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  遥

        临近中午的时候,田福军才走到这个叫土崖凹的小村子。这村子只有十来户人家,是个生产队,属几架山外的一个大队管辖。全村没一个党员,也没一个团员;生产队长轮着当,一年换一个,每个男劳力几乎都当过了。

        田福军被现在队长引到家里吃午饭。队长的一孔土窑像个山水洞一般黑暗,大白天进去竟然看不清家里有几个人。他坐在烂席片炕上向生产队长询问村里的情况。队长的老婆在锅灶上做饭。不久他才发现,这家人六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大点,都挤在门圪崂里惊恐地看他。孩子们几乎不穿什么衣服,也分不清男女,一律剃着光头——大概是怕生虱子。午饭端上来后,田福军拿起一个玉米面馍。他刚准备吃,发现这黄馍上沾些黑东西。他一下从炕上站起来,走到后炕头上揭开锅盖。他看见,锅里只有两个玉米面馍,其它都是糠团子。他的喉咙顿时被堵塞了。

        田福军把自己碗里的玉米面馍放进锅里,用手去拿糠团子。他手刚一抓,这团子就被他捏成了一把碎渣子。他顺手拿起锅台上的铁铲子,把这堆渣子铲在自己碗里,然后浇了两勺熬锅水,回到炕上埋下头吃起来。队长一家人吓得连一句话也不敢说。两个大人和六个孩子都眼睁睁地看着他吞咽那碗糠水饭。

        他还没有把饭碗放下,门里突然闯进来一个老汉。田福军还没有反应过来,这老汉就双膝跪在队长的脚地上,一边向炕上的他磕头,一边嘴里连哭带喊:“青天大老爷!快救救我一家人的性命……”

        田福军慌得一把掼下碗,跳下炕来扶起老汉,问他:“什么事?什么事?”

        老汉连哭带说:“我一家三口人四天都没吃一颗五谷了!快饿死了……”

        “一颗粮也没了?”田福军问。

        “就是的……”

        “口粮哩?”

        “扣了!”

        “为什么扣了?”

        这时,队长开口说:“他家的小子出门盲流了,公社和大队命令要扣口粮。我们也不敢给……”

        “我娃也是饿得不行了,才出门的……”老汉哭着说。“走,我到你们家去看看!”

        田福军立刻扶着老汉出了队长家的门;队长本人也紧撵在后面来了。

        田福军进了这老汉家,看见炕上睡着一个老婆婆,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他弯下腰问话,这老婆婆连眼皮都抬不起来,更没力气给他回答。在窑墙根下,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合住眼靠墙坐着,脸上已经成了青黄色。她见来了生人,勉强用手托着墙站起来,绝望地望着他。

        田福军目睹这惨状,泪水汹涌般从眼睛里淌出来了。他哽咽着,狠狠揪着队长的肩膀,说:“快去盘粮食!”队长愚蠢地嗫嚅说:“公社和大队领导不放给他们分粮,我……”

        “混蛋!”有教养的田福军忍不住破口大骂。他一把扯住长的衣服,拉着他即刻就去盘粮食。

        当田福军和队长一人扛一口袋粮食回来时,这一家三口人都爬着跪在门口,哭成了一堆……三天以后,遵照田福军的指示,后子头公社把二十几个大队书记都召集在了公社来开会。

        会议一开始,田福军劈头就问:“你们哪个队有断了粮的家户?有多少户?缺多少粮?”

        他的问话刚完,许多支部书记都哭开了。他们纷纷叙说各自队里的不幸状况。看来除过个别村,大部分村子都有许多缺粮户;有的只能维持一两个月,有的当下就揭不开锅了。

        问题相当严重。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后子头公社今年可能要饿死不少人。不是说这些队没一颗粮食。所有的大队都有“战备粮”。但这些粮食是准备未来打仗吃的;上面规定,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动用——动用这粮食就等于犯法!

