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的呼喊。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二单元《姑苏菜艺》同步练习
  • 2.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二单元《姑苏菜艺》同步练习
  • 3.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

    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二单元《姑苏菜艺》同步练习
  • 4. 最近,中国政府宣布,免除非洲贫困国家100亿人民币的债务。这种关注人间冷暖的举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济世情怀。(请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作答)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二单元《姑苏菜艺》同步练习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雪   画

    王海椿

    兖州城外农庄有个书生叫柳应寒。柳应寒家贫,仕途又颇不得意。自恃画得一手好画,却无人赏识。常自怨自叹,恨无知音。

    一日,他歇息田垄,迎面走来个书生,长得白白净净,眉含英气。书生见他满面忧郁,便坐下和他攀谈。柳应寒向书生诉说功名不就的苦恼,书生好言相劝,句句都说在他心坎上。知己难求,他遂邀书生到寒舍小坐。

    柳应寒弄了两个小菜,欲去买酒,书生说不用了,从腰间摸出一个葫芦,斟起酒来,顿时香气扑鼻,令人生津。应寒从没喝过如此佳酿,遂开怀畅饮。席间得知书生姓白名如雪,生于富豪之家,因不忍家父严管,负气离家。

    应寒说:“为兄若不嫌我家贫寒,就此住下如何?”

    白如雪说:“好。”

    两人畅饮之时,门外飘起雪花。

    白如雪赞:“好雪!”便磨墨展纸,画了几幅松、竹、梅图。运笔之时,应寒已知书生功底非同小可,泼墨大胆,非常人所为。可如雪搁笔之后,应寒看来看去总觉得几幅画少了一种气韵。在他愣神之时,白如雪已跨出门外,从雪地抓了个雪团回来,放到白瓷碗中,用口一呵,顷刻,雪团融化成水。白如雪净了笔,蘸上雪水,在画上圈圈点点、任意挥洒,几幅画上立时雪花片片,静中有动。雪梅、雪松、雪竹,顿时有了神韵。“真是神来之笔、神来之笔!为兄莫非神人也。”柳应寒赞叹。白如雪说:“这有何难,你也能画。只不过你平时不知个中诀窍罢了。”便叫应寒试试,应寒将信将疑,摸过纸笔,效仿起来,果真不假,清水落到纸上便成了飞雪。

    翌日,白如雪嘱柳应寒将画皆以他的名义拿去卖。柳应寒说:“这样不妥吧?”如雪道:“我只求活得逍遥自在,名利于我无用,而你需摆脱眼下处境。”应寒也就不再推辞,他来到集市,将画悬于一店铺壁,顷时就围拢了许多人,赞不绝口,争相购买。

    应寒得了好些银两,很是欣喜。便又买了好酒好菜,回家和如雪畅饮起来。之后,他乘着酒兴又作了好多雪景图,如雪也在一旁连连赞好。

    他将画拿到集市,又被人抢购一空。

    此后,两人常在一起交流画艺,柳应寒大有长进,很快就和白如雪齐肩了。

    柳应寒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他的雪景画一时被商贾名流争相收藏。

    钦差大臣李相亭巡视兖州,闻应寒画名,特意召见。柳应寒当场表演画艺,所画《雪荷》,甚得李相亭赏识。古人画荷,要么是夏日艳荷,要么是秋日残荷,他却画冬日之荷。冬荷也是残荷,可他笔下之荷,泼墨淋漓酣畅,深浅层次皆以用墨浓淡分之。荷叶虽萎,衬以雪景,并无丝毫萧条败落之气。莲梗裹雪,更显荷之冰清玉洁。整个画面只有黑白二色,一方朱印又使画面免去冷清压抑之感,生动异常。得知他仍无功名,李相亭便封他一个小官,在县衙混口饭吃。

    得知此讯,白如雪也甚是为他高兴。

    后来,兖州县令擢升,得李相亭引荐,柳应寒被封为一县之主。

    当上县令后,柳应寒就很少回去和白如雪叙谈了,只是时常托人捎些银子回去。

    一天,一个衙役跑到大堂,对柳应寒说:“大人,有一人在街头卖画,全是仿你的画风,有损大人声誉,请查访。”

    柳应寒从官轿下来,发现卖画者竟是白如雪。他说:“哎呀,原是白兄,缺钱花向我说一声不就行了,何苦出来卖画呢?”

