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工业上制取NaOH,一般采用Na2O和水反应
    B: 碳酸氢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食品疏松剂
    C: 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在一些食品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作干燥剂
    D: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处理饮水的新型绿色消毒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2. 新制Fe(OH)3胶体的胶团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Fe(OH)3胶体显电中性
    B: Fe(OH)3胶团第一层和第二层共同构成胶体粒子,带正电
    C: 向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红褐色沉淀
    D: Fe(OH)3胶团结构可表示为:{[Fe(OH)3]m·nFeO+·(n﹣x)Cl}x·xCl-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3. 向含有c(FeCl3)=0.2mol/L、c(FeCl2)=0.1mol/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黑色分散系为胶体,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OH)3
    B: 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黑色分散系中的金属氧化物
    C: 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也可得到该黑色分散系
    D: 形成该黑色分散系时发生的反应为:Fe2++2Fe3++8OH-=Fe3O4(胶体)+4H2O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 4. 关于下图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9

    A: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是CO2
    B: 丙中液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C: 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烧杯中c(Cl-)不发生变化
    D: 若在丙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组成与甲相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碳酸氢铵常用作氮肥,不可与碱性肥料混用
    B: 明矾净水是因为可以生成杀菌消毒的物质
    C: 铝制品的耐腐蚀性强,说明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氮气性质稳定,可用于工业制镁的冷却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O2②CH4③CaCO3④CO2⑤氯化铁溶液⑥Ba(OH)2固体⑦H2SO4⑧汽油⑨熔融KNO3⑩Na

    请回答:(填序号)

    在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电解质的是
    该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B: 我们平时生活中出现的“加碘食盐”、“增铁酱油”等商品,这里的碘、铁应理解为元素
    C: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一结晶牛胰岛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8.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获得诺贝尔奖。按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青蒿素属于(   )
    A: 有机物
    B: 单质
    C: 氧化物
    D: 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9.            
    I.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石灰干燥剂”。

     “石灰干燥剂”的主要成分生石灰是(填化学式),“生石灰”所属的物质类型是(填序号)。

    ①金属氧化物;②碱性氧化物:③碱;④盐:⑤化合物

    生石灰可做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II.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山中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也。……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云。”(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锌。)反应原理:ZnCO3+2C Zn+3CO↑

    请根据原料的来源推测碳酸锌在水中溶解性: (“易溶”或“难溶”)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填化学式,下同),还原产物是
    若反应中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CO气体的分子数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烧碱、纯碱、熟石灰均属于碱
    B: 稀豆浆、FeCl3溶液、牛奶均属于胶体
    C: 盐酸、BaSO4、NH3•H2O均属于电解质
    D: 酒精、冰水混合物、液氨均属于纯净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