        此刻,田福军无法顾及个人的后果——他不能看着把人饿死。他当即决定,立即打开各队的粮库,尽快把粮食分发给缺粮户。战备粮空缺下的数目,以后逐渐再补上——这样就可以看作是借粮,而不是分粮。反正不管怎样,他已经严重违犯了禁令。他想,为此就是把他押到法庭上,他也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田福军原来还准备在后子头公社呆几天,想再到公路沿线跑几个大队。但县革委会的吉普车突然到这里来接他。因为中央一位老首长来黄原视察工作,这位老首长又是原西县人,过几天就要回县上来,地区要求原西县全力做好接待工作。冯世宽接到通知后,立即派车接所有在外面的常委们回城,商量如何接这位老首长。

        田福军虽然坐在了飞驰的吉普车里,但他的思想还在后子头公社。通过这次匆匆的调查,使他认识到“四人帮”虽然打倒了,但农村贫困的局面依然故旧。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他想:战备粮里拿出来的那点吃完了怎么办?还不是要继续饿肚子?

        回到县里的当天晚上,福军在自己家里吃完饭,心情依然不好。他也不愿意和家里人说话,就一个人来到自己的办公室。

        他坐在办公室的圈椅里,久久地盯着窗户纸发愣。一张张面黄饥瘦的脸又浮现在他的眼前。他痛苦地埋下头,用手指头神经质地梳理着自己的头发;不一会,他看见白发黑发在桌面上落了一层。

    【注释】①盲流:为逃荒、避难或谋生,从农村常住地迁徙到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常住居所的人们,称为盲流入人口,简称“盲流”。

    u4e0bu5217u5bf9u5c0fu8bf4u76f8u5173u5185u5bb9u548cu827au672fu7279u8272u7684u5206u6790u9274u8d4f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6587u4e2du53d9u8ff0u4e86u8001u6c49u4e00u5bb6u7684u751fu6d3bu72b6u51b5uff0cu8bf7u7ed3u5408u9009u6bb5u5185u5bb9u5206u6790u8fd9u4e00u60c5u8282u5728u6587u4e2du7684u4f5cu7528u3002
    u8bf7u7ed3u5408u6587u7ae0u5185u5bb9uff0cu5206u6790u7530u798fu519bu7684u5e72u90e8u5f62u8c61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 2.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①有人说,一本好小说,既要有意义,又要有意思。请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部名著,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自圆其说。

        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全国人民居家隔离,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有力保障的是辛勤工作的快递小哥。各小区门口的快递收取点,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请描写快递小哥工作时的场景。要求:有细节,真实生动。

    ③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我国举行了全国性哀悼活动,4月4日10时,全国人民默哀三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请以“这静默的三分钟”为开头,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内心的感受。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有感染力。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20年高三语文4月月考试卷B
  • 3.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①家庭生活中一定有引发你关注的细节。请以一次家庭聊天作为背景,刻画聊天场景以及你的心理状态。150字左右。

    ②在疫情中奔赴一线有所作为的人,人们称之为“逆行者”。请写一段抒情文字,向这些“逆行者”致意。150 字左右。

    ③请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及《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就其中某个片段写一段推荐阅读的文字。150 字左右。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语文4月统一测试(一模)试卷
  • 4.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150字左右。

    ①文学作品经常将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来凸显出人物性格。请在《呐喊》《边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分析作品如何借助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要求:情节典型,符合原著。

    ②家庭生活中一定有引发你关注的细节。请以一次家庭聊天作为背景,刻画聊天场景以及你的心理状态。

    ③请以“你”为题,写一首现代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4月统一练习试卷
  • 5.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200字

    ①有人说:“大师的笔触,处处惊人。”请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任选一处从情节设置或细节刻画的角度,阐释其“惊人之处”。

