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翠矾”(NiSO4·7H2O)在印染工业作媒染剂,生产酞菁艳蓝络合剂;氟镍化钾(K2NiF4)是结构化学研究的热点物质。以镍废渣(主要成分为Ni,含少量Fe、Al、Fe3O4、Al2O3和不溶性杂质等)为原料合成“翠矾”和氟镍化钾的流程如下:

    图片_x0020_100030

    几种金属离子的氢氧化物沉淀pH如表:

    图片_x0020_1000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碱浸”过程中,为提高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写一种即可)。
    “转化”过程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经实验测定该过程温度高于40℃,转化率急速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调节pH=a,其中a的取值范围是
    写出“灼烧”NiCO3和NH4F的混合物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避免污染环境,选择下列装置吸收尾气,最宜选择(填选项)。

    图片_x0020_100032

    从溶液中获得NiSO4·7H2O的操作A是
    准确称取ω g翠矾晶体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配成250 mL溶液,取20.00 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用c mol·L1的标准溶液EDTA(Na2H2Y)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Ni2+H2Y2=NiY2+2H),三次实验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分别为20.02 mL、19.98 mL、19.50 mL,则翠矾的纯度为%(只列计算式,不考虑杂质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为验证氧化性Cl2 > Fe3+ > SO2 , 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图片_x0020_100033

    实验过程:

    I.打开弹簧夹K1~K4 , 通入一段时间N2 , 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 , 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过程Ⅰ的目的是
    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过程Ⅴ中,B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 > Fe3+ >SO2的是(填“甲”“乙”“丙”)。

    过程Ⅳ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Ⅵ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有Fe3+无Fe2+

    既有Fe3+又有Fe2+

    有Fe3+无Fe2+

    有Fe2+

    进行实验过程Ⅴ时,B中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查阅资料:Fe2+(aq) + (aq) FeSO3(s)(墨绿色)。

    提出假设:FeCl3与 SO2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产物FeSO3 , 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3(墨绿色)与FeCl3(黄色)的混合色。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实该假设成立:

    图片_x0020_100034

    ①溶液E化学式为,溶液F化学式为

    ②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3中红棕色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3. 我国古代科技十分发达,下列对古文献的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

    古文

    解释

    A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 指蒸锅 ,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白酒 烧酒 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蒸馏的方法来分离和提纯

    B

    白青 碱式碳酸铜 得铁化为铜

    可以用铁来冶炼铜

    C

    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

    D

    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

    加热时丹砂 熔融成液态,冷却时重新结晶为HgS晶体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检验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 图片_x0020_100015   
    B: 快速制备和收集一定量的氨气 图片_x0020_100016   
    C: 分离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图片_x0020_100017   
    D: 直接蒸发氯化铁溶液获得氯化铁晶体 图片_x0020_100018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磷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磷酸主要的电离方程式:
    在碱性条件下,次磷酸盐可用于化学镀银,完成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g= Ag+

    由工业白磷(含少量砷、铁、镁等)制备高纯白磷(熔点44 ℃,沸点280 ℃),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图片_x0020_100027

    ①除砷过程在75 ℃时进行,其合理的原因是(填字母)。

    a.使白磷熔化,提高反应活性

    b.降低白磷的毒性

    c.温度不宜过高,防止硝酸分解

    d.适当提高温度,增大反应速率

    ②生产过程在高纯氮气保护下进行,其目的是

    ③硝酸氧化除砷时被还原为NO,写出砷转化为砷酸的化学方程式:

    氧化相同质量的砷,当转化为亚砷酸的量越多时,消耗硝酸的量越(填“多”或“少”)。

    ④某条件下,用一定量的硝酸处理一定量的工业白磷,砷的脱除率及磷的产率随硝酸质量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砷的脱除率从a点到b点降低的原因是

    图片_x0020_100028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中国芯”的发展离不开单晶硅,四氯化硅是制备高纯硅的原料。某小组拟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模拟探究四氯化硅的制备和应用。

    图片_x0020_100029

    已知有关信息:

    ①Si+3HCl SiHCl3+H2 , Si+2Cl2 SiCl4

    ②SiCl4遇水剧烈水解,SiCl4的熔点、沸点分别为-70.0 ℃、57.7 ℃。

    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若拆去B装置,可能的后果是
    有同学设计图装置替代上述E、G装置:

    图片_x0020_100030

    上图装置的主要缺点是

    测定产品纯度。取a g SiCl4产品溶于足量蒸馏水中(生成的HCl全部被水吸收),将混合物转入锥形瓶中,滴加甲基橙溶液,用c mol·L-1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终点时硅酸未参加反应),消耗滴定液V mL。则产品的纯度为%(用含a、c和V的代数式表示)。
    某同学为了验证碳和硅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操作步骤:

