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操作
现象
离子方程式
A
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无明显变化
CO +CO2+H2O=2HCO
B
向苏打溶液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立即产生气泡
CO +2H+=CO2↑+H2O
C
向Ba(OH)2溶液中加足量NaHC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2HCO +Ba2++2OH-=BaCO3↓+2H2O+CO
D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偏铝酸钠
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HCO +AlO +H2O=Al(OH)3↓+CO2↑
已知:Cu2O+2H+=Cu2++Cu+H2O
装置
Ⅰ.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
Ⅱ.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液面上方出现浅棕色气体
Ⅲ.试管变热,溶液沸腾
①现象Ⅲ产生的原因。
②根据现象Ⅱ,推测溶液中产生了NO,为进一步确认,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内容
实验1
将湿润KI—淀粉试纸置于空气中
试纸未变蓝
实验2
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浅棕色气体
试纸变蓝
实验1、2说明反应生成了NO。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气体变为浅棕色的原因。
Ⅱ.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有刺激性气味
为确认:"刺激性气味”气体,进行如下实验: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未变蓝;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产生该刺激性气味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