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各个实验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

    A: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B: 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
    C: 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D: 探究弹簧伸长与弹力的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年甘肃省张掖市高考物理三诊试卷
  • 2.

    小汽车正在走进我们的家庭,一辆汽车性能的优劣,其油耗标准非常重要,而影响汽车油耗标准最主要的因素是其在行进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人们发现汽车在高速行驶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f(也称风阻)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汽车正面投影面积S;汽车行驶速度v.某研究人员在汽车风洞实验室中通过模拟实验得到下表所列数据:

    f/N

    v/m•s1

    S/m2

    20

    30

    40

    50

    60

    2.0

    206

    464

    824

    1291

    1860

    2.5

    258

    580

    1032

    1614

    2324

    3.0

    309

    696

    1239

    1936

    2788

    3.5

    361

    812

    1445

    2258

    3252

    4.0

    412

    928

    1652

    2581

    3717

    ①由上述数据可得汽车风阻f 与汽车正面投影面积S及汽车行驶速度v的关系式为f=(要求用k表示比例系数);

    ②由上述数据得出k的大小和单位是.(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用基本单位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 3.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1~2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
    B: 2s末时物体的速度最大,大小为3m/s
    C: 在1~3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 在0~4s内,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后沿负方向运动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重庆巴蜀中学高三上期模拟考试物理卷
  • 4. 从下面四个图中所得到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 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 图乙表示物体正以5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C: 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固定不变的
    D: 图丁警告我们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对下列各图中蕴含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图甲的重力—质量图像说明同一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保持不变
    B: 图乙的位移—时间图像表示该物体受力平衡
    C: 图丙的动能—时间图像表示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 图丁的速度—时间图像表示该物体的合力随时间减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B: 在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推导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时,使用的是微元法
    C: 用点电荷代替带电体,应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D: 伽利略在利用理想实验探究力和运动关系时,使用的是实验归纳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表达中不属于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为冲击力的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

    A: 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B: 建立“点电荷”的概念
    C: 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
    D: 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