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中药肉桂中含有有机物A,其球棍模型为 图片_x0020_2053598202 (分子中只含有C、H、O)。则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按系统命名法给有机物 图片_x0020_259291161 命名:
    a、苯酚;b苯甲醇;c、苯甲酸;d、碳酸 四种物质均含有羟基

    ①写出羟基的电子式

    ②写出苯酚的电离方程式

    ③上述4种物质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填字母)。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乙炔与氢气用镍作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烷

    ②甲苯制TNT

    ③乳酸在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乳酸

    ④2分子甘氨酸脱去2分子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6月月考试卷
  • 2.            
    用大苏打(硫代硫酸钠)和硫酸溶液发生反应时溶液变浑浊的时间,也可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大苏打溶液与 反应时, 转移 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6月月考试卷
  • 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钠溶于 NaOH 溶液中:Na+2H2O=Na++2OH-+H2
    B:
    C: 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
    D: 铁溶于稀硫酸中:Fe+2H=Fe3+H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科城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Si4++2H2O
    B: 碳酸钡溶于稀硝酸:BaCO3+2H+=CO2↑+H2O+Ba2+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科城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某试样无色溶液可能含有如下离子:Na+ 、Mg2+、Fe3+ 、Cl- , 且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某同学利用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图片_x0020_100006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气体X和气体Y均属于电解质
    B: 试样溶液中至少有5种离子存在,其中Na+一定存在且c(Na+)≥0.4mol·L-1
    C: 滤液M在酸性条件下与铜片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NO2
    D: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 6. 碘是生命体中的必需元素,请根据如下有关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中制取少量碘可采用如下方法:KI+CuSO4→CuI↓+K2SO4+I2。此反应生成1 mol I2时转移的电子是mol。工业生产中,可用智利硝石(含有NaIO3)为原料,与NaHSO3溶液反应生成碘,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单质碘与氟气反应可制得IF5 , 实验表明液态IF5具有一定的导电性,研究人员发现产生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在于IF5的自偶电离(类似于:2H2O H3O+OH),电离生成的+1价阳离子为,-1价阴离子为
    将单质碘与铝屑置于管式电炉中,隔绝空气加热至500℃得到棕色片状固体(AlI3),此固体溶于Na2CO3溶液可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请写出AlI3和Na2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判断加碘食盐中碘的存在形式为I、IO 图片_x0020_1691797090 或两者同时存在。请对以下试验方案进行预测和分析。首先取试样加水溶解,分成三份试样:

    ①第一份试样加酸酸化,如果加淀粉溶液后试样溶液变蓝,说明试样中同时存在I和IO 图片_x0020_46004776 ,该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第二份试样酸化后,加入淀粉溶液无变化,再加溶液,溶液变蓝,说明试样中存在I

    ③第三份试样酸化后,如果直接使试纸变蓝,说明试样存在IO 图片_x0020_1319107248 离子。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 7.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SO2:Ca2++2ClO+SO2+H2O=CaSO4↓+H++Cl+HClO
    B: 向FeCl2溶液加入适量NaClO溶液:6Fe2++3ClO+3H2O=2Fe(OH)3↓+4Fe3++3Cl
    C:
    D: 向Fe(NO3)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 8. 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B:
    C: 滴入Na2S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S2-+2H=Cl-+S↓+H2O
    D: 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 mol Cl2 , 转移电子为NA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 9. 含铬(Ⅵ)废水能诱发致癌,对人类和自然环境有严重的破坏作用。利用Cu2O光催化可以处理含有Cr2O72的废水。
    Ⅰ.制取Cu2O

    电解法:利用铜和钛做电极,电解含有NaCl和NaOH的溶液时,反应只消耗了铜和水,体系pH及Cl浓度维持不变(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阳极电极反应式是

    还原法:控制100℃、pH=5的条件时,利用亚硫酸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以制得Cu2O,同时产生SO2气体。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加入烧碱,其原因是
    Ⅱ.利用Cu2O光催化处理含Cr2O72的废水的研究。

    光照射到Cu2O光催化剂上产生光催化反应,Cr2O72和H2O分别在光催化反应中形成的微电极上发生电极反应,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写出Cr2O72转化Cr3+的电极反应:

    图片_x0020_2139516604

    研究中对Cu2O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

    a.Cu2O作光催化剂;b.Cu2O与Cr2O7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已知:Cu2O的添加量是2×10-4mol/L,Cr2O72的初始浓度是1×10-3mol/L;对比实验(pH=3.0且其他条件相同),反应1.5小时结果如图所示。结合试剂用量数据和实验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依据是

    图片_x0020_1498688173

    溶液的pH对Cr2O72降解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586711681

    已知:Cu2O 图片_x0020_765896086 Cu+CuSO4;酸性越大,Cr2O72被还原率越大。

    ①pH分别为2、3、4时,Cr2O72的降解率最好的是,其原因是

    ②已知pH=5时,会产生Cr(OH)3沉淀。pH=5时,Cr2O72的降解率低的原因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 10. 实验小组探究KI与Cu(NO3)2的反应,进行实验一:

    实验一 图片_x0020_100058

    注:本实验忽略Cu2+在此条件下的水解。

    取棕黄色清液,加入少量溶液(试剂a),清液变为色,说明生成了I2
    探究生成I2的原因。

    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向2mL1mol·L-1KI溶液中加入1mL溶液(硝酸酸化,pH=1.5),再加入少量试剂a,观察到与(1)相同的现象。甲同学由此得出结论:实验一中生成I2的原因是酸性条件下, 氧化了I

    ②乙同学认为仅由甲的实验还不能得出相应结论。他的理由是该实验没有排除氧化I的可能性。

    ③若要确证实验一中是 氧化了I , 应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行检验的实验。

    探究棕黑色沉淀的组成。

    ①查阅资料得知:CuI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于是对棕黑色沉淀的组成提出两种假设:

    a.CuI吸附I2b.吸附I2。为证明上述假设是否成立,取棕黑色沉淀进行实验二:

    实验二 图片_x0020_100059

    已知:CuI难溶于CCl4;I2 ==2I (无色);Cu++S2O32-== (无色)。由实验二得出结论:棕黑色沉淀是CuI吸附I2形成的。

    ②现象iii为

    ③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产生现象ii的原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