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废旧锂离子电池经处理得到的正极活性粉体中含有Li2O、NiO、Co2O3、MnO2、Fe、C、Al、Cu等。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分离回收钴、镍、锰,制备正极材料的前驱体(NiCO3·CoCO3·MnCO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为了提高酸浸的速率,可以增大硫酸浓度或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B: 酸浸步骤中H2O2主要起了还原剂的作用
    C: 碳化环节中可以用Na2CO3代替NH4HCO3
    D: 除铁环节中加入的X的量不能过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 2. 向碘水、淀粉的混合液中加入AgNO3溶液,蓝色褪去。为探究褪色原因,实验如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后溶液pH明显变小
    B: 过程③中加入NaCl溶液的目的是除去Ag+
    C: 不能判断4H++4I-+O2=2H2O+2I2是过程④中溶液变蓝的原因
    D: 综合上述实验,过程①中蓝色褪去的原因是Ag+氧化了I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 3. 高锰酸钾是重要的氧化剂。回答下列问题:
    工业上常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为原料制备高锰酸钾晶体: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锰酸钾(K2MnO4)是墨绿色晶体,水溶液呈深绿色(MnO的特征颜色),在强碱性溶液中稳定,在酸性、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下,MnO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MnO2和MnO

    ①煅烧KOH和软锰矿的混合物应放在(填“瓷坩埚”“蒸发皿”或“铁坩埚’)中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设计实验方案验证K2MnO4歧化反应是否完全:

    常温下,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若已知反应后的溶液中含c(Mn2+)=0.1mol·L-1 , 向该溶液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至Mn2+刚开始沉淀时,此时溶液的pH为{已知:Ksp[Mn(OH)2]=2.0×10-13;lg2≈0.3}。
    实验室常用硫酸酸化的草酸(H2C2O4 , 二元弱酸)溶液滴定KMnO4溶液(两者反应后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分别为CO2、Mn2+),测定KMnO4溶液浓度。步骤如下:

    I.将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加入烧杯中,倒入蒸馏水使其溶解;

    II.取0.100mol·L-1的草酸标准溶液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H2SO4酸化,再用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滴定两次,平均消耗VmLKMnO4溶液。

    ①高锰酸钾溶液盛放在(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②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

    ③该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
  • 4. As2O3在医药、 电子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含砷元素(As) 的工业废水经如下流程图转化为粗As2O3

    “氧化”的目的是,1 mol转化为至少需要O2mol。
    “沉砷”是将砷元素转化为Ca5(AsO4)3OH沉淀,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a.Ca(OH)2(s)Ca2(aq)+2OH-(aq) △H<0

    b.5Ca2+OH-+3Ca5(AsO4)3OH △H>0

    研究表明,“沉砷”的最佳温度是85°C。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温度高于85℃后,随温度升高沉淀率下降的原因是

    “还原”过程中H3AsO4转化为H3AsO3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还原”后加热溶液,H3AsO3分解为As2O3 , 同时结晶得到粗As2O3。As2O3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硫酸中的溶解度(S)曲线如右图所示。为了提高粗As2O3的沉淀率,“结晶”过程进行的操作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a.粗As2O3中含有CaSO4

    b.工业生产中,滤液2可循环使用,提高砷的回收率

    c.通过先“沉砷”后“酸化”的顺序,可以达到富集砷元素的目的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联合调研化学试题
  • 5. 六氯化钨(WCl6)可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熔点为283℃,沸点为340℃,易溶于CS2 , 极易水解。实验室中,先将三氧化钨(WO3)还原为金属钨(W)再制备WCl6 , 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C的名称是
    对下列实验操作进行排序: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WO3;先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加热管式炉,改通H2

    ①以干燥的接收装置替换E;

    ②在B处加装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③再次通入氮气;

    ④停止通H2

    ⑤冷却;

    ⑥加热,通Cl2(所有步骤均选用且不重复)

    操作③再次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利用碘量法测定WCl6产品纯度,实验如下:

    ①称量:将足量CS2(易挥发)加入干燥的称量瓶中,盖紧称重为m1 g;

    ②开盖并计时1分钟,盖紧称重为m2 g;

