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 溶液中溶质微粒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的运动是布朗运动
    C: 溶液中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D: 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亮的光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胶体的重要性质a
  • 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是:溶液<胶体<浊液
    B: 将纳米材料(微粒直径是1nm﹣100nm)分散到分散剂中得到的分散系有丁达尔效应
    C: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是:将氢氧化铁固体溶于沸水中继续煮沸
    D: 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胶体的重要性质a
  • 3.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
    B: 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
    C: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D: 带电的胶体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可定向移动,溶液中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也可定向移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胶体的重要性质a
  • 4. 区别溶液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   )
    A: 看外观
    B: 加热
    C: 分析粒子直径大于10﹣7cm
    D: 发生丁达尔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胶体的重要性质a
  • 5. 胶体分散系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形成Fe(OH)3胶体
    B: 蛋白质溶液可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C: Fe(OH)3胶体可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D: 胶体分散系中所有粒子的直径都不在1~100 nm之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胶体的重要性质a
  • 6. 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   )
    A: 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得到的无色溶液
    B: 向碘的水溶液中滴加四氯化碳充分振荡后,静置后的下层液体
    C: 向沸水中滴入饱和的FeCl3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
    D: 向稀硫酸中加入BaCl2溶液得到的分散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胶体的重要性质a
  • 7. 下列叙述中,与胶体性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含有少量硫的酒精溶液,加入大量水后形成乳白色液体,用滤纸过滤不能分离出硫
    B: 原硅酸溶液中加入硫酸铵饱和溶液,结果产生沉淀
    C: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D: 用水稀释牛奶,用一束强光照射,从侧面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光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胶体的重要性质b
  • 8.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胶体是一种液态混合物,属于分散系的一种
    B: 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Fe(OH)3胶体、水、CuSO4溶液
    C: 用过滤器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开
    D: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发生丁达尔效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胶体的重要性质b
  • 9. 在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下列物质至过量,先沉淀后溶解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硫酸镁溶液
    C: 食盐水
    D: 硫酸溶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胶体的重要性质b
  • 10. 当光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食盐溶液
    B: 氢氧化铁胶体
    C: 盐酸
    D: 硫酸铜溶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胶体的重要性质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