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 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C: 大作已拜读,惟有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D: 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演讲与辩论》语文选修第一单元《在葛底斯堡的演说》同步练习
  •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点明送别之地和游人将去之地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演讲与辩论》语文选修第一单元《在葛底斯堡的演说》同步练习
  • 3. 《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描写送别环境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演讲与辩论》语文选修第一单元《在葛底斯堡的演说》同步练习
  • 4.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阁下访问寒舍,我深感荣幸。
    B: 非常感谢贵校师生给我的热情款待。
    C: 留步,足下就此告别。
    D: 回到老家,务必代我问候双亲大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演讲与辩论》语文选修第一单元《在葛底斯堡的演说》同步练习
  • 5. 《赠从弟》中表达只要有坚贞的信念,任何艰难挫折都不会改变节操的句子

    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演讲与辩论》语文选修第一单元《在葛底斯堡的演说》同步练习
  • 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演讲与辩论》语文选修第一单元《在葛底斯堡的演说》同步练习
  • 7. 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 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
    C: 我前几日登门拜访,正巧您不在,您的家父已经把您调离的事告诉我了。
    D: 11月12日是贵校九十年校庆,作为分管市长,届时我一定光临 , 庆贺贵校九十岁生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演讲与辩论》语文选修第一单元《在葛底斯堡的演说》同步练习
  • 8.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家电下乡”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后,家用电器的降价刺激了消费者消费欲的增长,原来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B: 第25个教师节到来之前,温总理潜水调研教育,对5位教师授课情况的点评给人一种恍然大悟、撞击心门的感觉,令人深思。
    C: 盘点一下娱乐圈女明星们的发家轨迹后会发现,为了吸引人们眼球,迅速出名,她们有的重包装,有的玩“自曝”,手段不同,各有千秋
    D: 今年,中国棋手古力与韩国棋手李世石——当今世界棋坛上最耀眼的两大天才,将在LG杯围棋决赛中上演龙腾虎跃的好戏。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演讲与辩论》语文选修第二单元《未有天才之前》同步练习
  • 9. 下面各句引文末尾标点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也说:“业精于勤。”
    B: 有人提出这样一种人生哲学,叫做“人人为自己,也就是人人为大家”。
    C: 有人说“若不让错误出生,便不会有真理降世”,这是有道理的。
    D: 高尔基说:“天才出勤奋”。卡莱尔也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演讲与辩论》语文选修第二单元《未有天才之前》同步练习
  •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好事近

    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注】“万花川谷”是杨万里书斋“诚斋”前花园的名字。

    u672cu8bcdu4e3bu8981u4f7fu7528u4e86u54eau4e9bu624bu6cd5u6765u8868u73b0u6708u8272uff1fu8bd5u4f5cu7b80u8981u5206u6790u3002

    u4f5cu54c1u4e3au6211u4eecu5851u9020u4e86u4e00u4e2au600eu6837u7684u8bd7u4ebau5f62u8c61uff1fu8bf7u7b80u8981u8d4fu6790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演讲与辩论》语文选修第二单元《未有天才之前》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