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川端康成是著名的作家,他说过,他自幼犹如,是个感情乞丐。川端康成二岁丧父,三岁丧母,七岁 失去祖母,十岁失去姐姐,十五岁时又失去唯一的亲人祖父,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儿。孑然一身的孤儿经历,造成了川端康成孤僻、内向和病态的性情。这种“”自然会使他更多地去“感悟”人生的苦短和哀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短篇小说选读》《伊豆的舞女》同步练习
  • 2. 《》扉页上写的一首俳句。大概可译为“明月呀,照着去年的雪,在梅花下。” 日本有位女评论家说川端是只,从外形上看,是一只瘦鹤。而我认为川端在精神气质上,他是一树病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短篇小说选读》《伊豆的舞女》同步练习
  • 3. 《伊豆的舞女》中的主人公是“我”和,小说写的是一个20岁的高中生“我”,为了排遣假期校园生活的寂寞,独自登上了南去的旅程,在风景秀丽的伊豆与一个14岁的卖艺舞女萍水相逢的故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短篇小说选读》《伊豆的舞女》同步练习
  • 4. 川端康成是因为、《伊豆的舞女》等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短篇小说选读》《伊豆的舞女》同步练习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山路变得弯弯曲曲,快到天城岭了,这时,骤雨白亮亮地笼罩着茂密的杉林,从山麓向我迅猛地横扫过来。

    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制帽,身穿藏青碎白花纹上衣和裙裤,肩挎一个学生书包。我独自到伊豆旅行,已是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歇了一宿,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夜,然后穿着高齿木屐爬上了天城山。重叠的山峦,原始的森林,深邃的幽谷,一派秋色,实在让人目不暇接。可是,我的心房却在猛烈跳动。因为一个希望在催促我赶路。这时候,大粒的雨点开始敲打着我。我跑步登上曲折而陡峭的山坡,好不容易爬到了天城岭北口的一家茶馆,吁了一口气,呆若木鸡地站在茶馆门前。我完全如愿以偿。巡回艺人一行正在那里小憩。

    舞女看见我呆立不动,马上让出自己的坐垫,把它翻过来,推到了一旁。

    “噢……”我只应了一声,就在这坐垫上坐下。由于爬坡气喘和惊慌,连“谢谢”这句话也卡在嗓子眼里说不出来了。

    我就近跟舞女相对而坐,慌张地从衣袖里掏出一支香烟。舞女把随行女子跟前的烟灰碟推到我面前。我依然没有言语。

    舞女看上去约莫十七岁光景。她梳理着一个我叫不上名字的大发髻,发型古雅而又奇特。这种发式,把她那严肃的鹅蛋形脸庞衬托得更加玲珑小巧,十分匀称,真是美极了,令人感到她活像小说里的姑娘画像,头发特别丰厚。舞女的同伴中,有个四十出头的妇女,两个年轻的姑娘,还有一个二十五六岁的汉子,他身穿印有长冈温泉旅馆字号的和服外褂。

    舞女这一行人至今我已见过两次。初次是在我到汤岛来的途中,她们正去修善寺,是在汤川桥附近遇见的。当时有三个年轻的姑娘。那位舞女提着鼓。我不时地回头看看她们,一股旅行的情趣油然而生。然后是翌日晚上在汤岛,她们来到旅馆演出。我坐在楼梯中央,聚精会神地观赏着那位舞女在门厅里跳舞。

    ……她们白天在修善寺,今天晚上来到汤岛,明天可能越过天城岭南行去汤野温泉。在天城山二十多公里的山路上,一定可以追上她们的。我就是这样浮想联翩,急匆匆地赶来的。赶上避雨,我们在茶馆里相遇了。我心里七上八下。

    不一会儿,茶馆老太婆把我领到另一个房间去。这房间大概平常不用,没有安装门窗。往下看去,优美的幽谷,深不见底。我的肌肤起了鸡皮疙瘩,牙齿咯咯作响,浑身颤抖了。我对端茶进来的老太婆说了声:“真冷啊!”

