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相关题目。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其父卒二十岁,秦灭韩。韩破,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 , 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道还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

    沛公引兵击秦军,大破之。再战,秦兵竞败,遂至咸阳。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縞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沛公乃还军霸上。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曰:“鲰生教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今为之奈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羽,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也。及见项羽后解。

    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

    天下始定,刘敬说高宗曰:“都关中。”上疑之。留侯曰:“夫关中左崤函 , 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于是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

    汉十二年,高帝 , 后八年留侯卒,谥为文成侯。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2. 下列对文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因此弟子不需要不如老师,老师不需要超过弟子,懂得的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艺各有各的专门学习或研究,如此罢了。

    B: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文:虽然又晒干了,也不再变直了,这是用火烤使它弯曲成这样的。

    C: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文:战船首尾相连绵延千里,旌旗遮蔽天空,曹操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枭雄,但现在在哪儿呢?

    D: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译文: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都是云雾弥漫,稍微能看到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掷具一样的立着的东西,那是山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长治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高祖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 , 户口多少,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 , 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太史公曰: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而何之勋烂焉。

    【注释】①无害:无比,无人能胜。②厄塞:险关要塞。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长治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4. 下列各项中对句中加点词语活用现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食埃土   ②学而大遗   ③而学于师   ④顺流而

    幽壑之潜蛟   ⑥鱼虾而友麋鹿   ⑦烛天南

    A: ①④相同
    B: ②⑦相同
    C: ③⑤不同
    D: ⑤⑥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长治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徐渭以[注]文长,为山阴诸生 , 声名籍甚。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了无忌惮。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巢,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文。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器羁人之塞寒起。匠心独出,气沉而法严。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去!

    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馀态”者也。间以其馀,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头骨皆折。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馀。

    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余所见者,《徐文长集》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节选自明代钟惺增定刻本《袁中郎全集》)

    【注释】徐渭(1521-1593),字文长,一字天池,晚年又号青藤,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奇才多识,客胡宗宪幕,胡败,惧祸而狂。以诗、书、画为事,皆卓有成就。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 ,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 , 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县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赤峰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白,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 , 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赦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凌源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守陈,字维新,鄞人。祖范,有学行,尝诲守陈以精思实践之学。举景泰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成化初,充经筵讲官,进侍讲。《英宗实录》成,迁洗马。寻进侍讲学士,同修《宋元通鉴纲目》。母忧服阕,起故官。孝宗出阁,为东宫讲官。时编《文华大训》,事涉宦官者皆不录。守陈以为非,备列其善恶得失。书成,进少詹事。

    孝宗嗣位宫僚悉迁秩执政拟守陈南京吏部右侍郎帝举笔去南京字左右言刘宣见为右侍郎帝乃改宣左而以守陈代之修《宪宗实录》,充副总裁。弘治改元正月,上疏曰:

    今视朝,所接见者,大臣之丰采而已。君子、小人之情状,小臣、远臣之才行,何由识?退朝所披阅者,百官之章奏而已。诸司之典则,群吏之情弊,何由见?宫中所听信者,内臣之语言而已。百官之正议,万姓之繁言,何由闻?恐陛下资于外者未博也。

    愿遵祖宗旧制,开大小经筵,日再御朝。大经筵及早朝,但如旧仪。若小经筵,必择端方博雅之臣,更番进讲。凡所未明,辄赐清问。凡圣贤经旨,帝王大道,以及人臣贤否,政事得失,民情休戚,必讲之明而无疑,乃可行之笃而无弊。

    若如经筵、常朝只循故事,凡百章奏皆付内臣调旨批答,臣恐积弊未革,后患滋深。且今积弊不可胜数。官鲜廉耻之风,士多浮竞之习。教化凌夷,刑禁驰懈。俗侈而财滋乏,民困而盗日繁。列卫之城池不修,诸郡之仓库鲜积。甲兵朽钝,行伍空虚。将骄惰而不知兵,士疲弱而不习战。一或有警,何以御之?此臣所以朝夕忧思,至或废寝忘食者也。

    帝深嘉纳。后果复午朝,召大臣面议政事,皆自守陈发之。寻以史事繁,乞解部务。章三上,乃以本官兼詹事府,专事史馆。二年卒。谥文懿,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杨守陈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石首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尔。”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臣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 , 卒。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卷,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及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

    (节选自《唐才子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0. 下列对《论语》中语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可以从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的角度去理解,君子应该善于抵制物欲,重视精神生活。
    B: “礼之用,和为贵”,强调了和谐的社会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指出要想实现“和”,就必须要使用“礼”。
    C: “巧言令色,鲜矣仁”,意为花言巧语、面貌伪善的人,他们的仁德是很少的;要反对那些表面和善而缺乏仁德的人。
    D: “不患人之不己知”和“人不知而不愠”分别告诉我们,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不要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生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学业水平调研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