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因为突出的贡献,袁隆平几乎成了得奖专业户。在一项无形资产评估中,“袁隆平”三个字的品牌价值估价超过一千亿元。然而荣誉和财富加身并没有改变袁隆平科学家的本色。他说他并不在乎那些名利。而电影《求求你,表扬我》则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家住农村的打工仔杨红旗,为满足当了一辈子劳模的父亲弥留之际的愿望,于是他到报社讲述自己如何解救一名女大学生的事迹,可是没有人相信他,他便不断地四处讲述,终于引起了报社领导的重视,派记者古国歌对事情的真实性进行调查。在某个情节中,杨红旗竟然流着眼泪跪下求古国歌表扬自己。请就此谈谈你的名利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科学家认为,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的物质成分和地质年代具有代表性,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的早期历史具有的_____________价值。同时,月球背面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_________,如果在此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就能更好地研究太阳、行星及太阳系外天体,其意义应当是___________的。因此,嫦娥三号在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后,中国航天局经过深入论证和多方案反复比较,最终确定了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的实施。2018年5月成功发射中继星,12月发射嫦娥四号着陆巡视组合体,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为了把组合体中的“玉兔二号”顺利转移到月面,匠心独运的中国航天人设计了精巧的转移机构。而对非科技人员而言,(    ),叫人惊喜万分。作为月球车,“玉兔二号”安装了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和与瑞典合作的中性原子探测仪,为完成独特的探月任务做好了充分准备。

    在古代,嫦娥、玉兔是中国人对月亮的美好想象,承载着中国人的飞天梦想;而如今,“玉兔二号”成了中国航天人砥砺奋进科学精神的象征。尽管中国航天依然处在发展阶段,但美好的未来,是那么__________。未来,我们要去火星,去木星。未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我们的深空探测器会在天王星向祖国发来最遥远的祝福。

    u4f9du6b21u586bu5165u6587u4e2du6a2au7ebfu4e0au7684u8bcdu8beduff0cu5168u90fd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6587u4e2du753bu6a2au7ebfu7684u53e5u5b50u6709u8bedu75c5uff0cu4e0bu5217u4feeu6539u6700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4e0bu5217u5728u6587u4e2du62ecu53f7u5185u8865u5199u7684u8bedu53e5uff0cu6700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 3. 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解决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 4. —篇好的通讯,通过对人物一言一行的描写,会产生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的作者是怎样使袁隆平“立”在我们面前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 5. 写人物通讯,可选的事例很多,但是作者围绕主题,选取可以突出人物个性的事例,选材精,不庞杂。《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的作者是用什么样的结构和手法将这些具体、典型事例贯穿起来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 6. 张秉贵是全文的主体人物,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 7. 读《 “探界者”钟扬 》,本文善于用事实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试加以分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 8. 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是本文一大特色,文章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张秉贵的形象?试加以分析。《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 9. 关于张秉贵的服务精神,有的人认为需要坚持贯彻,有的人认为已经脱离时代,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 10. 请对下面两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于2019年6月3日到14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十八次世界气象大会上,世界气象组织表示,中国在气象服务和气象卫星技术方面,已达世界领先水平,为全球气象工作做出了贡献。

    2019年3月14日,强热带气旋“伊代”袭击非洲东部多国,中国风云卫星在灾前预警和灾后分析服务中均发挥了支撑作用。为更好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气象局每年面向一个重点区城,与相关国家合作开展卫星遥感产品研发。如今,我国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现有8颗卫星在轨运行,是世界上3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组织)之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