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不同时期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①电子分层排布模型   ②“葡萄干布丁”模型   ③量子力学模型   ④道尔顿原子学说   ⑤核式模型

    A: ①③②⑤④   
    B: ④②③①⑤
    C: ④②⑤①③   
    D: ④⑤②①③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1869年,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出现了,编制该表的化学家是(   )
    A: 道尔顿
    B: 居里夫人
    C: 门捷列夫
    D: 拉瓦锡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3. 通过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否定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
    A: 道尔顿
    B: 汤姆逊
    C: 卢瑟福
    D: 德谟克利特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4. 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提出的学说或贡献叙述错误的是(   )
    A: 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轨道模型
    B: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C: 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可制备碳酸钠
    D: 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5. 1861年德国人基尔霍夫(G.R.Kirchhoff)和本生(R.W.Bunsen)研究锂云母的某谱时,发现在深红区有一新线,从而发现了铷元素,他们研究的某谱是(   )
    A: 原子光谱
    B: 质谱
    C: 红外光谱
    D: 核磁共振谱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织金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有关化学史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B: 爱迪生——发现电子
    C: 卢瑟福——提出带核的结构模型   
    D: 玻尔——提出了电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轨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①道尔顿实心球式原子结构模型;②卢瑟福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③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④玻尔轨道式原子结构模型。其中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排列是(  )
    A: ①③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④③②
    D: ①③④②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平行班)
  • 8. 在探寻原子结构的道路上,不少科学家都提出过各自的观点。其中有位科学家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质量很集中的很小的原子核和在它周围运动着的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的。这位科学家是(    )
    A: 德谟克利特
    B: 道尔顿
    C: 汤姆逊
    D: 卢瑟福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鲁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9. 20世纪初,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

    A: 舍勒
    B: 卢瑟福
    C: 汤姆生
    D: 玻尔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与科学实验紧密相关。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道尔顿发现原子﹣﹣“空心球”模型
    B: 汤姆逊发现电子﹣﹣“葡萄干面包”模型
    C: 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核式”模型
    D: 玻尔解释氢原子光谱﹣﹣“电子分层排布”模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唐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