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好吧,”小王停了一会说:“明天早晨我在学校门口等你。”
    B: “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C: 辛弃疾的词是以多用典故出名的。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D: 师范学校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公共必修倮。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2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
  • 2. 对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
    B: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
    C: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功绩显赫,壮心不已)
    D: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警告韩侂胄不要急于事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2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
  • 3. 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我很喜欢古典文学,孔子,孟子,曹植,李白……等等灿烂却不失厚重的名字在我的心里是神圣的。
    B: 根据《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下片的内容,说说“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句子的深刻含义。
    C: 人和动物不同,人的注意具有随意性质。即——可以通过语言来调节注意。
    D: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2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
  • 4. 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怀念廉颇,感痛今天再也找不到廉颇那样的名将了。
    B: 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C: 作者怀念廉颇,用追述赵国不重用廉颇而加速灭亡的事实来影响南宋统治者。
    D: 作者以廉颇自比,指出朝廷若不重用主战的将领,必将重蹈历史上赵国灭亡的覆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2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
  • 5.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本来我们认为此次征文定能扩大刊物的影响,谁知投稿数量很少,且大多文不划线 , 大家的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

    ②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的积分可以兑换现金,但由于伪基站客服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 , 再加上所谓银行发来的信息,他最终上当受骗。

    ③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游戏,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喜欢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弘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④在我的印象中,李老师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不管遇到什么人什么事,他都付之一笑

    ⑤吉林大学制定实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案,欲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完美地结合起来。

    ⑥每个学习法律的学生都应该牢记“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训导,并矢志不移 , 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一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李清照纪念堂是个四合院似的仿古建筑,红瓦青砖,拱门漏窗,翠竹青青,古朴雅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苦苦地思考着人生,还是又将觅得佳句?我不得而知。

    ①再往里走,便是“漱玉堂”了

    ②她右手托腮,脸面轻俯,双眉微蹙,就像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③我暗暗赞叹:郭老不愧是一代文豪。如果在他的题词中像许多人习惯那样再多个“女”字,那会是何等减色和遗憾

    ④东西厢有人物介绍和她的书画展,正房里迎面有两米多高的李清照雕像立在正中。那雕像通体洁白如雪,裙袂飘然

    ⑤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块长方形的灰青色大理石

    ⑥上面醒目地刻着郭沫若先生遒劲、奔放的手书“一代词人”

    A: ③①④②⑤⑥
    B: ③①⑤⑥②④
    C: ⑤⑥①③②④
    D: ⑤⑥③①④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一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历史证明,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国民意识的复苏过程,更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空前增强的时代。
    B: 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相关。
    C: 国运危急,一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命运也被裹挟至人生的谷底。颠沛流离的生活对她的诗词迸发出坚忍和至诚的光芒。
    D: 据悉,空气污染现已成为美国首要的第一I疾病杀手,它不但会引起心血管疾病,还会影响儿童的心肺功能和认知能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一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 8.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含义。
    u8584u96feu6d53u4e91u6101u6c38u663c
    u4e1cu7bf1u628au9152u9ec4u660fu540e
    u6709u6697u9999u76c8u8896
    u51c4u51c4u60e8u60e8u621au621a
    u6700u96beu5c06u606f
    u6194u60b4u635f
    u72ecu81eau600eu751fu5f97u9ed1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一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 9. “菊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请写一段含有这三种意象的文字。要求: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不少于60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一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苏幕遮·草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 , 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①梅尧臣:二十余岁以门荫入仕,但应试进士不第。②庾郎:指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东官讲读”。③春袍:指初入仕途的低级官员穿的青色章服。

    u4e0bu5217u5bf9u8fd9u9996u8bcdu7684u7406u89e3u548cu8d4fu6790uff0cu4e0du6070u5f53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8fd9u9996u8bcdu8868u8fbeu4e86u8bcdu4ebau54eau4e9bu60c5u611fuff1fu8bf7u7b80u8981u5206u6790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高一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