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常温下,在指定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NH4+、Cu2+、SO32-、Cl
    B: 乙醇水溶液中:K、H、SO42-、MnO4-
    C: 中性溶液中:Fe3+、Mg2、Cl、SO42-
    D: 加入铝粉后有气体产生的溶液中:Na+、Mg2+、NO3-、Cl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 2. 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可确定有Cl存在
    B: 通入Cl2后,溶液变为深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有I存在
    C: 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可确定有SO42-存在
    D: 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确定有SO32-存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3.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

    紫色褪去

    KMnO4在酸性条件下有氧化性

    B

    常温下将Al片置于浓硫酸中

    无明显变化

    Al与浓硫酸不反应

    C

    向未知液中先后滴入足量氯水和几滴KSCN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未知液中含有Fe3+

    D

    将某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溶液变浑浊

    某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4. 依据下列方程式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C(石墨,s)=C(金刚石,s)  △H>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B: NH3+H3O=NH4+H2O,说明NH3结合H能力比H2O强
    C: 2HCl+CaCO3=CaCl2+CO2↑+H2O,说明盐酸是强酸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5. 某溶液X含有H+、Al3+、NH4+、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和相关数据(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如图所示。

    通过上述实验过程,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反应①中生成A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测得X溶液中C(H+)=5mol/L,则X溶液中(填“含”或“不含”)Fe3+

     C(Fe3+)=(若填不含,则不需要计算)mol/L,X溶液中 C(Cl-)=mol/L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某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比较Cu2+、Ag+的氧化性。
    方案1:通过置换反应比较:向酸化的AgNO3溶液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说明氧化性Ag+>Cu2+
    方案2:通过Cu2+、Ag+分别与同一物质反应进行比较

    实验

    试剂

    编号及现象

    试管

    滴管

    1.0mol·L-1 KI溶液

    1.0mol·L-1AgNO3溶液

    Ⅰ.产生黄色沉淀,溶液无色

    1.0mol·L-1 CuSO4溶液

    Ⅱ.产生白色沉淀A,溶液变黄

    ①经检验, Ⅰ中溶液不含I2 , 黄色沉淀是

    ②经检验,Ⅱ中溶液含I2。推测Cu2+做氧化剂,白色沉淀A是Cul,确认A的实验如下:

    a.检验滤液无I2。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 (填离子符号)。

    b.白色沉淀B是  。

    c.白色沉淀A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说明氧化性Ag+>Cu2+

    分析方案2中Ag+未能氧化I- , 但Cu2+氧化了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编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

    现象

    无明显变化

    a中溶液较快变棕黄色,b中电上折出银;电流计指针偏转

    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色;电流计指针偏转

    (电极均为石墨,溶液浓度均为1mol/L,b、d中溶液pH≈4)

    ①a中溶液呈棕黄色的原因是 (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②“实验3”不能说明Cu2+氧化了I-。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设计实验证实了该依据,实验方案及现象是 。

    ③方案2中,Cu2+能氧化I- , 而Ag+未能氧化I-的原因

    (资料:Ag++I-=AgI↓ K1=1.2×1016;2Ag++2I-=2Ag↓+I2 K2=8.7×108)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第五次质量检测试卷
  • 7. 铅精矿可用于冶炼金属铅,其主要成分为PbS。

    Ⅰ.火法炼铅将铅精矿在空气中焙烧,生成PbO和SO2

    用铅精矿火法炼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火法炼铅的废气中含低浓度SO2 , 可将废气通入过量氨水中进行处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Ⅱ.湿法炼铅在制备金属铅的同时,还可制得硫磺,相对于火法炼铅更为环保。湿法炼铅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不同温度下PbCl2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00

    1.42

    1.94

    2.88

    3.20

    ②PbCl2为能溶于水的弱电解质,在Cl-浓度较大的溶液中,存在平衡

    PbCl2(aq)+ 2Cl- (aq) PbCl42-(aq)

    浸取液中FeCl3的作用是

    操作a为加适量水稀释并冷却,该操作有利于滤液1中PbCl2的析出,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将溶液3和滤液2分别置于右图所示电解装置的两个极室中,可制取金属铅并使浸取液中的FeCl3再生。

    ①溶液3应置于(填“阴极室”或“阳极室”)中。

    ②简述滤液2电解后再生为FeCl3的原理:

    ③若铅精矿的质量为ag,铅浸出率为b,当电解池中通过cmol电子时,金属铅全部析出,铅精矿中PbS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第五次质量检测试卷
  • 8. 能正确表达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 用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CO2↑+H2O
    B: 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FeS=H2S↑+Fe2+
    C: 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3++3CO32-=Al2(CO3)3
    D: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2:2NO2+2OH-=NO3-+NO2-+H2O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第五次质量检测试卷
  • 9.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阳离子和阴离子总数一定相等
    B: 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一定相等
    C: 除阴、阳离子外,溶液中不再含有其他粒子
    D: NaCl溶液的导电性与KCl溶液的导电性相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10. 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对四组指定溶液进行粒子(大量)检验。经鉴定,他们的实验报告中结论如下,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无色透明溶液:MnO4-、K+、SO42-、Na+
    B: 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H2O2、Na+、Cl-、I-
    C: 室温下pH>7的溶液:K+、Ba2+、CH3COO-、NO3-
    D: 加Zn能放出H2的溶液:Na+、K+、Cl-、CO3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