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小说对古代政治、文化、信仰、民生等各个方面,展开了详实、生动、全方位的描写,其中既有依据史书敷衍的历史作品,更有与史传等不同的对庶民生活的关照。历史的宏大叙事,往往忽略庶民的日常生活,一些野史杂传中也许有这方面的内容,但往往也是零散的、片段的。想要复原中国古代生活的完整面相,古代小说是最直接、也最重要的资料。因此,古代小说可以说是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不可替代的形象载体。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的连续性,国民性的继承性,古代小说对古代社会与人性的描写,有一些内容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古代小说中的崇高与卑污、迷茫与清醒等等,同样可以是今人反思自我的镜子。
古代小说既受思想学术的影响,又是后者的活化。小说家、特别是文人小说家有时会更积极主动地对主流思想与经典文化作形象化的阐释,因而可以成为主流思想与经典文化研究的旁证。清代刘献廷在《广阳杂记》卷二中说世人“未有不看小说听说书者,此性天中之《书》与《春秋》也”。从“性天”的本原上和智慧的根本上,将小说与经典文化联系起来,是一种极为独到的见解。
不过,小说当中人生智慧的体现最主要的还不是主流思想与经典文化的图解,而是通过人生体验的发现与提炼,对人生哲理的艺术再现。《红楼梦》这样的作品能够跻身经典文学之列,其中重要的原因,一是它以感性的方式演绎与诠释了高深玄妙的中国文化,二是它以精微的思理,提炼出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感受与智慧。这两点其实也可以推及中国整个古代小说。
古代小说是一种艺术审美的结晶,还是一种汉语修养提高的捷径。《世说新语》字字珠玑,《聊斋志异》语语精彩。就是通俗小说中的一些浅近文言,也往往体现出文言作为一种文学语言的魅力,在雅俗之间寻找到一种极好的平衡。时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语言更倾向于简要的表达,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种粗鄙化、模式化、符号化的现象,古代小说应该可以作为一种我们丰富语言表达能力的营养源。
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的资源,被不断地开发利用。《西游记》《红楼梦》可能是被改编为影视剧最多的古代小说之一,而《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又是各种游戏软件开发的灵感来源与素材依据。这些都说明古代小说、特别是其中的经典之作,是一种文化上的富矿,对后世的文化生活产生着持续性的广泛影响。我们应对古代小说有更多的钻研,
才能更积极有效地利用其再生价值,同时避免对原著糟践式的、不负责任的开发。
(摘编自刘勇强《阅读古代小说的91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