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写词人面对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不禁感慨发问的名句是“?”

    ②在《荆轲刺秦王》中写众人和荆轲在易水诀别时所唱的名句是“。”

    ③当我们斤斤计较于细枝末节之时,其实完全应该取仔细理解一下《鸿门宴》中樊哙的那句精彩之论“ 。”

    ④因人之力而弊之,不仁;,不知;,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2016-2017学年安徽六安一中高一上段测一语文试卷
  • 2. 名篇名句默写

    ①《沁园春·长沙》中描绘了湘江满江秋水碧绿澄澈,船只争相行驶的景色的诗句是:“。”

    ②《钱塘湖春行》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

    ③《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鸟欢鱼跃描绘睛明之景的诗句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2016-2017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卷
  •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沁园春•长沙》中作者书写曾和同学同游橘子洲并回忆以前不平凡的岁月的诗句是:

    ②《雨巷》中表现丁香姑娘走到了墙边,走完了雨巷的诗句是

    ③《荆轲刺秦王》中,在易水送别处,荆轲身赴秦国之前,唱出的悲壮歌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2016-2017学年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 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沁园春 长沙》

    ②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③土地平旷 ,。《桃花源记》

    ④恢弘志士之气,,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⑤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2016-2017学年宁夏育才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②《荆轲刺秦王》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的两句是“”。

    ③《沁园春长沙》词人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2016-2017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沁园春·长沙》中,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毛泽东发问:“?”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对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的深沉思考。

    ②《荆轲刺泰王》的“易水送别”一幕,通过描写众宾客听到荆轲高歌、为羽声后的反应“”,营造了同仇敌忾的气势。

    ③苏轼评价王维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④《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2016-2017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一上期中考语文卷
  • 7.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

    ②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 。”

    ③《观刈麦》中直接描写农民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2016-2017学年黑龙江鹤岗一中高一上期中考语文卷
  • 8. 默写

    ①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由眼前实景转入到对过去学生时代的回忆的开头两句是

    ②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写了康河的金柳、青荇之后,紧接的一节开头两行诗的描写是:

    ③《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一幕中以“荆轲”开头,让“士皆垂泪涕泣”的两句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2016-2017学年湖北武汉二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 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沁园春·长沙》中“”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②《记念刘和珍君》第四节中“。”表明了军人凶残,文人嚣张,这种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让鲁迅先生悲愤地喊出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③在《荆轲刺秦王》中“”描写了前来为荆轲送行的人听到高渐离和荆轲慷慨悲歌后的反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岳阳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沁园春·长沙》)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③是故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说》)

    ,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⑤桂棹兮兰桨,。渺渺兮予怀,。(苏轼《赤壁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桐乡市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考普通班语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