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红楼梦》从问世起就一直谜团不断。它究竟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它为什么会有众多的版本?高鹗所续写的后四十回是狗尾续貂还是锦上添花?这些话题引发了世人旷日持久的争论,学术界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二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惊异地发现,尽管我们破解了许多红学难题,但困惑与疑问依然纷至沓来 , 我们对它依然讳莫如深

    A: 狗尾续貂
    B: 莫衷一是
    C: 纷至沓来
    D: 讳莫如深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红楼研讨《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主题》同步练习
  • 2. 《红楼梦》中薛宝钗说:“一个香菱没闹清,偏又添了你这么个话口袋子,满嘴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 , 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放着两个现成的诗家不知道,提那些死人做什么?”下列对其中划线部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工部,杜甫,唐代诗人,曾为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风格“沉郁顿挫”。
    B: 韦苏州,韦应物,唐代诗人,曾为苏州刺史,故也称韦苏州。其诗风格闲淡简雅。
    C: 温八叉,温庭筠,晚唐词人,“八叉手成八韵,名‘温八叉’”。其词风格浮艳靡丽。
    D: 李义山,李清照,南宋词人,其作品往往主题凄切,文辞难懂。其词风格隐晦含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红楼研讨《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主题》同步练习
  • 3. 下面的语言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得体的一项是(     )

    A: 情景一:捐赠现场。捐赠方致辞说:“今天,我们公司尽绵薄之力,帮你们战胜困难,今后我们还将鼎力相助。”
    B: 情景二:同学聚会。一位同学紧紧握住老班长的手,激动地说:“班长,久仰了。特别想念你,一切都好吧?”
    C: 情景三:广播稿中。广播员充满感情地说:“自从我省西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我厂员工积极赈灾,目前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累计已逾8万元之巨。”
    D: 情景四:博客留言。鄙人30岁生日之际,感谢各位朋友的牵念。朋友们的祝福之语,如和煦春风,温馨动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红楼研讨《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主题》同步练习
  • 4.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题目。

    红楼启示录

    王蒙

    ① 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② 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③ 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忽忽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④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

    ⑤ 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弛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⑥ 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一种“站队”,就必然会碰到一系列世俗人生中的问题。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人隐 私,涉嫌造舆论,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就要把小说当小说写。《红楼梦》摆在案头,您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本文系节选,文字有改动)

    u7b2cu2460u6bb5u4e2du7684u201cu5199u5b9eu201du5728u672cu6587u4e2du6307u7684u662fu4ec0u4e48?uff08u56deu7b54u4e0du8d85u8fc730u5b57uff09

    u7b2cu2464u6bb5u8bf4uff1au201cu8352u8bdeu5316u3001u5e7bu5316u662fu628au5c0fu8bf4u4e0eu4ebau751fu95f4u79bbu7684u91cdu8981u624bu6bb5u3002u201duff0cu8bf7u6307u51fau8fd9u79cdu95f4u79bbu624bu6bb5u7684u4f5cu7528uff08u5206u6761u5199u51fauff0cu6bcfu6761u4e0du8d85u8fc715u5b57uff09

    u8fd9u7bc7u77edu6587u8282u9009u81eau300au7ea2u697cu542fu793au5f55u300bu3002u4eceu8282u9009u7684u6587u5b57u770buff0cu4f5cu8005u4eceu300au7ea2u697cu68a6u300bu7684u521bu4f5cu4e2du53d7u5230u7684u542fu793au662fu4ec0u4e48?uff08u56deu7b54u4e0du8d85u8fc730u5b57uff09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红楼研讨《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主题》同步练习
  • 5. 《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与“葬诗魂”的依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红楼研讨《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主题》同步练习
  • 6.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情意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它的高低,而在于厚重;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适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红楼研讨《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主题》同步练习
  • 7. 在中国古代诗文中 , 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的名句。请从你所积累的古诗文中 , 选出一句 ( 如是诗歌要求写出上下句 ) 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红楼研讨 《此系身前身后:红楼结构》同步练习
  • 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u4e0au9619u4e2du4f5cu8005u662fu4eceu54eau4e9bu89d2u5ea6u53bbu5199u7684uff1fu63cfu7ed8u4e86u4e00u5e45u600eu6837u7684u56feu753buff1fu8868u8fbeu4e86u600eu6837u7684u611fu60c5uff1f

    u8bf4u8bf4u4f5cu8005u5728u4e0bu9619u4e2du6240u521bu9020u7684u610fu5883u5728u5199u6cd5u4e0au6709u4ec0u4e48u7279u70b9uff1f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红楼研讨 《此系身前身后:红楼结构》同步练习
  • 9. 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清江引•秋居     吴西逸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星斗满天人睡也。


      u201cu767du96c1u4e71u98deu79cbu4f3cu96eauff0cu6e05u9732u751fu51c9u591cu201du4e24u53e5u662fu7528u4ec0u4e48u624bu6cd5u5199u666fu7684uff1fu8bf7u7b80u8981u5206u6790u3002

    u201cu626bu5374u77f3u8fb9u4e91uff0cu9189u8e0fu677eu6839u6708uff0cu661fu6597u6ee1u5929u4ebau7761u4e5fu201du5199u51fau4e86u8bd7u4ebau600eu6837u7684u60c5u6001uff1fu6292u53d1u4e86u4f5cu8005u4ec0u4e48u611fu60c5uff1f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红楼研讨 《此系身前身后:红楼结构》同步练习
  • 10. 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四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部史书,"前四史"全部采用了"纪传体"这种体例。宋代欧阳修写《新五代史》时也采用了"纪传体"这种体例。
    B: 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又有"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分。"古体诗"指的就是唐代以前的诗,"近体诗"又分为"律诗"与"绝句"两种。
    C: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全都是长篇章回体小说。
    D: 元杂剧的基本结构形式是四折一楔子,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并一韵到底,四折可以选用四种不同的宫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红楼研讨 《此系身前身后:红楼结构》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