    “唉哟!少爷全身都淋湿了。请到这边取取暖,烤烤衣服吧。”

    老太婆话音未落,便拉着我的手,把我领到她们的起居室去了。

    u5f00u5934u7b2cu4e00u6bb5u4e2du5199u201cu9aa4u96e8u767du4eaeu4eaeu5730u7b3cu7f69u7740u8302u5bc6u7684u6749u6797uff0cu4eceu5c71u9e93u5411u6211u8fc5u731bu5730u6a2au626bu8fc7u6765u201du6709u4ec0u4e48u4f5cu7528uff1f

    u7b2cu4e8cu6bb5u4e2du5199u5230u201cu56e0u4e3au4e00u4e2au5e0cu671bu5728u50acu4fc3u6211u8d76u8defu201duff0cu8bd5u5199u51fau201cu5e0cu671bu201du7684u5185u5bb9u3002

    u5728u201cu6211u201du4e0eu201cu821eu5973u201du7684u518du76f8u89c1u7684u60c5u8282u4e2duff0cu5c0fu8bf4u5851u9020u201cu6211u201du4e3bu8981u7528u4e86u4ec0u4e48u624bu6cd5uff1fu5bf9u8868u73b0u4ebau7269u6709u4ec0u4e48u4f5cu7528uff1f

    u8d76u4e0au907fu96e8uff0cu5728u8336u9986u76f8u9047u540euff0cu201cu6211u201du5fc3u91ccu4e3au4ec0u4e48u4e03u4e0au516bu4e0buff1f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短篇小说选读》《伊豆的舞女》同步练习
  • 6. 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它们简约的线条,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合作”的理念。请结合画面内容,展开想象,任选一个角度,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写一段话,不超过60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短篇小说选读》《伊豆的舞女》同步练习
  • 7. 川端康成的悲哀成为作者作品的潜流,甚至全部作品、全部生涯的潜流。因为“天地间只剩下我孤零零一个人了!”这些在《》中可以说是得到了极为丰满的折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短篇小说选读》《伊豆的舞女》同步练习
  • 8. 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

        ①仲夏,芭蕉那高及屋檐、软阔碧绿的如盖仙扇,总能营造出一片清与静。②这静,是叫人无法不心安神逸、去除烦躁的静。③这清,是不带任何杂质的清,犹如井水的清,秋之溪水的清。④何况这清与静,还附着绿叶的冷,这冷与清、静,是如此的,⑤才叫你尘心内敛,清凉入静,自怡自适,了无他念。 

    从上下文衔接来看,材料中有两句顺序颠倒一下会更好,这两句是(只填序号)。 

    请在横线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短篇小说选读》《伊豆的舞女》同步练习
  • 9. 请为下面课文节选,添上表示“我”心情的合适词语,使语意完整。

    我心情紧张,一直敞开门扉,惘然呆坐着。每次听见鼓声,心胸就(1)

    “啊,舞女还在宴席上坐着敲鼓呢。”

    鼓声停息,我又(2)了。我沉醉在雨声中。

    不一会儿,连续传来一阵紊乱的脚步声。他们是在你追我赶,还是在绕圈跳舞呢?嗣后,又突然恢复了宁静。我眼睛明亮了。仿佛想透过黑暗,看穿这寂静意味着什么。我(3),那舞女今晚会不会被人玷污了呢?

    我关上挡雨板,钻进被窝,可我的心(4)。我又去浴池洗了个澡,暴躁地来回划着温泉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短篇小说选读》《伊豆的舞女》同步练习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⑴~⑷题。

    沼泽地

                                  [日]芥川龙之介

        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一幅小油画。说“发现”未免有些夸大,然而,惟独这幅画就像被遗忘了似的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子也简陋不堪,所以这么说也未尝不可。记得标题是《沼泽地》,画家不是什么知名的人。画面上也只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恐怕对一般的参观者来说,是名副其实的不屑一顾吧。

