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释】①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因为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

    u300au5bd2u98dfu300bu524du4e24u53e5u5728u666fu4e0eu60c5u7684u5173u7cfbu5904u7406u4e0au6709u4f55u72ecu5230u4e4bu5904uff1fu8bf7u4f5cu7b80u8981u8d4fu6790u3002

    u8fd9u9996u8bd7u8868u8fbeu4e86u600eu6837u7684u601du60f3u611fu60c5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第3课《悼念乔治·桑》同步练习
  • 2. 著名漫画家丁聪不久前去世。学者刘梦溪撰文悼念,题为“悼念文化孩童丁聪”。编者将它改为“我们失去了聪明的孩子”。请比较两个标题,说说编者这样改的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第3课《悼念乔治·桑》同步练习
  • 3.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替学校拟写一幅公祭日的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字。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第3课《悼念乔治·桑》同步练习
  • 4. 选出下面文句中对加线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A: 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类;文辞,指文学;被
    B: 然皆屈原之从容辞令                          祭祖
    C: 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                        到……去
    D: 及见贾生之                                  悼念死者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第3课《悼念乔治·桑》同步练习
  • 5.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第3课《悼念乔治·桑》同步练习
  • 6.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第3课《悼念乔治·桑》同步练习
  • 7.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第3课《悼念乔治·桑》同步练习
  • 8. 《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第3课《悼念乔治·桑》同步练习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行走天下,守望大地

    2013年10月22日下午,102岁高龄的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侯仁之在北京友谊医院去世。得此消息,燕园师生们陆续来到先生生前居住的燕南园61号献花追悼,还有一些人则来到未名湖畔,在那块先生题写的未名湖石碑前,追忆先生生前的点点滴滴……

    一个人与一门学科

    半个多世纪前,侯仁之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历史系主任顾颉刚的助手。

     周末,他经常到海淀周围考察,为课程做准备。一天,侯仁之来到玉泉山西侧,看到一堵墙上面有凿过的石水槽,感到很奇怪,就沿着墙的方向向前走,一直走到西山碧云寺、卧佛寺,发现那里也有水槽。他推想,这可能是过去的引水槽。经过进一步考察,他发现水流到了颐和园昆明湖,又顺着流到北京城里去。年轻时的这个发现,为他日后从北京的水源入手研究北京的历史地理,找到了第一手资料。

    当时中国还没有现代的历史地理学,但从那时起,侯仁之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已经从传统的沿革地理渐渐向现代意义的历史地理学转变。

    1946年,侯仁之学术历程的转折点。这一年他来到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先后师从于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创办人罗士培教授和英国现代历史地理学最重要的奠基者和建设者达比。达比对历史地理学的理解是,现代地理景观的空间特征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来改造的。达比的学术思想对侯仁之影响很大。

    1950年,侯仁之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标志着他对历史地理学在理论认识上的成熟,也标志着他和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学在思想上的决裂。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逐步建立。

    一个人与一座城

     对北京,侯仁之说自己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北京不仅是他生活了几十年的第二故乡,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为了这个对象,温和的侯仁之常常迸发出勇士般的豪情。

     对卢沟桥的保护,正是如此。“文物古迹是城市文脉的载体,丢了它们,就丢了城市的记忆”,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卢沟桥疲惫不堪,破损严重。侯仁之心急如焚,当即写出《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不久,北京市政府决定进行整修。此后,卢沟桥不仅多次整修,还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被列为旧城外的1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和申报世界遗产的后备名单。

    让侯仁之放心不下的,还有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后门桥。后门桥是历史上北京城址转移的一个标尺,是元大都城市规划的起点。1998年,已近90高龄的侯仁之建议把什刹海的水引过后门桥,恢复后门桥下的水上景观,正是这个建议,使得历史上中轴线的最初设计起点焕然一新。

    对北京这座城,侯仁之到底有多爱?北京大学前后二十几届的学生都是见证者。从20世纪50年代起,每年北大新生入校听的第一堂课,就是“侯仁之讲北京”,这一讲,就是20多年,直到侯仁之年事高了为止,这也成为北大的一桩美谈。

    一个人与一项工程

     侯仁之有多个美誉,有人称他为“活北京”,有人赞他为“北京史的巨擘”,而更多的人熟知他,是因为他是“我国申遗第一人”。

    1980年春,侯仁之在美国考察期间,第一次听说国际上有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尽管当时公约诞生已10多年,但在国内还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回国后,侯仁之立即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起草提案,建议我国尽早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提案获得通过。不久,中国终于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批成功入选的世界遗产。

    晚年,先生长居燕园。只要是阳光好的日子,先生便会坐在轮椅上,由女儿推着散步,每每走到未名湖畔,研究了一辈子历史地理学的先生都会说,“多少时光过去了,它依然是这样……”

    是的,他依然是这样。百岁人生,行走天下,守望大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摘编自《人民日报》)

    u4fafu4ec1u4e4bu521bu7acbu4e2du56fdu73b0u4ee3u5386u53f2u5730u7406u5b66u7684u8fc7u7a0buff0cu8868u660eu4ed6u5728u5b66u672fu7814u7a76u4e0au5177u6709u54eau4e9bu7279u70b9uff1fu8bf7u7b80u8981u6982u62ecu3002

    u6587u4e2du7684u4e09u4e2au5c0fu6807u9898u6709u4ec0u4e48u4f5cu7528uff1fu8bf7u7ed3u5408u6750u6599u7b80u8981u5206u6790u3002

    u600eu6837u7406u89e3u5bf9u4fafu4ec1u4e4bu7684u8bc4u4ef7u201cu884cu8d70u5929u4e0buff0cu5b88u671bu5927u5730u201duff1fu8bf7u7ed3u5408u6750u6599uff0cu8c08u8c08u4f60u7684u770bu6cd5u3002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第3课《悼念乔治·桑》同步练习
  • 10.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3月9日,59岁的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莫振高因病逝世。生前,他用微薄工资及陆续筹集而来的3000多万善款,资助1.8万多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为让失学的孩子们回到校园,莫振高向慈善机构、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求助。在各种场合,莫振高总是说:“我的学生考上了大学,没有路费,帮一把吧。”他因此被称为“化缘校长”,孩子们叫他“校长爸爸”。 教师们说,莫振高的一生,是让瑶山贫困孩子读书走出大山的一生。莫校长过世后,清华大学招生办等高校部门及海内外校友纷纷发来唁电。近千名学生、校友、亲朋自发前往莫振高家中吊唁。整个县城三家花圈店当日断货。

    要求:发一条微博,发表自己的感想,并表达与对莫校长的悼念之情。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70字左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第3课《悼念乔治·桑》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