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
    A: 萃取
    B: 渗析
    C: 蒸馏
    D: 升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是(  )
    A: 被玻璃割伤手,先取出伤口里的碎玻璃片,再用过氧化氢溶液擦洗,然后敷药包扎
    B: 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C: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的稀盐酸
    D: 浓酸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较多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3. 东晋葛供《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下列操作与“渍”和“绞”原理相近的是(   )
    A: 浸泡 过滤
    B: 煮沸 研碎
    C: 萃取 剪断
    D: 蒸馏 捣碎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理综-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4. FeCl3易潮解、易升华,实验室制备FeCl3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管g的作用是增强装置的气密性
    B: 试剂X和试剂Y分别为浓硫酸、饱和食盐水
    C: 直接用E接收产物比用导管连接的优点是可防止堵塞
    D: 出于简化装置的目的,F装置可拆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理综-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5. S2Cl2用作橡胶的低温硫化剂和粘结剂,由硫与限量氯气在50~60℃反应制得,进一步氯化可得SCl2、S2Cl2、SCl2的某些性质如下:

    水溶性

    密度(g/cm3)

    颜色

    熔点

    沸点

    S2Cl2

    空气中发烟雾,通水即分解

    1.687

    金黄色

    -76℃

    138℃

    SCl2

    溶于水且剧烈反应

    1.621

    樱桃红

    -122℃

    59℃

    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S2Cl2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S2Cl2的电子式
    写出仪器c的名称;实验开始前先在b中放入一定量的硫粉,加热使硫熔化,然后转动和摇动烧瓶使硫附着在烧瓶内壁形成一固体薄层,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时,b装置需加热。最好采用何种方式加热
    b中的反应开始前,需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简述相关操作:
    装置d中盛放的试剂是;其作用是①
    为了获得更纯净的S2Cl2 , 需要对产品进行的操作是
    若将S2Cl2放入水中同时产生沉淀和气体,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理综-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WO3(黄色)粉末测定W(银白色)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A中的试剂是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B的名称,C中水的作用是
    D中盛放的试剂是,其作用是
    实验过程中有下面几步:①加热反应管E,②从仪器A逐滴滴加液体,③由仪器G收集气体并检验纯度,④待E试管冷却后,停止从A中滴加液体。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E中产生的现象为
    本实验样品WO3为纯净物,且完全被还原。若测得如下数据①空E管的质量a ②E管和WO3的总质量b;③反应后E管和W粉的总质量c(冷却到室温称量);④反应前F管及内盛装物的总质量d;⑤反应后F管及内盛装物的总质量e。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W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不同计算式(除W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请写出其中一个。Ar(W)=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常温下,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出现分层的是(   )
    A: 氯化氢
    B: 乙醇
    C: 乙酸
    D: 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 8. 中学化学常见的滴定法包括中和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法等。
    探究小组甲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某补血剂[主要成分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中铁元素的含量。

    ①下列滴定装置中(夹持部分略去),最合理的是:(填字母序号)。

     

    ②该小组拟在同浓度的FeSO4溶液中,探究酸性KMnO4溶液浓度对Fe2+被氧化时反应速率的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0.10mol∙L-1FeSO4、0.02mol∙L-1酸性KMnO4、蒸馏水、锥形瓶、试管、胶头滴管、量筒、秒表。参照下表格式,完成实验表格(列出所选试剂体积和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

    常温下,探究小组乙将0.1 mol·L-1盐酸滴入20 mL 0.1 mol·L-1氨水中,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a点处假设溶液的pH=10,则该点处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②取c点时的饱和溶液并向其加入水玻璃(硅酸钠水溶液),振荡、静置。写出实验现象并用必要的文字和相关离子方程式给予解释:

    ③d点所示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普宁市华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9.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过滤操作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以加速过滤
    B: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C: 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
    D: 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放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0. 芳香族羧酸通常用芳香烃的氧化来制备。芳香烃的苯环比较稳定,难于氧化,而环上的支链不论长短,在强烈氧化时,最终都氧化成羧基。

    某同学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

    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性状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乙醇

    乙醚

    甲苯

    92

    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

    -95

    110.6

    0.8669

    不溶

    易溶

    易溶

    苯甲酸

    122

    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

    122.4

    248

    1.2659

    微溶

    易溶

    易溶


    主要实验装置和流程如下:

    图1 回流搅拌装置        图2 抽滤装置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置于图1装置中,在90℃时,反应一段时间,再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操作I为;操作II为
    如果水层呈紫色,要先加亚硫酸氢钾,然后再加入浓盐酸酸化。加亚硫酸氢钾的目的是
    白色固体B的主要成分为,其中可能含有的主要杂质是
    下列关于仪器的组装或者使用正确的是_________。
    称取1.22 g产品,配成100.0 mL溶液。取其中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酚酞作为指示剂,用浓度为0.1000 mol·L-1的K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了20.00 m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为。若采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会导致测定的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