    而且奇怪的是,这位画家尽管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没有使用绿色。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墙上一般晦暗的黄色。莫非这位画家真的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也许是出于其他偏好,故意加以夸张吧?——我站在这幅画前面,一边对它玩味,一边不由得心里冒出这样的疑问。

    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尤其是前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精细,甚至使人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这是一片滑溜溜的淤泥,踩上去“噗哧”一声,会没脚脖子。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形象。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上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幅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相抗衡。

    “很欣赏它呢。”有人边说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觉得恰似心里的什么东西给甩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

    “怎么样,这幅画?”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了努他那刚刮过的下巴。他是一家报纸的美术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身材魁梧,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

    这个记者以前曾经给过我一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了他一句:“是杰作。”

    “杰作——吗?这可有意思啦。”记者捧腹大笑。

    大概是被他这声音惊动了吧,左边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我越发不痛快了。

    “真有意思。这幅画本来不是会员画的。可是因为作者本人曾反复念叨非要拿到这儿来展出不可,经他的遗族央求审查员,好不容易才得以挂在这个角落里。”

    “遗族?那么画这幅画的人已经故去了?”

    “死了。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是死了。”

    不知不觉间,好奇心战胜了我对这个记者的反感。我问道:“为什么呢?”

    “这个画家老早就疯了。”

    “画这幅画的时候也是疯着的吗?”

    “当然喽!要不是疯子,谁会画出这种颜色的画呢?可你还在赞赏,说它是杰作哩。这可太有趣儿啦!”

    记者又得意洋洋地放声大笑起来。他大概料想我会对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要不就是更进一步,想使我对他鉴赏上的优越留下印象吧。然而他这两个指望都落空了。因为他的话音未落,一种近乎肃然起敬的感情,像难以描述的波澜震撼了我的整个身心。我十分郑重地重新凝视这幅《沼泽地》的画。我在这张小小的画布上再一次看到了为可怕的焦躁与不安所折磨的艺术家痛苦的形象。

    “不过,听说他好像是因为不能随心所欲地作画才发疯的呢。要说可取嘛,这一点倒是可取的。”

    记者露出爽快的样子,几乎是高兴般地微笑着。这就是无名的艺术家——我们当中的一个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人世间换到的惟一报偿!我浑身奇怪地打着寒战,第三次观察这幅忧郁的画。画面上,在阴沉沉的天与水之间,潮湿的黄土色的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长得那么生气蓬勃,宛如看到了大自然本身一般……

     “是杰作。”我盯着记者的脸,斩钉截铁地重复了一遍。

    (摘自《世界文学名著经典文库》)

    u6587u4e2du8bf4u201cu6211u8d8au770bu8d8au611fu5230u8fd9u5e45u753bu91ccu8574u84c4u7740u4e00u80a1u53efu6015u7684u529bu91cfu201duff0cu5176u4e2du8574u84c4u7740u7684u201cu4e00u80a1u53efu6015u7684u529bu91cfu201du6307u7684u662fu4ec0u4e48uff1f

    u201cu8bb0u8005u201du8fd9u4e00u4ebau7269u5f62u8c61u6709u600eu6837u7684u7279u70b9uff1fu5728u6587u4e2du8d77u4ec0u4e48u4f5cu7528uff1f

    u5c0fu8bf4u4ee5u201cu6cbcu6cfdu5730u201du4e3au9898u6709u4ec0u4e48u7528u610fuff1f

    u201cu6211u201du4e24u6b21u8bc4u4ef7u300au6cbcu6cfdu5730u300bu662fu6770u4f5cuff0cu4e24u6b21u201cu662fu6770u4f5cu201du7684u542bu4e49u5206u522bu662fu4ec0u4e48uff1fu7ed3u5408u5c0fu8bf4u5185u5bb9uff0cu8c08u8c08u4f60u8ba4u4e3au80fdu79f0u5f97u4e0au201cu6770u4f5cu201du7684u827au672fu4f5cu54c1u5e94u5177u5907u600eu6837u7684u7279u70b9u3002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选修《短篇小说选读》《伊豆的舞女》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