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于写杨柳的诗,我最爱杨慎的 “垂杨垂柳(wǎn)芳年,飞絮飞花媚远天”和罗隐的“(bà)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B: “古风”可以分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古诗,当然还有乐府诗、歌(xíng)体、柏梁体等等名称,在界定上会有些许交叉。这类诗歌在平(zé)上没有特别的要求,同一首诗还可以转韵。
    C: 每当小柯想到将要投入全新的大学生活时,就有点发(shù)。因为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大部分都是学习上的佼佼(jiāo)者,他担心,在大学这个高手云集的新环境中,他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D: 这不能自已的笑声,不是人们在欣赏戏剧时获得了美感,或者被舞台上人物的(xué)头激发出来的笑声,而是由于大家发觉了事理上的裂缝!这情形,使人想到,(zhuō)越的艺术才能能够把人引进一个忘我的境界,而蹩脚的、有破绽的艺术却没有这种魅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4《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炼金术士》同步练习
  • 2. 《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4《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炼金术士》同步练习
  • 3. 《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4《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炼金术士》同步练习
  • 4.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者感到了慰藉;

    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4《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炼金术士》同步练习
  • 5.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
    B: 我们不能因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国NBA,就妄自菲薄地说,我国的篮球运动足以与欧美篮球强国抗衡了。
    C: 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D: 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 , 但总能殊途同归。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4《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炼金术士》同步练习
  •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对于书店的生存环境,不能仅仅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的大盘子统筹考虑,而应从经济效益出发来考量。
    B: 鉴于PH2.5只是一个字母词,不易被公众理解,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广泛征求意见,准备为其定一个科学恰当的中文名称。
    C: 据媒体报道,2013年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市加入世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已有127个城市参与。
    D: 已有大概200多年历史的莱芜梆子,唱腔刚劲豪爽、高亢激昂,没有大幅度的旋律变化和音符跳跃,似乎特别有利于正剧的表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4《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炼金术士》同步练习
  • 7. 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4《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炼金术士》同步练习
  • 8.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4《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炼金术士》同步练习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荣格与他的第二人格

    距今约一个世纪前,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生于瑞士,在那个位于欧洲和西方世界的中心、多年来一直未经过战乱、可爱宁静的国度里,度过了他的一生。他的父母和祖先都是因袭传统的人,深深植根于瑞士的土壤和经久不变的传统中。荣格热爱他的祖国,但他从小就觉得它的美丽属于远远超越于这个细小民族那狭窄国界和稳定的社会以外的某种时空。他第一次发现比他自己伟大的事物是伫立在康斯坦斯湖畔,敬畏地凝视着蓝色的湖水和银白覆盖、庄严的阿尔卑斯山时,感觉到惊异的记忆。当时他已经有了一种感觉:这是宇宙的中心——但不是他父母和数百万瑞士人的宇宙——而是他内心的一个隐秘的宇宙,映现在平静的湖水中,延伸到阿尔卑斯山巅,远达至无限。

    他长大成一个腼腆、敏感的男孩后,常常与父母的信念、老师的要求相悖。与他的同学相比,他显得很特别,不适应学校生活。他很脆弱,易受伤害。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容易发怒——比如,当他的老师指责他撒谎时。但是,正是在这些时候,他在他的第二人格中寻求并发现了避难所。这个人格是他的真实可靠的自我,触及人类本性的深处,也许在人类之前已经存在。

    这“第二人格”是脆弱的、不坚定的,它经常躲避着他,所以他不得不以他所谓的第一人格推动它。这第一人格是虚伪的、狡诈的,它逐渐包围了他,满足他,除了他的自性外。所以当他继续在他的人生之路上前进时,虽然一次又一次获得成功,无论他干什么都能干得出色,但是他内心的混乱一直困扰着他,不停地刺激着他,把他从旁人期待他走的道路上引导出来。当他的第一人格辉煌灿烂时,他的第二人格却受着残缺不完的痛苦煎熬。故此,他后来付上一生去追求生命的完善。

