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胶体粒子往往通过吸附可以带有电荷,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一般非金属氧化物胶体胶粒带负电荷,如土壤胶体,金属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带正电荷,如氧化铁、氢氧化铁等,请完成下列问题:
    如果下列化肥中的含氮量是相同的,那么施用下列化肥,在作物中的吸收效果最差的是

    ①碳酸氢铵        ②硝酸铵       ③硫酸铵

    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解决方法可以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为10﹣9~10﹣7m,然后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正极聚集
    Fe(OH)3胶体也可这样制取:将Fe(OH)3固体粉碎使粒子直径在10﹣9~10﹣7m之间,并悬浮于水中,再向悬浮液中加入适量FeCl3溶液,即可制得Fe(OH)3胶体,试述加入FeCl3溶液的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胶体的应用
  • 2. 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系微粒直径
    B: 溶液是电中性的,而胶体是带电的
    C: 光线通过时,溶液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则无丁达尔效应
    D: 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胶体的重要性质a
  • 3. 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
    A: 2 mol/L NaOH的溶液
    B: 2 mol/L MgSO4的溶液
    C: 2 mol/L H2SO4的溶液
    D: FeCl3溶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胶体的重要性质a
  • 4.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B: 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 早晨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产生的美丽景象
    D: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胶体的重要性质a
  •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10﹣9 m
    B: 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C: 往NaOH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立即可制得胶体
    D: 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与胶体性质无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胶体的重要性质a
  • 6. 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的最本质特征是(   )
    A: 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 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C: 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D: Fe(OH)3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在1﹣100纳米之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胶体的重要性质a
  • 7. 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   )
    A: 向Cu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得到的分散系
    B: 向水中加入食盐得到的分散系
    C: 向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
    D: 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得到的无色溶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胶体的重要性质a
  • 8. 胶体分散系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e(OH)3易溶于水形成胶体
    B: CuSO4溶液可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C: Fe(OH)3胶体可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D: 胶体分散系中所有粒子的直径都在1~1000 nm之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胶体的重要性质a
  • 9. 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在溶有1molFe(OH)3胶粒的胶体中,含有多于NA个的Fe(OH)3分子
    B: 将一束强光通过淀粉溶液,也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
    D: 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胶体的重要性质a
  • 10. 纳米材料粒子的直径为1﹣100nm.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纳米材料属于相同数量的是(   )
    A: 溶液
    B: 悬浊液
    C: 胶体
    D: 乳浊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胶体的重要性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