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有关课内散文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庖丁解牛》一文中两处运用对比,一是用对比写庖丁解牛经历的三个阶段的技术的提高过程,阶段明显,比较鲜明;二是用对比写庖丁与良庖、族庖用刀的情况,技术对比,高下分明。
    B: 《项羽之死》一文中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他的性格,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所拥有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C: 根据文意,《阿房宫赋》一文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句中四处“后人”, 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指当时的人(如杜牧),④是指秦人。
    D: 《六国论》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是全文的中心观点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放弃斗争,屈从、贿赂暴秦,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六国论》同步练习
  • 2.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六国论》同步练习
  • 3. 下列各项中对“或”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有的人,有人)
    B: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或许)
    C: 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D: 或王命急宣,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有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六国论》同步练习
  • 4.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六国论》同步练习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刘姥姥初进荣国府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说着,都迎出去了。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

    只见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看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 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周瑞家的向凤姐回话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

    刘姥姥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舔舌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到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仍从后门去了。 

    (选自《红楼梦》第六回 有删节

    u5c0fu8bf4u7b2cu4e00u6bb5u5199u5218u59e5u59e5u521au5230u8d3eu5e9cu5c31u89c1u5230u4e00u4e2au201cu5323u5b50u201du7684u7ec6u8282uff0cu8fd9u6837u5199u6709u4ec0u4e48u4f5cu7528uff1fu8bf7u7b80u8981u5206u6790u3002

    u5c0fu8bf4u4e2du5218u59e5u59e5u662fu4e00u4e2au4ec0u4e48u6837u7684u5f62u8c61uff1fu8bf7u7b80u8981u5206u6790u3002

    u51e4u59d0u63a5u5f85u5218u59e5u59e5u8fd9u95e8u7a77u4eb2u621au65f6u7684u795eu6001u3001u52a8u4f5cu548cu8bedu8a00uff0cu6709u4ebau8ba4u4e3au50b2u6162u65e0u793cuff0cu4e5fu6709u4ebau8ba4u4e3au6bd4u8f83u5f97u4f53u3002u4f60u7684u770bu6cd5u5462uff1fu8bf7u7ed3u5408u5168u6587uff0cu8c08u8c08u4f60u7684u89c2u70b9u548cu7406u7531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六国论》同步练习
  • 6. 选出全部是唐宋八大家中宋代作家作品的一项(     )

    ①《六国论》②《过秦论》③《小石潭记》④《岳阳楼记》⑤《捕蛇者说》⑥《游褒禅山记》⑦《赤壁之战》⑧《师说》⑨《卖油翁》⑩《石钟山记》

    A: ①③⑨⑩
    B: ③⑤⑥⑦⑧
    C: ①④⑤⑨
    D: ②④⑥⑦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六国论》同步练习
  • 7. “何”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C: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D: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六国论》同步练习
  • 8. 下面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相同的一项是(    )

    A: 齐人勿附于秦
    B: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 吾祖死于是
    D: 师不必贤于弟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六国论》同步练习
  • 9. 下列句中加线词与例句中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则获邑,则得城

    A: 秦王恐其璧,乃辞谢。
    B: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C: 成以其小,之。
    D: 英雄业。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六国论》同步练习
  • 10. 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①至于颠覆 , 理固宜然 ②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⑤可谓智力孤危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⑦思厥先祖父              ⑧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A: ③④⑥
    B: ①⑤⑦
    C: ②③⑤
    D: ①③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六国论》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