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对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各部分仪器的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烧杯d:防止在a发生破裂后使药品外溢
    B: 量气管b:读出反应前后与水面相平的刻度
    C: 水准管c:可方便地向整个装置中添加液体
    D: 温度计e:搅拌烧杯中的液体并且测量温度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崇明区2020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2. 下列相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胆矾溶液中滴入少许烧碱溶液,再加入有机物加热可验证含醛基类物质
    B: 实验室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需要进行的称量操作一定为4次
    C: 为验证氯乙烷中含氯,将其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后再滴入硝酸银溶液
    D: 需要约480mL0.100mol/L的NaOH溶液,配制时可准确称量NaOH2.000g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崇明区2020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3. 为提纯物质(含括号内的杂质少量),所选用试剂及实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试剂

    实验方法

    A

    CH3CH2OH(H2O)

    CaO(新制)

    蒸馏

    B

    CO2(CO)

    O2(纯)

    点燃

    C

    CH3CH3(CH2=CH2

    酸性KMnO4溶液

    洗气

    D

    FeCl3(aq)(CuCl2

    铁粉(纯)

    过滤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崇明区2020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4. 某校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制备(NH42Fe(SO42•6H2O并探究其分解规律。实验步骤如下:

    Ⅰ.称取7.0g工业废铁粉放入烧杯中,先用热的Na2CO3溶液洗涤,再水洗,最后干燥。

    Ⅱ.称取6.0g上述处理后的铁粉加入25mL某浓度硫酸中加热,加热过程中不断补充蒸馏水,至反应充分。

    Ⅲ.冷却、过滤并洗涤过量的铁粉,干燥后称量铁粉的质量。

    Ⅳ.向步骤Ⅲ的滤液中加入适量(NH42SO4晶体,搅拌至晶体完全溶解,经一系列操作得干燥纯净的(NH42Fe(SO42•6H2O。

    V.将(NH42Fe(SO42•6H2O脱水得(NH42Fe(SO42 , 并进行热分解实验。

    已知在不同温度下FeSO4•7H2O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

    1

    10

    30

    50

    溶解度(g)

    14.0

    17.0

    25.0

    33.0

    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Ⅰ用热的Na2CO3溶液洗涤工业废铁粉的目的是,步骤Ⅱ中设计铁粉过量,是为了,加热反应过程中需不断补充蒸馏水的目的是
    步骤Ⅲ中称量反应后剩余铁粉的质量,是为了
    (NH42Fe(SO42分解的气态产物可能有N2、NH3、SO2、SO3及水蒸气,用下列装置检验部分产物。

    ①检验气态产物中的SO2和SO3时,装置连接顺序依次为(气流从左至右);C中盛放的试剂为

    ②装置A的作用是

    ③检验充分分解并冷却后的瓷舟中铁的氧化物中是否含有二价铁,需用到的试剂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吉林省白山市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二模试卷
  • 5. 《本草纲目》中的“石碱”条目下写道:“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甚获利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石碱”的主要成分易溶于水
    B: “石碱”俗称烧碱
    C: “石碱”可用作洗涤剂
    D: “久则凝淀如石”的操作为结晶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吉林省白山市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二模试卷
  • 6. 某矿渣的成分为Cu2O、Al2O3、Fe2O3、FeO、SiO2 , 工业上用该矿渣获取铜和胆矾的操作流程如图:

    已知:①Cu2O+2H+=Cu+Cu2++H2O。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沉淀物

    Cu(OH)2

    Al(OH)3

    Fe(OH)3

    Fe(OH)2

    开始沉淀pH

    5.4

    4.0

    2.7

    5.8

    沉淀完全pH

    6.7

    5.2

    3.7

    8.8

    为了加快反应Ⅰ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任写1条)。
    固体混合物A中的成分是
    反应Ⅰ完成后,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填离子符号);检验该离子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取少量含该离子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铁氰化钾溶液,会产生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操作1主要包括:。洗涤CuSO4·5H2O粗产品不能用大量水洗,而用冰水洗涤。原因是
    用NaClO调pH可以生成沉淀B,利用题中所给信息分析沉淀B为,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用NaOH调pH可以生成沉淀C,利用题中所给信息分析y的范围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二模试卷
  • 7.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熔化Na2CO3
    B: 保存液溴
    C: 分液,先放出水层,再倒出溴的苯溶液
    D: 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二模试卷
  • 8. 某研究小组同学为探究锌与硫酸反应生成SO2、H2的临界浓度(浓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SO2的最低浓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大试管A中加入100mLl 8mol/L硫酸,向连接在塑料棒上的多孔塑料球内加入足量的锌粒(塑料棒可以上下移动),在试剂瓶D中加入足量的浓NaOH溶液(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锌与浓硫酸接触,开始时反应缓慢,可以适当加热以加速其反应,当有大量气泡生成时,该反应速率会明显加快并伴有大量的热放出。

    请写出锌与硫酸反应产生SO2的化学方程式
    在组装仪器之后,加入试剂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长导管B的作用是,如果没有这个设计,最终测定的临界浓度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装置中干燥管C的作用是,请简述如何判断硫酸已达临界浓度
    反应结束后向D装置中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和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质量为a克,则浓硫酸与锌反应的临界浓度为:mol/L。(用含a的计算式表示,忽略体积变化)
    某同学通过联系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认为也可以利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对D中的SO32-进行滴定,通过滴定出的SO32-的物质的量计算临界浓度,你认为他的这一想法是否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哈尔滨第三中学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二模试卷
  • 9. 镍、钴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从某含镍废渣(含主要成分为Ni、CoO、Co2O3 及少量杂质Al2O3)提取碳酸钴、硫酸镍的工艺如下:

    已知:25℃,Ksp[Co(OH)2]=4.0×10-15 , lg2=0.3

    酸浸时需将含镍废渣粉碎,目的是,酸浸时通入SO2的作用是
    “除铝”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5℃,若“沉钴”开始时c (Co2+) = 0.010 mo/L,则控制pH≤时不会产生Co(OH)2沉淀。
    一定浓度的NiS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O和NaOH混合液,可制得NiOOH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OOH可用于制备碱性镍氢电池,该电池工作原理: NiOOH+ MH Ni(OH)2+M(M为储氢合金)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NiSO4溶液可经过操作A得到NiSO4·7H2O晶体,俗称“翠矾”,操作A具体是指。煅烧该晶体时剩余固体质量与温度变化曲线如图,已知该曲线中D处所得产物均为氧化物,写出C到D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哈尔滨第三中学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二模试卷
  • 10.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从溴水中提取溴

    B.验证乙炔的还原性

    C.制取并收集NO2

    D.实验室制取溴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0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