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测得摆线长为l0 , 摆球的直径为d,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做n次全振动的时间.

    该单摆的摆长为l=.记录全振动次数时从位置开始计时.(填“平衡”或“最大位移”)
    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2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其斜率为k,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用k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 40
  • 2. 柑橘所学知识完成实验: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12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选填“甲”或“乙”)

    实验时,若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如图丙所示.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变化图线如图丁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若保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2倍的另一个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若已正确测出悬线长L和摆球直径d,及图丁中读取的周期,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g=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 40
  • 3. 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A: 测摆长时记录的是摆线的长度
    B: 开始计时时,秒表过早按下
    C: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D: 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为30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40
  • 4.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出的g值比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际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
    A: 小球的质量偏大
    B: 单摆的振幅偏小
    C: 用摆线的长度当作摆长,未加小球的半径
    D: 将单摆实际振动次数误记为n+1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40
  • 5.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g值偏小,可能是由于(   )
    A: 计算摆长时,只考虑悬线长,未加小球半径
    B: 计算摆长时,将悬线长加上小球直径
    C: 测量周期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成n+1次全振动
    D: 单摆振动时,振幅较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40
  • 6. 如图(甲)所示是用沙摆演示振动图象的实验装置,沙摆的运动可看作简谐运动,实验时在木板上留下图示的痕迹.图(乙)是两个沙摆在各自板上形成的曲线,若板N1和板N2拉动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 , 的关系为2v2=v1 , 则板N1和板N2上曲线所代表的振动周期T1和T2的关系为(   )

    A: T2=T1  
    B: T2=2T1  
    C: T2=4T1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40
  • 7.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使周期的测量尽可能准确,开始计时的位置应在单摆摆动到(选填“最高点”或“最低点”).如果测量出摆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则计算单摆周期的表达式T= ,这是应用了(选填“比较法”、“放大法”、“替代法”、“转换法”)来减少测量的误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40
  • 8.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采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该组同学先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然后用秒表测出单摆从小球某次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测得之后漏斗第n次经过最低点共用时t秒;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用所测物理量表示)

    ②在测量摆长后,测量周期时,摆球振动过程中悬点O处摆线的固定出现松动,摆长略微变长,这将会导致所测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40
  • 9. 某同学想在家里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但没有合适的摆球,他只好找到一块大小为3cm左右,外形不规则的大理石块代替小球.实验步骤是:

    A.石块用细尼龙线系好,结点为M,将尼龙线的上端固定于O点

    B.用刻度尺测量OM间尼龙线的长度L作为摆长

    C.将石块拉开一个大约α=30°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

    D.从摆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测出3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由T= 得出周期

    E.改变OM间尼龙线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记下相应的L和T

    F.求出多次实验中测得L和T的平均值作计算时使用的数据,代入公式g= 求出重力加速度g.

    ①你认为该同学在以上实验步骤中有重大错误的是哪些步骤

    ②该同学用OM的长作为摆长,这样做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③你认为用何种方法可以解决摆长无法准确测量的困难而能准确的测量重力加速度(至少填出两种方法)Ⅰ;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40
  • 10.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若单摆是一个秒摆.将此摆移到月球上.(g= g).其周期是
    实验中游标尺(50分度)和秒表的读数如图.分别是 mm. s.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