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下面的题。

    文化节目收视下滑:期待建设性互动

        《百家讲坛》收视率已被挤出央视科教频道的十名之外,舆论普遍不太乐观,认为这个影响很大的节目进入了“衰退期”。

        ①记者:《百家讲坛》的起落是不是说明:学术通俗娱乐化可能行不通的?

        梁永安 (文化学专家):我觉得现在下这种判断还为时尚早。一档节目起起落落很正常,社会的焦点总是在不断转移,比如当前的股市楼市、金融风暴等问题,一时之间,社会对历史文化的关注有所减弱也算正常。

        何况《百家讲坛》原来的定位就不是学术,也就谈不上什么学术通俗化。准确来说,它立该属于文化传播平台,而不是学术研究的专业空间。最明显的特征是:演讲者并不提供自己独特的材料发现或者体系构建。比如于丹就很聪明,声明自己是在学术的“墙外”讲《论语》,与真正的经学研究区隔开来,阐发自己的感受。舆论以为她对学术话语有所威胁,其实完全没有,学术自有学术的一套研究体系、学理化的表达方式。

        ②那么您认为《百家讲坛》陷入低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梁永安:我想它可能面临困顿期的内容资源的转型。《百家讲坛》的听众,主要是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他们对三国、《论语》等历史本来就很感兴趣,而新一代人却未必买帐,且不说新一代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仅仅是新一代的彷徨迷茫和生存焦虑,目前就很少有主流文化节目能够切中。所以《百家讲坛》能否在当代全球景观下,开掘新的内容资源,在年轻人的心灵引起共鸣,是节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③记者:或许文化传播类节目本就不用追求轰动效应,默默把“高端路线”坚持下去,才是常态?

        梁永安:那倒未必。国外的文化节目,持续走红几十年的不在少数。比如美国的脱口秀、BBC的历史专题等。这些节目也经历过低谷,只是当观众耳熟能详到自己都能掰的时候,节目完成了自我升级,让人重新获得惊喜,也就重新赢得了观众。《百家讲坛》中即使被称为“心灵鸡汤”的于丹说《论语》,往往也是采取简化问题的方式讲解,似乎如此一来,生活的困顿一下子就很容易想通,其实这并不顶用。只有首先将事件的复杂本相清晰地传达给观众,观众才能从历史中相互对照,吸取智慧,让历史焕发出高度的启示性,这样的讲述,才能切中当代青年人真实的生命状态,才会有持续的社会影响力。

        ④记者:换句话说,您不认为《百家讲坛》陷入低谷是社会的理性回归,反而是一种遗憾?

        梁永安:是的。类似的文化栏目很有必要。我们对传统的重新体会和表达做得太少,《百家讲坛》仅仅是个起步。我们的现代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这方面太需要有人寻找新的资源和角度重述。《百家讲坛》这样的文化样式刚刚萌芽,有待成长。与其批评,不如抱着建设性的态度。

        ⑤记者:其实不只是对《百家讲坛》,只要对一种文化现象不满,抱怨远甚于建设,已经成为舆论的习惯心态。

        梁永安:世界知名栏目之所以能几十年办下来,是因为它们的受众不是简单的受众,会主动介入,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意见,让节目不断调整完善。而我们一些受众并不主动参与,只被动等待,一旦不满,也不抱着建设心态让它更受欢迎,反而是诉诸抱怨来获得心理满足。

    眼下,各种文化观点几乎都能找到依据,其实也就是找不到绝对的依据,只能做出自己的相对判断。人们已经习惯拿有用有效去判断,而不是生命所依附的价值去理解,所以很多文化产品带有消费特性,一旦不合口味,人们马上就会抛弃。就算它本身有珍贵的潜力可挖掘,也不觉得珍贵。这其实并不理性。如果受众不积极参与良性互动,任何文化都将失去内在更新的能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u8054u7cfbu4e0au4e0bu6587uff0cu89e3u91cau6587u4e2du6587u5316u4f20u64adu201cu9ad8u7aefu8defu7ebfu201du7684u5177u4f53u542bu4e49u3002

    u5bf9u4e8eu6587u5316u8282u76eeu6536u89c6u4e0bu6ed1u8fd9u4e00u73b0u8c61uff0cu88abu91c7u8bbfu7684u4e13u5bb6u4e0eu793eu4f1au8206u8bba (u8bb0u8005) u770bu6cd5u6709u4ec0u4e48u4e0du540c?

    u4f9du636eu4e13u5bb6u6881u6c38u5b89u89c2u70b9uff0cu6587u5316u8282u76eeu5982u4f55u624du80fdu5177u6709u201cu5f3au5927u7684u751fu547du529bu201du548cu201cu6301u7eedu7684u793eu4f1au5f71u54cdu529bu201duff1fu8bf7u4eceu8282u76eeu4e3eu529eu65b9u548cu53d7u4f17u65b9u4e24u4e2au65b9u9762u5177u4f53u56deu7b54u3002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水土流失》同步练习
  • 2. 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和结构基本相似。

    时间的足迹会踏遍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不曾遗漏,当然也不会停歇。在流逝的时间中,我们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从呱呱坠地到如今的英俊少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水土流失》同步练习
  •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     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的狂妄自大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吹嘘,他们坐井观天,这妨碍了他们的拓展;     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盲动,他们浅尝辄止,这影响了他们的深度。因此,我们要学会聆听。