    ③再开盖加入待测样品并计时1分钟,盖紧称重为m3 g,则样品质量为g(不考虑空气中水蒸气的干扰)。

    ④滴定:先将WCl6转化为可溶的Na2WO4 , 通过IO离子交换柱发生反应:WO+Ba(IO3)2=BaWO4+2IO;交换结束后,向所得含IO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酸化的KI溶液,发生反应:。(写出该离子反应方程式)。反应完全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2I-+S4O。滴定达终点时消耗c mol·L-1的Na2S2O3溶液V mL。则样品中WCl6(摩尔质量为M g·mol-1)的质量分数为(其中第③题中样品质量以m g代入计算结果)。

    ⑤称量时,若加入待测样品后,开盖时间超过1分钟,则滴定时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Z20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 6. 乙二酸俗名草酸,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与酸性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6H+ + 5H2C2O4= 2Mn2++10CO2↑+8H2O,化学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Ⅰ.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限选试剂和仪器:

    溶液、酸性溶液、蒸馏水、试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

    物理量

    V(蒸馏水)

    3.0

    0

    5.0

    50

    3.0

    0

    5.0

    25

    1.0

    a

    5.0

    25

    上述实验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上述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a为;乙是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则表格中“乙”应填写

    Ⅱ.测定中x值

    为了测定草酸晶体中的x值,某实验小组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取草酸晶体,配成溶液。

    ②取溶液加入锥形瓶内,再加入适量稀硫酸。

    ③用浓度为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滴定达到终点。

    ④重复实验。记录整理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V(溶液)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0.10

    10.00

    2

    1.10

    11.10

    3

    1.50

    13.50

    4

    0.70

    10.80

    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③滴定过程中,盛装溶液的仪器为(填名称)。

    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根据数据,计算
    下列滴定操作会使测得的x值偏大的是____。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普通高中学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 7.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方案

    目的

    A.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

    B.除去乙烯中的二氧化硫

    C.配置0.10mol/LNaOH溶液

    D.吸收CO2中的HCl杂质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 8. 甲醛(HCHO)是无色气体,易溶于水,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40%甲醛溶液沸点为96℃,易挥发。甲醛在碱性溶液中具有极强的还原性。为探究过量甲醛和新制反应的产物成分,进行如下研究:
    在如图装置中进行试验,向a中加入溶液溶液100mL,振荡,再加入40%的甲醛溶液40mL,缓慢加热a,在65℃时回流2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反应过程中观察到有棕色固体生成,最后变成红色,并有气体产生。

    ①仪器b的名称是

    ②仪器c的作用为

    ③能说明甲醛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查阅资料发现气体产物是副反应产生的。为确认气体产物中含不含CO,将装置A和如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后进行实验。

    ①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                    →G,
    ②装置B的作用是

    ③确认气体产物中含而不含CO的现象是

    课外兴趣小组对实验制取的晶体进行纯度测定:已知:是白色固体,易被氧化。

    a.称取2.000g样品,将其配成250mL溶液。

    b.先向锥形瓶内加入溶液,加热至40~50℃,冷却后再向其中加入溶液,充分混合。

    c.最后用待测的样品溶液与锥形瓶内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重复三次、平均消耗样品溶液50.00mL (反应的关系式为:)。

    ①测定过程中应迅速操作,不宜耗时过长,否则测定的数值将会偏小,原因是

    ②通过计算,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是,可能含有的杂质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联合考试化学试题
  • 9. 以废镍触媒(含)为原料制备硫酸镍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NiS不溶于水或稀硫酸;

    ②该工艺流程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见下表: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6.4

    2.2

    4.1

    9.6

    完全沉淀时的pH

    8.4

    3.5

    5.4

    11.6

    回答下列问题:

    “酸溶”时,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滤渣1”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滤液1”的pH约为1.8,在“调节pH”时用氨水逐步调节pH至6.3,依次析出的是(填化学式);取少量“滤液2”,向其中滴入KSCN溶液的目的是
    从“沉镍”到“溶解”还需经过的操作是,“溶解”时用0.01的硫酸而不用水的原因是
    “滤渣4”并入滤渣(填“1”、“2”或“3”)可实现再利用
    某工厂用2t该废镍触媒(NiO含量为75%)制备硫酸镍,设整个流程中Ni的损耗率为20%,最终得到的质量为t。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化学试题
  • 10. 为了从海带浸取液中提取碘,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I2+2H2O
    B: ②中分液时含I2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C: ③中得到的上层溶液中不含I-
    D: 操作Z的名称是加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合调研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