    当他闻知弗洛伊德的大名时,便怀着深深的敬意前去拜见了这位教授,这位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们成了亲密的朋友和同事。然而,荣格的第二人格在他们最初相识时就对此反抗。但是他没有注意到第二人格,它当时还很微弱地潜伏着。弗洛伊德成名了,随着他名气的增大,他们之间的友谊淡薄了。只是在后来荣格才意识到:并不是他们的友谊减弱,而是他的第二人格已经成为独立个体。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这是荣格生命中的一次最大打击,把他抛入他以前从未体会过的黑暗之中,但当他摆脱了黑暗之后,他的全部事业始露端倪。

    他不仅丢掉了他的朋友(虽然他仍然一直感谢),而且还抛弃了他的第一人格。从那时起,荣格就完全致力于他的第二人格。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去拜访他,鼓励他,像他鼓励他们一样。他独自呆在他的石塔中,但却与当时外界所有事物和人都保持着深刻而密切的联系。他们在他之先,又将追随在他之后。

    在暮春的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荣格结束了他漫长而丰富的一生,享年八十五岁。他的第一人格永远离开了他,但他的第二人格依然活着,因为它无时不在,也将不会消失……

    在荣格一生中,有一段极其重要、意义深远的时期,即他的一些创新观念产生的时刻。这些观念后来占据了他余下的生命。这就是他与弗洛伊德决裂后,一时失却方向的时期。那是一个内心迷惘、混乱、骚动不安、孤立无援的寂寞孤独期,荣格被一些混乱的梦、意象、幻觉困扰着,汹涌而来的无意识波涛曾使当时的他怀疑自己的理智。就某种意义而言,它实际上就像一种精神分裂症。但是它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是他生命道路上最富创造性的关口。

    正是在这些年中,他发现了集体无意识,发展了原型和自性的概念。要知道,他与无意识对峙的顶峰,是他这些年来孤军与他心灵深处的黑暗奋战的顶点。但是仍有许多工作摆在他面前:所有那些从无意识中喷涌而出,潮水般涌向他的幻想和材料,以及他获得的直观,都需要建立在一个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上。有幸的是,他接触到了炼金术,并以炼金术中阴性原则和阳性原则的关系为基础,证明了他原来工作的正确性,而且使他超越了他原来的工作。

    荣格曾在其《自传》的导言中宣称:“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生命一直是我所写的东西的实质。”因此,应该把他的全部生命、他的神话,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一个从它自身特有的种子中逐渐成长发展起来的整体。

    u201cu7b2cu4e8cu4ebau683cu201du5bf9u8363u683cu4e00u751fu7684u5f71u54cdu6709u54eau4e9bu4f53u73b0uff1fu8bf7u7ed3u5408u5168u6587u8fdbu884cu6982u62ecu3002

    u6587u4e2du753bu7ebfu5904u7684u201cu65c1u4ebau671fu5f85u4ed6u8d70u7684u9053u8defu201du662fu4ec0u4e48u9053u8defuff1fu4ed6u4e3au4ec0u4e48u6ca1u6709u8d70u8fd9u6761u9053u8defuff1fu8bf7u7b80u8981u5206u6790u3002

    u6709u4ebau8bf4u8363u683cu4e0eu5f17u6d1bu4f0au5fb7u7684u51b3u88c2u867du7136u201cu628au4ed6u629bu5165u4ed6u4ee5u524du4eceu672au4f53u4f1au8fc7u7684u9ed1u6697u4e4bu4e2du201duff0cu4f46u4e5fu6210u5c31u4e86u4ed6u7684u4e8bu4e1au3002u8bf7u7ed3u5408u6587u672cu548cu73b0u5b9eu4ebau751fuff0cu8c08u8c08u4f60u7684u770bu6cd5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4《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炼金术士》同步练习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近日,“人民日报网”贴出了一则“微议录”——是英语害了中文吗?贴上说: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被告知,英语要是学不好,中考、高考就免谈。而语文考试的模式化,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给磨灭了,那如果不学英语,国人的汉语就会好吗?除了抱怨,我们还能做哪些改变?

    对这则微议录的内容,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观点鲜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14《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炼金术士》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