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问题。

    晚晴①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②,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③,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④,归飞体更轻。

    【注】①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这年春天。李商隐跟随桂管观察使郑亚远赴桂林,在郑亚幕府担任幕僚,颇受厚遇。桂林的幕僚生活,成了李商隐坎坷的人生历程之中一小段相对平静的路途。本诗便是到桂林后不久的一个傍晚,远离政治斗争漩涡的诗人观景所作。②夹城:两层城墙,中有通道,唐长安城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芙蓉院之间都有夹城相连。③并,相当于“更”、“又”的意思。④越鸟:指南方的鸟越,古越池(今两广一带地区)。幽草:生长在幽暗处不被人注意的小草。高阁迥:高阁,诗人居处的楼阁。迥,远。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u8fd9u9996u8bd7u4e2duff0cu4f5cu8005u89c2u666fu7684u7acbu8db3u70b9u662fuff1bu8fd9u9996u8bd7u5168u7bc7u7684u6838u5fc3u53e5u662fu3002
    u8fd9u9996u8bd7u4e2duff0cu54eau4e9bu5f62u8c61u5f15u53d1u4e86u8bd7u4ebau5bf9u4ebau751fu9645u9047u3001u81eau8eabu547du8fd0u7684u8054u60f3uff1fu8bf7u9009u62e9u5176u4e2du67d0u4e00u5f62u8c61uff0cu7ed3u5408u4f5cu54c1u7684u6574u4f53u60c5u8c03uff0cu7b80u8981u5206u6790u4f5cu8005u6240u8868u8fbeu7684u601du60f3u611fu60c5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
  • 2. 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问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②端居:闲居。③素秋:秋天的代称。

    u201cu8fdcu4e66u5f52u68a6u4e24u60a0u60a0u201d uff0cu6b63u662fu8bd7u4ebau5728u76fcu8fdcu4e66u800cu4e0du81f3uff0cu89c5u5f52u68a6u800cu4e0du6210u7684u60c5u51b5u4e0buff0cu4eceu5fc3u7075u6df1u5904u53d1u51fau7684u4e00u58f0u957fu957fu7684u53f9u606fu3002u8bf7u8d4fu6790u201cu60a0u60a0u201du4e8cu5b57u7684u5999u5904u3002
    u8fd9u9996u8bd7u4e2du7684u4e09u56dbu53e5u4e3bu8981u8fd0u7528u4e86u4ec0u4e48u8868u73b0u624bu6cd5uff1fu8bf7u7b80u8981u5206u6790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
  • 3.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马嵬二首

    李商隐

    其一

    冀马燕犀动地来①,自埋红粉②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注】①冀马、燕犀:范阳在今河北省,古属燕国;犀,犀利,指刀剑兵器。这里指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叛乱。②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借指美女,此指杨贵妃。

    u4e0bu5217u5173u4e8eu4e24u9996u8bd7u7684u7406u89e3u548cu5206u6790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4e24u9996u8bd7u5728u6292u60c5u4fa7u91cdu70b9u4e0au6709u4f55u4e0du540cuff1fu6292u60c5u65b9u6cd5u4e0au6709u4f55u76f8u540cu4e4bu5904uff1fu8bf7u7b80u8981u5206u6790u3002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柳州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马嵬(其二)》以史为鉴,借古讽今,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B: 李商隐的一生在夹缝中求生存,备受排挤,又为情所困,为情所累,留下了许多像《锦瑟》一般哀婉艳丽的诗篇。
    C: 智联网近日发布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以上的用人企业不会优先录用“海归”,用人成本太高、容易跳槽是用人者拒绝“海归”的主要原因。
    D: 近年来,我国各地日渐增多的雾霾天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7 李商隐诗两首-马嵬(其二)同步练习
  • 5.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锦/跋  琴/船  无/急
    B: 海/凉  杜/献  年/
    C: 马/蕤  占/弥  宵/干
    D: 运/应  马/珍  牛/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7 李商隐诗两首-马嵬(其二)同步练习
  •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B: 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
    C: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七言之分,律诗通常每首八句。《锦瑟》是一首七律。
    D: 《马嵬》(其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取材于同一故事,是一首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昏庸的唐玄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7 李商隐诗两首-马嵬(其二)同步练习
  • 7.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B: 一弦一柱思华年     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
    C: 海外闻更九州     徒:空
    D: 如何四纪为天子     四纪:四十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7 李商隐诗两首-马嵬(其二)同步练习
  • 8.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马 嵬(其一)

    李商隐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注:冀马,出自《左传》:“冀之北土,马之所生。”燕犀,出自郑玄的《〈周礼〉注》:“燕近强胡,习于甲胄。”此处“冀马燕犀”是用典,暗指安禄山起兵。

    本诗中“自埋红粉自成灰”一句,有人称两个“自”字凄然。结合有关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7 李商隐诗两首-马嵬(其二)同步练习
  • 9.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锦(sè)  改更张(xuán)  然(wǎng)   他生未(pǔ)
    B: 宵(tuò)  海桑田(cāng)  晓(chóu)  古不化(nì)
    C: 护(pì)  心宽体(pán)  捕(dài)  众口金(shuò)
    D: 媚(chǎn)  缠绵恻(fěi)  当(gōu)  目结舌(chēng)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7 李商隐诗两首-马嵬(其二)同步练习
  • 10.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蝴(dié)          (zuō)酒        锦(sè)           (liáo)倒不堪
    B: (chán)宫       南(kē)          (dān)搁         福(zhǐ )
    C: (zhòu)雨       凝(yē)          戏(xuè)         桎梏(zhì gù)
    D: 寻(mì)           巷(mò)         跋(hù)           细(xiān)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2课《锦瑟》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