    白如雪道:“我卖画又不是为钱,只是找个乐儿。”

    柳应寒叫他快收了画摊,跟他到县衙叙叙,白如雪怎么也不应。柳应寒很是不悦,只好打道回府。一连几日,白如雪都来县城卖画。

    这天,来了几个衙役,二话不说将白如雪的画摊踢翻了,说他冒仿县太爷手笔,骗取钱财,不容白如雪分辩,就将白如雪绑了押回县衙,打进监狱。

    不几日,兖州降了一场大雪。柳应寒在府上独自畅饮,乘着酒兴,作了一幅瑞雪丰年图:座座村落,尽披银装,柴门红灯,玉树雪墙,一片祥和之气,隐喻皇恩浩荡,恩泽山河。柳应寒摇头晃脑自我欣赏一番,甚是满意,当下差人冒雪送往京城,希望得到皇上赏识。

    皇上听说兖州县令画界名流柳应寒雪天送来雪画,很是高兴。可待他展开画轴,不禁气得胡须直抖。原来,此画哪有什么雪景,却见幢幢茅舍,腐草凄凄,秃树枯枝,显得万般荒凉。分明是讥讽当今皇上昏庸无能。

    是日,柳应寒正在备案,忽觉脖子一阵冰凉,他觉得好生蹊跷。一抬头,满堂飘着雪花。再细看,雪花却是从他所作的几幅雪画上飘落,顷刻之间,几幅画上的雪已然落尽,萧索之气令他不寒而栗!蓦地,他想起自己献给皇上的那幅瑞雪图,不禁惊出一身冷汗……

    (选自《微型小说》)

    u8bf7u4eceu67f3u5e94u5bd2u4ebau751fu7684u4e0du540cu9636u6bb5u6982u62ecu51fau4ed6u7684u6027u683cu7279u70b9u3002

    u8bf7u8bd5u7740u62dfu5199u4e00u526fu5bf9u8054u6765u6982u62ecu5c0fu8bf4u60c5u8282u53d1u5c55u3002

    u4ebau4eecu5e38u8bf4uff1au201cu6210u4e5fu8427u4f55uff0cu8d25u4e5fu8427u4f55u3002u201du7531u6b64u6765u8c08u4e00u8c08u4f60u5bf9u5c0fu8bf4u6807u9898u4f5cu7528u7684u8ba4u8bc6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二单元《姑苏菜艺》同步练习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姑苏看水

                                      张 宏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水,简直就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

    你走在苏州的路上,会发现始终是被水包围着。   

    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桥和小桥所连缀,与街道或平行或交错,使城市变成水的棋盘。条条水巷,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至于古老的护城河,据说从伍子胥在这里选址建了吴都,两千五百年来,就从未改变过它的波光粼粼的壮阔。   

    在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野间的小路上盘桓,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有时是在苍瓦粉墙的农舍间闪出一片波光,更多的则是从你目光所及的辽远处,一直铺展到你的近前。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不管你的车开得多快,它总是不离你的视野。 

    这是姑苏水给人的第一印象。  

    可是,当你回过神来细细品味这个城市的时候,你又能看到不同的水。在古街的老屋,临窗而坐。当阳光从屋后的河面散漫地折射在房顶,手把着一杯茶,嗅着杯里的清香,你就开始更深地体会到这里的水。

    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足见这里的葱茏与繁盛。但是这个自古以来的商贾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鱼肥的沃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润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逐渐的,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姑苏人讲话的吴音,就如同评弹和昆曲,姑苏人接人待物的举止也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姑苏水的好处。  

    人类历史上,水向来是文明的先决条件,姑苏之水不就是这样造化出了吴文明和吴文化?不能想象,没有姑苏的水,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姑苏水,也就没有了花窗照影的浪沧亭,没有了夏日临荷的拙政园,更没有了江枫渔火的《枫桥夜泊》。当然,首先是没有了“可以复衣天下”的丝锦之饶。据说,因为姑苏的桑树近水而植,其叶肥嫩,故苏丝极柔且高产,才用它织出了名冠天下的绸缎。网狮园边至今还在的清朝织造署旧址和苏州丝绸博物馆里精美绝伦的双面苏绣,就是姑苏之水物质和精神双重价值的佐证。   

