平公长孙蒿并理民讼。又诏与贺护持节循察并定二州及诸山居杂胡、丁零,宣诏抚慰,问其疾苦,纠举守宰不法。同至并州,表曰:“窃见并州所部守宰,多不奉法。又刺史擅用御府针工古形为晋阳令,交通财贿,共为奸利,请案律治罪。”太宗从之,于是郡国肃然。同东出井陉,至钜鹿,发众四户一人,欲治大岭山,通天门关;又筑坞于宋子,以镇静郡县。护疾同得众心因此使人告同筑城聚众欲图大事太宗以同撞征发于外橙车征还召群官议其罪。皆曰:“同擅兴事役,劳扰百姓,宜应穷治,以肃来犯。”太宗以同虽专命,而本在为公,意无不善,释之

        世祖监国 , 临朝听政,以同为左辅。同长子屈,太宗时典太仓事,盗官粳米数石,欲以养亲。同大怒,奏求残屈,自勒不能训子,请罪。太宗嘉而想之,遂诏长给同粳米。其公清奉法,皆此类也。

    (节选自《魏书·列传十八》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乐山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试卷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史可法,宪之,祥符人。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以孝闻。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廉信,与下均劳苦。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十二年夏,丁外艰去。服阕 , 起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十七年四月 , 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缟衣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既朝,议战守。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王唯唯。可法祭二陵毕,上疏曰:“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王嘉答之。总兵官高杰居扬州,桀骜甚。可法开诚布公,导以君臣大义。杰大感悟,奉约束。杰帅师北征,至睢州,为许定国所杀。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变闻,可法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遂如徐州。俄报盱眙已降大清,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大清兵大至,薄城下,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可法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可法死,逾年,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花岭。

    (选自《明史·史可法传》,有删改)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语文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试卷
  • 9.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答顾东桥书

    (明)王阳明

        来书云:“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別前后,即《中庸》‘尊徳性而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________工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未有不见是物,先有是事。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既云“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可疑矣。又云“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无乃自相矛盾已乎?知食乃食等说,此尤明白易见。但吾子为近闻障蔽,自不察耳。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岐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知汤乃饮,知衣乃服,以此例之,皆无可疑。若如吾子之喻,是乃所谓不见是物而先有是事者矣。吾子又谓“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说,则知行之为合一并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选自王阳明《传习录》)

    【注】①书:文中指信。②吾子:尊称,您

    u53efu586bu5165u7b2cu2460u6bb5u6a2au7ebfu5904u7684u865au8bcdu662fuff08    uff09
    u6839u636eu7b2cu2460u6bb5u6587u610fuff0cu987eu4e1cu6865u6765u4fe1u5411u738bu9633u660eu63d0u51fau7684u81eau5df1u5bf9u77e5u884cu5173u7cfbu7684u770bu6cd5u662fuff08    uff09
    u5bf9u201cu4ea4u517bu4e92u53d1uff0cu5185u5916u672cu672buff0cu4e00u4ee5u8d2fu4e4bu4e4bu9053u201du53e5u5b50u7406u89e3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738bu9633u660eu56deu590du987eu4e1cu6865u7684u4e66u4fe1uff0cu8bedu6c14u80afu5b9auff0cu63a8u7406u4e25u8c28u3002u8bf7u4eceu7528u8bcdu6216u53e5u5f0fu65b9u9762u4e3eu4f8bu5206u6790u3002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静安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语文高考二模考试试卷
  • 10.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西郭先生传

    (明)冯从吾

        ①先生姓姚氏,讳显,字微之,咸阳人。正统九年乡举在大学三上封事皆辟异端崇正道安社稷之谋。景泰五年四月,上疏言王振修大兴隆寺,车驾不时临幸,佛本夷狄,信佛得祸。若梁武帝足鉴。时上欲幸隆福寺,太学生济宁杨浩与先生相继言,上遂罢行,名震天下。

        ⑨后寓居长安西郭,藩臬诸公之,食以蔬粝,无弗饱者。令齐东、武城二县祀名宦,循政详山东志中。当时民之曰:“先有子游,后有姚公,学道爱人,同一古风,”而先生自赞其像曰:“六尺长躯,尺五长发,学古人官,读孔孟书,躯兮发兮,五十三年而知五十二年之非。躯兮发兮,碌碌庸庸,不能做邦家之基。”官至太仆寺丞。

        ③冯从吾曰:师友之益大矣。先生之寓居长安也,以与李介庵先生讲学,故介庵以理学关中,而先生与之为友,交砥互砺,俱成名儒,是先生之气节盖从学问涵养中来也。彼虚矫恃气者,视先生当赧然愧矣。

    (选自《冯从吾文集》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静安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语文高考二模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