    A: 急功近利   不可一世   闭关自守
    B: 不可一世   急功近利   闭关自守
    C: 闭关自守   不可一世   急功近利
    D: 不可一世   闭关自守   急功近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水土流失》同步练习
  • 4.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几百年的禁书、焚书、战乱、文字狱、封建迷信等等,使文化典籍丧失无数,惟独文学名著大多无恙,至今依然生气如故,                                   

    A: 细心分析,似乎它们始终是在民间流传,已成为普通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
    B: 究其缘由,是因为它们始终是在民间流传,已经成为普通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
    C: 恐怕主要是因为它们早已成为普通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始终在民间流传。
    D: 推其原因,是它们已经成为普通人民的精神食粮,所以始终在民间流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水土流失》同步练习
  • 5. 用故事、案例阐明道理、陈述主张,可以使人觉得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参看下面两个示例,请你创作或复述一个故事(案例),并用带破折号的一句话简述相关的道理、主张。

    示例:①护士叫醒熟睡中的患者,让他服用安眠药。

    ——有些人只知道机械地做事,对做事的目的却不了解,甚至于南辕北辙。

    ②林巧稚大夫一生没有婚育,却成为公认的妇产科专家。

    ——好的学者、读者不必就是诗人或作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水土流失》同步练习
  • 6. 临近高考,某校在高三教学楼下设置了留言板,请你为下列(1)(2)两类同学留言。要求:每类不超过30字,语言生动得体。

    ①因为成绩不理想而郁闷的同学。

    ④       因为自己的报考志愿与家人的期望相左而烦恼的同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水土流失》同步练习
  • 7. 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为其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4个字),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唐宋古文运动》同步练习
  • 8.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唐宋古文运动》同步练习
  • 9. 北宋欧阳修所倡导的宋代古文运动能够得以全面开展,离不开苏洵、、苏辙、、曾巩等古文大家的大力支持,他们的文学主张,首位的是继承了古文运动的传统的“明道”,这种主张是和一脉相承的,在文和道的关系上,他和一样,强调对文的决定作用,认为道是内容,如金玉,文是形式,如金玉发出的光辉,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唐宋古文运动》同步练习
  • 10. 阅读以下语段,完成21——25题 

    平生到过不少有名的风景区,但在我的脑子里的印象最深的还是我家乡门前的小溪。春天,春水涨满,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细雨如烟,桥上不时有人打着雨伞走过。对岸的红棉树开花了,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一阵一阵的风,吹来了断续的笛声……

    面对着巨流滚滚的扬子江,我想起了它的发展的历程。

    最先它不过是雪山冰岩下面滴沥的小泉,逐渐才变成苍苔滑石间的细流,然后是深谷里跳跃着喜悦的白色浪花的溪涧。以后它又逐渐发展,一时它是澄澈的清溪萦回在牛群牧草之间,一时它又是沸腾咆哮、素气云浮的瀑布,一时它是波平如镜、静静地映着蓝天白云的湖泊,一时它又是飞流急湍、奔腾在崇山峡谷之间的险滩。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和起伏,最后它才容纳了许多清的和浊的支流而形成了茫若无涯的、浩浩荡荡的大江。

    我没有到过龙门壶口,没有看到过雁荡龙湫,却看过黄果树的瀑布和许多偏僻地方的大瀑布。

    远离瀑布还好几里。就先听到雷鸣,先看到雾气从林中升起。走前去一看,只见一股洪流直冲而下,在日光映射下,像是悬空的彩练,珠花进发,有如巨龙吐沫;水冲到潭里,激起了沸腾的浪花、晶莹的水泡。大大小小的水珠,随风飘荡,上下浮游,如烟如雾,如雨如尘,湿人衣袖。上有危崖如欲倾坠,下有深潭不可逼视。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同游旅伴虽想交谈几句,也好像失去了声音。

    看了瀑布使人感到有一股雄壮宏伟的气势,奔腾冲激的力量,云蒸霞蔚的氛围,它虽然没有具体说出什么,但它的冲劲的确使人振奋。    

    小溪流唱着愉快的歌流走了,它将冲击着涯岸流向大海:静静的群山,则仍留在原来的地方,目送那盈盈的水波远去。

        流水一去是决不回来了,但有时也会化作一两片羽云瞭望故乡。

    u4f5cu8005u53d9u8ff0u626cu5b50u6c5fu7684u201cu53d1u5c55u7684u5386u7a0bu201du610fu56feu662fu4ec0u4e48uff1f


    u626cu5b50u6c5fu53d1u5c55u5386u7a0bu4e0eu9ec4u679cu6811u7011u5e03u5185u5728u8054u7cfbu662fu4ec0u4e48uff1f


    u8bfeu6587u7b2cu4e94u6bb5u8bf4u7956u56fdu201cu5c3du7ba1u53d7u4e86u8fd9u4e9bu78e8u96beuff0cu5b83u8fd8u662fu9ed8u9ed8u5730u5b58u5728u7740u201duff0cu8fd9u201cu78e8u96beu201du53efu5206u4e3au54eau51e0u7c7buff1fu6587u4e2du8868u73b0u51fau7956u56fdu571fu5730u7684u4e00u79cdu4ec0u4e48u7cbeu795euff1f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唐宋古文运动》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