    Ⅰ.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并打开活塞a,滴加盐酸。

    Ⅱ.A中看到白色沉淀时,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关闭活塞a。

    图片_x0020_100031

    ①通过步骤Ⅰ知浓盐酸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  

    A.挥发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酸性

    ②C装置中的试剂X是 (填化学式)

    ③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氧化亚铜(Cu2O)是一种附加值较高的铜类物质,某工厂以硫化铜矿石(含CuFeS2、Cu2S等)为原料制取Cu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图片_x0020_100026

    常温下几种物质开始形成沉淀与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Fe(OH)2

    Fe(OH)3

    Cu(OH)2

    开始沉淀

    7.5

    2.7

    4.8

    完全沉淀

    9.0

    3.7

    6.4

    炉气中的有害气体成分是,Cu2S与O2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若试剂X是H2O2溶液,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加入试剂Y调pH时,pH的调控范围是
    写出用N2H4制备Cu2O的化学方程式:,操作X包括过滤、洗涤、烘干,其中过滤后,可以通过的方法检验固体物质是否已被洗涤干净。
    Cu2O也常用电解法制备,流程如下:

    图片_x0020_100027

    已知:①Cu2O为暗红色的固体,有毒 ②部分难溶物的颜色和常温下的Ksp如下表所示:

    难溶物

    Cu(OH)2

    CuOH

    CuCl

    Cu2O

    颜色

    蓝色

    黄色

    白色

    红色

    Ksp(25 ℃)

    1.6×10-19

    1.0×10-14

    1.2×10-6

    实验室模拟电解装置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图片_x0020_100028

    ①开始无明显现象,随后液面以下的铜棒表面逐渐变暗;

    ②5 min后,b极附近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且向a极扩散;

    ③10 min后,最靠近a极的白色沉淀开始变成红色;

    ④12 min后,b极附近的白色沉淀开始变成黄色,然后逐渐变成橙黄色;

    ⑤a极一直有大量气泡产生;

    ⑥停止电解,将U形管中悬浊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上层溶液呈无色,没有出现蓝色,下层沉淀全部显红色。则:

    ①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

    ②b极附近的白色沉淀开始变成黄色,此时溶液中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8. 四氧化三锰(Mn3O4)广泛应用于生产软磁材料、催化材料制备领域。一种以低品位锰矿(含MnCO3、Mn2O3、MnOOH及少量Fe2O3、Al2O3、SiO2)为原料生产Mn3O4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NH4)2SO4 NH3↑+NH4HSO4

    图片_x0020_100009

    回答下列问题:

    MnOOH中Mn的化合价为
    “溶浸”中Mn2O3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滤渣2”的主要成分有
    “母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循环利用该物质的方案是
    氧化”时,将固体加入水中,70℃水浴加热,通空气氧化,将固体全部转化为Mn3O4。Mn(OH)2生成Mn3O4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后溶液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9. 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充碘可防治碘缺乏病,KI、KIO3曾先后用于加碘盐中。KI还可用于分析试剂、感光材料、制药等,其制备原理如下:

    反应I:3I2+ 6KOH=KIO3+5KI+3H2O

    反应II:3H2S+KIO3=3S↓+KI+3H2O

    图片_x0020_100012

    请回答有关问题。

    启普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中盛装30%氢氧化钾溶液的仪器名称是
    关闭启普发生器活塞,先滴入30%的KOH溶液,待观察到三颈烧瓶中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为(填现象) ,停止滴入KOH溶液;然后打开启普发生器活塞,通入气体,待三颈烧瓶和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接近相等时停止通气。
    滴入硫酸溶液,并对三颈烧瓶中的溶液进行水浴加热,其目的是。接着把三颈烧瓶中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碳酸钡,在过滤器中过滤、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涤液,蒸发至析出结晶,干燥得成品。
    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KIO3流程如图:

    图片_x0020_100013

    几种物质的溶解度见表:

    KCl

    KH(IO3)2

    KClO3

    25℃时的溶解度(g)

    20.8

    0.8

    7.5

    80℃时的溶解度(g)

    37.1

    12.4

    16.2

    ①由上表数据分析可知,“操作a”为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KI溶液也能制备KIO3 , 请写出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某同学测定上述流程生产的KIO3样品的纯度:取1.00g样品溶于蒸馏水中并用硫酸酸化,再加入过量的KI和少量的淀粉溶液,逐滴滴加2.0mol·L-1Na2S2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12.60mLNa2S2O3溶液。该样品中KIO3的质量分数为。(已知反应:I2+2Na2S2O3=2NaI+Na2S4O6)。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用装置甲从碘水中萃取碘
    B: 用装置乙验证SO2的漂白性
    C: 用装置丙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
    D: 用装置丁将FeCl3溶液蒸干制备FeCl3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