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师出了题目──《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我拿起笔,面对一张白纸,周围一下静寂无声。
    B: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C: 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D: 我们从迪坎尔方向进入罗布泊,走的是被斯文·赫定称为“凶险的鲁克沁小道”的那条道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10课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同步练习
  •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国家财政部再度重申,各级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他们的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B: 有些国家用传统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能源问题,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增加能源需求品头论足,鼓噪“能源威胁论”。
    C: 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 通过学习《我的五样》,使我们对自己生命的存在价值有了深刻的认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10课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同步练习
  • 3. 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10课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同步练习
  • 4. 有诗云:“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这首诗相似的诗句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
  • 5. 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完成文后的问题。

    (法新社华盛顿12月31日电)美国人口普查局星期三宣布,2004年1月1日,美国总人口将达到2.92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

    美国人口普查局说:“在1月初,美国每8秒钟将有一人出生,每13秒钟有一人死亡。同时,国际移民活动将使美国每25秒钟增加一人。其综合结果是,大约每12秒钟内美国的总人口将增加一人。”

    u8fd9u5219u6d88u606fu7684u5bfcu8bedu662fu4ec0u4e48uff1f

    u7ed9u8fd9u5219u6d88u606fu62dfu4e00u4e2au6807u9898uff0cu8981u6c42u4e0du8d85u8fc715u5b57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
  • 6. 《观沧海》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博大无比的诗句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
  •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练习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总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25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制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里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在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制即将结束。”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周树春 胥晓婷 杨国强 徐兴堂)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相关链接:

    ①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 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时的情景,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②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u8bf7u4e3eu4f8bu8bf4u660eu6587u4e2du73b0u5b9eu573au666fu548cu80ccu666fu6750u6599u4e24u65b9u9762u662fu5982u4f55u6709u673au5730u878du5408u5728u4e00u8d77u7684u3002

    u6587u7ae0u7ed3u8bedu201cu5927u82f1u5e1du56fdu4eceu6d77u4e0au6765uff0cu53c8u4eceu6d77u4e0au53bbu201du6709u4ec0u4e48u6df1u523bu542bu4e49uff0cu8bf7u4eceu624bu6cd5u548cu60c5u611fu89d2u5ea6u52a0u4ee5u5206u6790u3002 

    u8fd9u7bc7u65b0u95fbu83b7u7b2cu516bu5c4au201cu4e2du56fdu65b0u95fbu5956u201du4e00u7b49u5956uff0cu4f60u8ba4u4e3au5b83u80dcu5728u4ec0u4e48u5730u65b9uff1fu8bf7u4eceu6807u9898u3001u9009u6750u3001u7ec6u8282u4e2du4efbu9009u4e24u4e2au89d2u5ea6u8c08u8c08u4f60u7684u770bu6cd5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
  • 8.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
  • 9. 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
  • 10.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