    水带来了富裕,也带来了灵气,带来了姑苏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范仲淹、唐伯虎、文徵明、金圣叹、陆文夫,只要点一点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就不难看出姑苏之水的灵性。

    但姑苏水也有坎坷的时候。苏州北郊,有尚湖,静卧虞山南麓。这片水,相传由姜太公在此钓鱼而名,芦黄荻白、池杉挺翠的湖畔,还能找到当年的唐寅系舟处,山水间散落着曾孟朴、翁同和、黄公望、王石谷、瞿景淳,乃至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墓碑。凄凄芳草和茂茂青竹,掩不住后人凭吊的足迹。但在“人定胜天”的日子里,一湖碧波竟被抽干,“以粮为纲”,垦成农田。从此,干涸的秧田,应对着当空的烈日,这里的人也只能成为匍匐在地上的工具。   

    “云本无心水自闲”,今天站在退耕还湖后的尚湖边,品味白居易写姑苏之水的这一句诗时,别有一番滋味。谁说云水无心?姑苏之水,在它的温柔里面,分明也还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   

    水与人,人与水,也许就是这么有意无意地相处着。但你来过苏州,对水,会有一种肌肤之亲的感觉,并且觉得这里,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

    u7b2cu4e00u6bb5u4e2du201cu60e7u6015u201du6307u4ec0u4e48?u8fd9u6837u5f00u5934u6709u4ec0u4e48u4f5cu7528?

    u6587u4e2du7b2cu4e09u6bb5u8bf4u201cu5982u679cu4f60u4f4fu4e0bu4e86uff0cu5c31u6162u6162u4f53u4f1au5230u5b83u7684u597duff0cu4f53u4f1au5230u5b83u7684u9020u5316u201duff0cu8bf7u7ed3u5408u5168u6587uff0cu8bf4u8bf4u59d1u82cfu6c34u7684u201cu9020u5316u201du4f53u73b0u5728u54eau4e9bu65b9u9762u3002

    u6839u636eu4e0au4e0bu6587uff0cu89e3u91cau6587u4e2du53e5u5b50u7684u542bu610fu3002

    u8fdcu8fdcu7684u5c31u50cfu4e00u672cu672cu6587u5b57u6591u9a73u7684u53e4u4e66u53e0u645eu7740uff0cu6cb3u6709u591au957fuff0cu8fd9u4e66u7684u5cb8u5c31u6709u591au957fu3002

    u4f5cu8005u8ba4u4e3au59d1u82cfu7684u6c34u5177u6709u600eu6837u7684u7075u6027?u6587u7ae0u7ed3u5c3eu4e3au4ec0u4e48u8bf4u59d1u82cfu201cu662fu5929u5e95u4e0buff0cu4ebau4e0eu6c34uff0cu6c34u4e0eu4ebauff0cu6d53u60c5u871cu610fu7684u4e00u4e2au6240u5728u201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二单元《姑苏菜艺》同步练习
  • 7.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公益广告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某电视台准备推出一则主题为“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的公益广告,意在用人们真实感人的行动来唤起人们的公德意识。

    请仿照下面的镜头和画外音,从另一角度为这一主题再设计一个细节性镜头和画外音。

    【主题】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

    【镜头】一个正在跑步的小伙子,将别人扔在垃圾桶外面的废弃物放入了垃圾桶。

    【画外音】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公分的距离。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二单元《姑苏菜艺》同步练习
  • 8. 李白《行路难》可反映李白诗浪漫主义特点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句子,或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是最能表现诗人李白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也是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最强音。但与之相反的是,《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却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消极避世的思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二单元《姑苏菜艺》同步练习
  • 9.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 暴(gāo)             首(hào)         句(dú)           马(nú)
    B: 吸(shǔn)           涅(pān)         及(léi)           犟(juè)
    C: 自(gěi)              西(chú)         窕(yāo)         蓊(yū)
    D: 水(qiú)             雄(xiāo)        衣(gēng)   轻(q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二单元《更衣记》同步练习
  • 10. 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 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廉颇》)

    ②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雁荡山》)

    ③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孔雀》)

    ④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

    ⑤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

    ⑥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

    ⑦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

    ⑧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

    A: ①③④⑥
    B: ②④⑥⑧
    C: ③⑤⑦⑧
    D: ③④⑥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二单元《更衣记》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