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我与地坛》是当代作家的一篇自传性散文名作。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我与地坛》同步练习
  • 2.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味道只能写不能说,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
    B: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C: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 这家商店专卖假冒伪劣产品,早已经声名狼藉 , 无人光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我与地坛》同步练习
  • 3. 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________,________,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________。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①门壁上炫耀着的朱红淡褪了

    ②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③一段段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也散落了

    ④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⑤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⑥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到处都是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我与地坛》同步练习
  • 4.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现代作家、民主战士,字佩弦,著作有散文集《踪迹》《背影》等。名篇有《荷塘月色》《匆匆》《背影》等。
    B: 《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是我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合欢树》《插队的故事》等。
    C: 散文要求突出一个“散”字,除了“神聚”以外,形式方面都要“散”,材料要“散”,思路要“散”,结构也要“散”。
    D: 《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具有一种境界超然的空灵美。作者李乐薇,是台湾当代散文作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我与地坛》同步练习
  • 5.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园子有那么大。”
    B: 只有那么一会,我甚至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和厌恶。
    C: 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为了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
    D: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我与地坛》同步练习
  • 6. 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夏天,___________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的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A: 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
    B: 狂风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
    C: 风儿在俯临树木之间的无名者之墓中飒飒响着。
    D: 狂风在俯临树木之间的无名者之墓中飒飒响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我与地坛》同步练习
  • 7.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长沙》上片重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词的下片重抒情,通过回忆,抒发了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理想抱负。
    B: 《劝学》一文阐述道理,以常见的事物或现象设喻,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现出来,如以提取靛青色、水寒成冰和车轮制作法为喻说明“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C: 《我与地坛》旨在用自己于逆境中以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体验传达给读者。文章两节分别写了地坛和命运,而文题《我与地坛》没有提及命运,原因是在作者心目中,地坛正是自己命运的象征。
    D: 老舍的《向北平》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结束全文。从句式特点看,作者直抒胸臆,用感叹句加强语气,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向高潮;从情感上说,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我与地坛》同步练习
  • 8.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人生绝境,双腿残疾的史铁生不屈不挠,“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创作了《我与地坛》等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文学作品。
    B: 多数法国人对萨科齐并不满意,萎缩的经济规模、逼近10%的失业率,以及雷声大雨点小、光说不做的各项改革,都无法让人再相信他。
    C: 读一读《中国震撼》,对于我们怎样认识中国的改革开放,怎样认识中国的发展道路,怎样认识中国的前进方向,是有好处的。
    D: 校团委组织的“献爱心”活动所募集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高一年级捐了两万元,高二年级捐了一万五千元,而高三年级则多达四万三千元,同学们捐款十分踊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我与地坛》同步练习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0月24日,在一场普通的小学生足球友谊赛上,身高明显占优的北京地坛小学足球队0:11惨败俄罗斯少年队的消息经过微博疯转引发轰动。为挽回颜面,北京小学足球冠军队南湖东园小学越野队主动约战俄罗斯队,谁知最终以3:7的比分落败。北京体育大学学校体育教研室主任告诉记者:“我们的孩子身体素质与对方差距明显,一是速度慢,二是爆发力差,三是动作不协调。”

    材料二:根据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过去10年间,我国青少年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肥胖率却增长1倍;眼睛近视的比例更不容乐观,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达到76%,大学生甚至高达83%。然而,我国60%以上学生的居住环境不具备进行体育运动的条件;上体育课怕摔倒、怕出事故,不能保证一定的运动时间和强度,时而又被文化课挤掉;家长怕孩子课外运动受伤、耽误学习,据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日美三国初、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显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中国为8%,日本为65.4%,美国为62.8%;高中生中国为10.5%,日本为34.5%,美国为53.3%。

    u8bf7u7528u4e00u53e5u8bddu6982u62ecu4e24u5219u6750u6599u5171u540cu53cdu6620u7684u95eeu9898u3002

    u8bf7u7b80u8981u9610u8ff0u4f60u5bf9u8fd9u4e00u95eeu9898u7684u770bu6cd5u3002uff08150u5b57u5de6u53f3uff09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我与地坛》同步练习
  • 10. 对课文《我与地坛》中的句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严寒持续了好几个星期,鸟儿很快地死去了。田间与灌木篱下,横陈着田凫、椋鸟、画眉等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鸟儿的肉已被隐秘的老饕吃净了。——作者开篇描绘鸟尸,象征死亡的严冬的鸟尸与象征新生命的暖春的鸟啼两者对比,肯定了生命冲动的力量不可阻挡 。(《鸟啼》)
    B: “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杰作”一语双关。既指贝尔曼在雨夜中画的那片树叶,形象逼真,使琼珊误以为是真的树叶;又指贝尔曼舍生为人的崇高精神。(《最后的常春藤叶》)
    C: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地坛。——地坛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世事沧桑,时间无情),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人生不可能没有磨难)。(《我与地坛》)
    D: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 “无聊”是说作者百无聊赖、无所事事、无病呻吟才会写这种文章,窗外诱人的冬景使得脱离实地欣赏的一切的活动都显得那样的无聊。(《江南的冬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我与地坛》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