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故垒西边,人道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同步练习
  • 2.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同步练习
  • 3. 蒹葭采采, 。所谓伊人,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同步练习
  • 4.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u8bd7u4e2du201cu6e05u671du996eu91b4u6cc9uff0cu65e5u5915u6816u5c71u5188u3002u9ad8u9e23u5f7bu4e5du5ddeuff0cu5ef6u9888u671bu516bu8352u201du56dbu53e5u4f53u73b0u4e86u201cu51e4u51f0u201du600eu6837u7684u54c1u6027uff1f

    u8fd9u9996u8bd7u6574u4f53u4e0au8fd0u7528u4e86u4ec0u4e48u8868u73b0u624bu6cd5uff0cu8868u8fbeu4e86u600eu6837u7684u60c5u611fuff1fu8bf7u4f5cu7b80u8981u5206u6790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同步练习
  • 5. 阅读下文,回答(1)--(3)题。

    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优秀道德遗产,是中华名族千百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结晶,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②传统美德中最重视一个“忠”字。传统意义上的“忠”,虽然有忠于君主的糟粕成分,但更多的是对祖国的忠诚。屈原自投汩罗,张骞出使西域,戚继光抗倭,林则徐销烟......这些先贤的事迹之所以为人们世代传颂,就在于这种“忠”实际上促进了国家、民族发展。孙中山先生曾说:“现在说到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为;说忠于国是可不可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生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今天弘扬“忠”,就是提倡每一个人既要热爱我们的文化、族群,又要忠于职守,尽心竭力做好每一件事。这种于国于事的担当意识,是实现名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③传统美德对促进人际和谐有积极作用。传统美德以仁爱为本,《论语》中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①,都体现了这种仁爱美德。“仁者爱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就必然为爱所驱使,为所爱的人奉献,关心他,爱护他。因此,这种美德是调节人际关系、保障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近年来,一些人过分追求个人私利,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紧张,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倡导仁爱,可以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提升奉献意识,使人与人相互为善,彼此之间充满友爱。因此,充分汲取传统道德中的仁爱美德,即是净化社会风气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需要。

        ④就个人而言,传统美德有助于为安身之命提供精神营养。读《陋室铭》可以知道,唐朝诗人刘禹锡,虽身处逆境却不改高洁的情操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就是因为他在仕途失意、不能“兼善天下”时,便以“穷则独善其身”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从而获得了“惟吾德馨”的精神回报和巨大的自我满足感。可见,中华传统美德,会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进而转化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⑤总之,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对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升华。我们只有继承中华传统美德,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才能促进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选自肖群忠的同名文章,有删改)

    注: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及到尊敬其他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及到爱护别人的孩子。

    u8bfbu5b8cu8fd9u7bc7u6587u7ae0uff0cu5bf9u4e8eu4f20u7edfu7f8eu5fb7u7684u65f6u4ee3u4ef7u503cuff0cu4f60u7684u8ba4u8bc6u662fu4ec0u4e48uff1fuff08u4e0du8d85u8fc725u5b57uff09

    u9605u8bfbu7b2cu2461u6bb5uff0cu8bf4u8bf4u4f5cu8005u662fu5982u4f55u9610u8ff0u201cu5fe0u201du7684u65f6u4ee3u4ef7u503cu7684u3002

    u9605u8bfbu7b2cu2462u6bb5uff0cu7ed3u5408u751fu6d3bu5b9eu9645uff0cu8bf4u4e00u8bf4u4f60u600eu6837u7406u89e3u201cu8001u543eu8001uff0cu4ee5u53cau4ebau4e4bu8001u201du7684u73b0u5b9eu610fu4e49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同步练习
  •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咏怀古迹(其三)》中杜甫借咏昭君的事迹,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也表现了他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勇气。
    B: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成熟于盛唐时期,其中,以八句完篇的律诗,要求二、三两联的上下句必须都是对仗句。
    C: 海明威的作品,得力于他多年新闻记者的功底,形成了一种简明、清新、干净的散文文体,人称“电报式风格”。
    D: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向我们揭示了金钱和物欲膨胀带来的人性的异化和种种社会问题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同步练习
  • 7. 下列各句中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俄国作家蒲宁,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安东诺夫卡苹果》的场景描写,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秋天果园的丰收景象,有色泽、有声音、有气味,将我们一下子带入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氛围之中。
    B: 《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剧中,鲁大海代表矿上的罢工工人来找周朴园谈判,痛斥周朴园残害民工、破坏罢工的罪恶行径。周冲上前殴打大海。眼见自己的两个儿子骨肉相残,侍萍大放悲声。
    C: 陶渊明的诗按内容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田园诗是其独创,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诗》等;他的咏怀诗围绕着出仕与归隐的矛盾,表现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如《杂诗》等。
    D: 《清兵卫与葫芦》《山羊兹拉特》《堂吉诃德》《礼拜二午睡时刻》的作者分别是日本的志贺直哉、美国的辛格、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和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同步练习
  • 8. 对《咏怀古迹(其三)》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七律,“谐声律,工对仗”是律诗的特点,此诗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且每联对句都押“un”韵。
    B: 首联“赴”字突出三峡两岸群山山势的雄奇,对句中点出昭君村所在地,诗人用高山大川的雄伟气势烘托王昭君。
    C: 颔联写王昭君一生的悲剧,颈联写出昭君对汉元帝仅凭图画造成她葬身塞外的怨恨,抒发昭君怀念故土、魂归故国的迫切心情。
    D: 诗人借咏昭君村古迹怀念王昭君,痛斥汉元帝的昏庸,表达了对昭君的深切同情,流露出忧伤的情怀。全诗议论精辟,形象鲜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同步练习
  • 9. 下列语句划线处所指的人物依次是(    )

    ①吾人咏怀,独惭康乐

    ②料得清贫馋太守 , 渭滨千亩在胸中。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

    A: 谢惠连      苏辙          高渐离      李白
    B: 谢灵运      文与可        荆轲        曹植
    C: 庄子        苏轼          荆轲        石崇
    D: 谢灵运      欧阳修        高渐离      嵇康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同步练习
  • 10. ,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