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艺术则是表现人类对于宇宙人生的情感反应和个性的流露。

    ②一是需要冷静的知识,一是表达主观的热烈的情绪。

    ③近代的技术,是人类根据科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满足生活的目的和需求的种种发明和机械。

    ④一方面是实用,一方面是表现,一是偏于物质,一是偏重心灵。

    ⑤两者似乎绝不相谋,有“雅俗之分”。

    ⑥然而我们从历史上和本质上观察它们二者在人类文化整体的地位和关系,可以说:它们二者实可联系成一个文化生活的中轴。

    A: ③①②④⑤⑥
    B: ①③④②⑥⑤
    C: ①③②④⑤⑥
    D: ③①④②⑤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第1课《应和》同步练习
  • 2.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求(qí)   呜(yè)       怨(mái)     皮赖脸(xián)
    B: 蕴(jí)          鞭(chī)      弃(tuò)      揉造作(jiǎo)
    C: 难(jié)        然(yǎn)      压(zhà)        尔一笑(wǎn)
    D: 应(hè)        媚(chǎn)     船(xián)       喁私语(óu)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第1课《应和》同步练习
  • 3. 下列文言句中划线部分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歌者)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去应和洞箫
    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就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么
    C: 击空明兮溯流光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D: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第1课《应和》同步练习
  • 4. 下列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 (     )

    A: 泰戈尔——印度——《吉檀迦利》
    B: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复活》
    C: 卡尔维诺——哥伦比亚——《寒冬夜行人》
    D: 雨果——法国——《九三年》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4课《夜行的驿车》同步练习
  •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次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B: 王老师走进高三(25)班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们。”
    C: 2012年11月18日,人民网海南视窗报道了“定安一食品厂被指使用工业原料质监局介入”一事,虽然此事尚无定论,但却让海南椰果生产行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浮出水面。
    D: 凭着坚定不拔的毅力,谷神冥用十年时间写成的小说《幻夜行》出版面世,众多读者评价他的才气可以和福尔摩斯相媲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4课《夜行的驿车》同步练习
  • 6. 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运用,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 微风习习,远处飘来阵阵歌声,也来了缕缕的花香。
    B: 蜜蜂酿出了甘甜的蜂蜜,也为人们出了美好的生活。
    C: 萧瑟的秋风吹落枝头的黄叶,却不去她满腹的惆怅。
    D: 风和日暖,小院关闭了柴门,却不住那满园的春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4课《夜行的驿车》同步练习
  • 7. 《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4课《夜行的驿车》同步练习
  • 8. 《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4课《夜行的驿车》同步练习
  • 9. 李商隐的《无题》中寄托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4课《夜行的驿车》同步练习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在柏拉图看来,理性、意志和欲望。其中理性是人类独有的,因此是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理性追求的是最高的善,其中包含对于具有普遍性的真、善、美的理念的追末,这种追求属于精神追求。基于这种追求之上的幸福,就是理性幸福。欲望则让人能够满足生存需要,使人具有健康的身体作为理性的承载物。 , 即感性幸福。①在和谐的状态下,人处于幸福之境②使得欲望的发展不至于湮灭人性③意志的作用在于调节理性和欲望④真正的幸福,需要三者和谐。幸福被柏拉图赋予了道德的含义,即真正的幸福基于中正公允的社会正义,个人的幸福须得到社会的肯定。

    u6750u6599u4e2du753bu7ebfu7684u53e5u5b50u987au5e8fu5df2u6253u4e71uff0cu8bf7u51c6u786eu6392u5e8fu3002uff08u53eau5199u5e8fu53f7uff09

    u8bf7u6839u636eu4e0au4e0bu6587u5728u7532u3001u4e59u4e24u4e2au7a7au683cu5904u8865u5199u51fau76f8u5e94u5185u5bb9u3002u8981u6c42uff1au8bedu610fu8fdeu8d2fuff0cu8868u8fbeu7b80u660euff0cu6bcfu5904u4e0du8d85u8fc715u4e2au5b57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4课《夜行的驿车》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