    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

     ②京郊某公园草坪上竖有一块标语牌:“践踏花草太不仁,乱挖野菜实无德”,这则标语有欠妥之处。请在该公园的网站上留言,就这则标语提出修改建议。

     ③临近毕业,学校准备为高三同学制作高中生活纪念册。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自己在高中校园生活中感觉最幸福的一个片段。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八中2020届高三语文5月诊断性检测试卷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  遥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县城的大街小巷比平时少了许多嘈杂。街巷背阴的地方,冬天残留的积雪和冰溜子正在雨点的敲击下蚀化,石板街上到处都漫流着肮脏的污水。风依然是寒冷的。空荡荡的街道上,有时会偶尔走过来一个乡下人。

    只有在半山腰县立高中的大院坝里,此刻却自有一番热闹景象。午饭铃声刚刚响过,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窑洞里,就跑出来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拥而去。偌大一个院子,霎时就被这纷乱的人群踩踏成了一片烂泥滩。

    在校园内的南墙根下,已经按班级排起了十几路纵队。各班的值日生正在忙碌地给众人分饭莱。莱分

    甲、乙、丙三等。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每份三毛钱;乙菜其他内容和甲莱一样,只是没有肉,每份一毛五分钱。丙菜可就差远了,清水煮白萝卜——似乎只是为了掩饰这过分的清淡,才在里面象征性地漂了几点辣子油花。不过,这菜价钱倒也便宜,每份五分钱。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高粱面馍;白、黄、黑,颜色就表明了一种差别;学生们戏称欧洲、亚洲、非洲。

    从排队的这一片黑压压的人群看来,他们大部分都来自农村,脸上和身上或多或少都留有体力劳动的痕迹。贫困山区的农民尽管眼下大都少吃缺穿,但孩子既然到大地方去念书,家长们就是咬着牙关省吃节用,也要给他们做几件见人衣裳。当然,这队伍里看来也有个把光景好的农家子弟,那穿戴已经和城里干部们的子弟没什么差别,而且胳膊腕上往往还撑一块明晃晃的手表。有些这样的“洋人”就站在大众之间,如同鹤立鸡群,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他们排在非凡的甲菜盆后面,虽然人数寥寥无几,但却特别惹眼。

    在整个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一个县的县立高中,就算是本县的最高学府吧,也无论如何不可能给学生们盖一座餐厅。天好天坏,大家都是露天就餐。好在这些青年都来自山乡圪地里吃过饭呢? 今天可不行。所有打了饭菜的人,都用草帽或胳膊肘护着碗,趔趔趄趄穿过烂泥塘般的院坝,跑回自己的宿舍去了。不大一会儿工夫,饭场上就稀稀落落的没有几个人了。

    现在,只有高一(1)班的值日生一个人留在空无人迹的饭场上。这是一位矮矮胖胖的女生,她面前的三个菜盆里已经没有了菜,馍筐里也只剩了四个焦黑的高粱面馍。她在等待最后一个姗姗来迟者。

    就在这时候,在空旷的院坝的北头,走过来一个瘦高个的青年人。他胳膊窝里夹着一只碗,缩着脖子在泥地里蹒跚而行。小伙子脸色黄瘦,而且两颊有点塌陷,显得鼻子像希腊人一样又高又直。他撩开两条瘦长的腿,扑踏扑踏地踩着泥水走着。他那身衣服尽管式样裁剪得勉强还算是学生装,但分明是自家织出的那种老土粗布,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脚上的一双旧黄胶鞋已经没有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一只鞋帮上甚至还缀补着一块蓝布补丁。裤子显然是前两年缝的,人长布缩,现在已经短窄得吊在了半腿把上。

    他独个儿来到馍筐前,先怔了一下,然后便弯腰拾了两个高粱面馍。

    他直起身子来,眼睛不由地朝三只空荡荡的菜盆里瞥了一眼。他瞧见乙菜盆的底子上还有一点残汤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蒙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

