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下列所给器材中的哪些?将所选用的器材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A)长1m左右的细绳;(B)长30m左右的细绳;

    (C)直径2cm的铅球;(D)直径2cm的铁球;

    (E)秒表;(F)时钟;

    (G)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直尺;(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

    所选择的器材是

    实验时摆线偏离竖直线的要求是
    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T,作出T2~L图线,如图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两点A、B的坐标(x1 , y1)、(x2 , y2),可求得g=.若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它测量、计算均无误,也不考虑实验误差,则用上述方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值相比是的(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40
  • 2.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单摆摆角小于10°时,完成n次全振动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为l,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摆球直径为d.

    ①测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②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A.实验室的海拔太高       B.摆球太重

    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n+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

    D.用摆线长与摆球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③用的摆球密度不均匀,无法确定重心位置.他第一次量得悬线长为l1(不计半径),测得周期为T1;第二次量得悬线长为l2 , 测得周期为T2 . 根据上述数据,g表达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40
  • 3.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
    A: 摆线上端牢固系于悬点,振动中不能出现松动
    B: 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 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 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40
  • 4. 一组同学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正确的方法操作,测定了六组摆长L和周期T的对应值,为求出重力加速度g,四位同学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先分别用六组L,T的对应值,用公式求出六个对应的g值,再求出这六个g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40
  • 5.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步骤如下:

    A.取一段1 m左右的细线,一端穿过小钢球上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线结.

    B.将细线另一端绕在铁架台上固定的横铁杆上,让摆球自由下垂

    C.用刻度尺测量悬点到小球顶点间细线的长度L,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球的直径d

    D.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不超5°),由静止释放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出全振动50次的时间t

    ①上述几个步骤中,有两项错误,请你指出错误选项并改正:

    ②正确操作后,测得数据:摆线长L,钢球直径d和50次全振动时间t,利用公式g=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 40
  • 6. 甲乙两个学习小组分别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甲组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为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除秒表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应该选用;(用器材前的字母表示)

    a.长度接近1m的细绳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绳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e.最小刻度为1cm的米尺   f.最小刻度为1mm的米尺

    ②该组同学先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然后用秒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用所测物理量表示)

    ③在测量摆长后,测量周期时,摆球振动过程中悬点O处摆线的固定出现松动,摆长略微变长,这将会导致所测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乙组同学在图甲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速度传感器,如图乙所示.将摆球拉开一小角度使其做简谐运动,速度传感器记录了摆球振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的v﹣t图线.

    ①由图丙可知,该单摆的周期T=s;

    ②更换摆线长度后,多次测量,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2﹣L(周期平方﹣摆长)图线,并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L+0.035.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m/s2 . (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 40
  • 7. 某同学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
    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此同学用游标卡尺测一小球直径如图甲,已知游标尺为20等份,则读数应为

    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图象如图乙,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 40
  • 8. 实验小组的同学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可供选用:长约lm的细线,直径约2cm的均匀铁球,秒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米尺.他们将符合实验要求的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其上端固定,下端自由下垂.用刻度尺测量悬点到之间的距离记为单摆的摆长L.在小球平稳摆动后,他们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则单摆的周期T=.如果实验得到的结果是g=10.29m/s2 , 比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大,分析可能是哪些不当的实际操作造成这种结果,并写出其中一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 40
  • 9. 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下列所给器材中的哪些?将所选用的器材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A)长1m左右的细绳

    (B)长30m左右的细绳;

    (C)直径2cm的铅球;

    (D)直径2cm的铁球;

    (E)秒表;(F)时钟;

    (G)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直尺;

    (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

    所选择的器材是

    实验中测量得小球的直径的示数如图1所示,图中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则小球的直径d为mm.用秒表记下了单摆振动50次的时间如图2所示,由图可读出时间为s.

    某同学某次实验测得重力加速度的值较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 40
  • 10.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
    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甲)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m,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中停表所示,那么停表读数是 S.单摆的振动周期是 s.

    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写代号)
    某同学在实验中,测量6种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记录表格如下;

    l/m

      0.4

     0.5

     0.8

     0.9

     1.0

     1.2

    T/s

     1.26

     1.42

     1.79

     1.90

     2.00

     2.20

    T2/s2

     1.59

     2.02

     3.20

     3.61

     4.0

     4.84

    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作出T2﹣l图线,并利用此图线求重力加速度g.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