    他站起来,用手抹了一把脸,端着半碗剩菜汤,来到西南拐角处的开水房前,给菜汤里掺了一些开水,然后把高粱面馍掰碎泡进去,就蹲在房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他突然停止了咀嚼,然后看着一位女生来到馍筐前,把剩下的那两个黑面馍拿走了。是的,她也来了。他望着她离去的、穿破衣裳的背影。

    自从开学以来,每次吃饭的时候,班上总是他两个最后来。这并不是约定的,他们实际上还并不熟悉,甚至连一句话也没说过。

    他蹲在房檐下,一边往嘴里扒拉饭,一边在心里猜测:她之所以也常常最后来取饭,原因大概和他一样。但他对她的一切毫无所知。因为班上一天点一次名,他现在只知道她的名字叫郝红梅。她大概也只知道他的名字叫孙少平吧?

    (有删改)

    u4e0bu5217u5bf9u672cu6587u76f8u5173u5185u5bb9u548cu827au672fu7279u8272u7684u5206u6790u9274u8d4fuff0cu4e0du6b63u786eu7684u4e00u9879u662fuff08    uff09
    u5c0fu8bf4u5f00u5934u7684u73afu5883u63cfu5199u6709u4ec0u4e48u4f5cu7528?u8bf7u7b80u8981u5206u6790u3002
    u4f5cu4e3au4e00u90e8u5728u4e2du56fdu5f53u4ee3u5177u6709u53f2u8bd7u7279u5f81u7684u957fu7bc7u5c0fu8bf4uff0cu300au5e73u51e1u7684u4e16u754cu300bu662fu5982u4f55u505au5230u827au672fu4e0au7684u771fu5b9eu7684? u8bf7u7ed3u5408u8282u9009u6587u672cu5c55u5f00u5206u6790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冲刺模拟考试(二)试卷
  • 7. 文学作品往往可以带给读者深深的思考与认知。请从《红岩》《边城》《呐喊》《平凡的世界》中任选-部,就其中一个人物为理想奋斗的过程,谈谈你对理想的思考或认识。要求:结合作品内容,150字左右。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精华学校2020年高考三模(考前测试)试卷
  • 8.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剧作本身的角度分点概括《平凡的世界》受到好评的原因。(不超过40字)

           相比以“狗血”话题为宣传噱头,并以收视率为商业目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塑造了以孙家两兄弟为中心的众多鲜活形象,讲述了人物间朴实真诚的情感经历和他们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以其独一无二的厚重历史感,将城乡的发展历史真实地体现出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此外,该剧采用直接的叙事风格讲述了当代农村的生活百态,给观众带来了全新体验;用沉稳的故事节奏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能够平心静气调慢节奏的净土,在浮躁喧嚣的电视圈中给观众注入一剂强有力的镇定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汉中市部分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 9.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常常凸显人物性格特征。请你从《呐喊》《边城》《平凡的世界》《红岩》《老人与海》中任意选取一个场景,展开想象,进行细节描写,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风貌。

    要求:描述生动形象,符合原著内容。不少于150字。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平谷区2020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10.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中华民族有着英雄书写的悠久历史。远古时代,“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坚忍不拔和一心为民的品质与情怀;在现当代,英雄主义的书写被赋予极强的“唤醒”功能。请从《平凡的世界》《红岩》《呐喊》《边城》中选择一个英雄人物,谈谈他(她)的“唤醒”功能。要求:符合原著,表达清晰。

    ②垃圾分类是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生活环境,节约使用资源。继上海之后,北京将于2020年5月1日大力推行垃圾分类。为助力此项措施的推行,请提出你的合理性建议。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③“逆行者”是指那些灾难来临之际逆着逃生的方向朝着灾难点儿进发的人们。不管是在扑灭四川凉山森林火灾时不幸殉职的多名消防战士,还是在疫情蔓延时临危受命的84岁的钟南山、73岁的李兰娟和那些不惧生死的白衣天使,他们都是和平年代的“最美逆行者”。请你为他们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诗歌。要求:感情真挚,语言流畅。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2020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