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A: NO2   
    B: NH3   
    C: SO2   
    D: NO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和平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对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涂上浓NaOH溶液
    B: 氯气意外泄漏,应组织附近人员沿逆风向疏散,并向空中喷洒稀NaOH溶液
    C: 液氨不慎泄漏,用蘸有盐酸的毛巾捂住口鼻向高处撤离
    D: 金属钠起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和平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3. 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氯水与溴化亚铁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溴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资料】

    溴水是溴单质的水溶液,因溶有溴单质而呈黄色;

    溶有溴的 溶液呈橙红色。

    根据已有化学知识及资料,请你参与上述现象形成原因的分析与探究:

    【提出问题猜想】:

    猜想①:溶液呈黄色是因为 被氧化成 所致:

     猜想②:溶液呈黄色是因为 被氧化成 所致。

    【设计实验并验证】

    为验证①与②中是哪个原因导致了溶液变黄色,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根据以下所给试剂,进行合理选用,完成实验方案1和方案2:

    试剂

    酚酞试液、 、无水酒精、 溶液

    方案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所述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并振荡

    溶液变红色

    猜想①正确

    取所述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并振荡

    实验结论:以上实验不仅验证了溶液变黄的真实原因,同时证明了 的还原性比 (填“强”或“弱”)。
    【实验反思】

    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溴化亚铁溶液中滴入足量氯水,再加入 并充分振荡后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4. 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B

    C

    D

    乙醇

    甲烷

    浓硫酸

    氢氧化钠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5. 除去粗盐溶液中的 等杂质,需依次加入稍过量的 溶液、X溶液、Y溶液,过滤后,最终滴加稀盐酸调至中性。其中X、Y分别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下列除杂过程中,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不易变质的是(   )
    A: NaCl溶液   
    B:
    C: 漂白粉溶液   
    D: 氯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8. 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

    水中的溶解性

    -98

    57.5

    0.93

    可溶

    -84

    77

    0.90

    可溶

    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方法是(   )

    A: 蒸馏法   
    B: 升华法   
    C: 萃取法   
    D: 过滤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9.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 形式存在。化学课外小组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按以下实验流程提取 单质(已知 可以氧化 ):

    指出制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③
    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步骤④中每消耗 转移 电子,生成 ,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为实现步骤⑤的转化,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量筒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多次通过步骤⑤操作,可获取较高浓度的含碘有机溶液。若从中再提取 ,可以加入 溶液,将 转化成可溶于水的含碘化合物: 。经操作I分离得到含碘化合物的水溶液,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45%的硫酸溶液,生成 沉淀,经操作II获得碘单质。则操作I的名称是,操作II的名称是(填字母)。

    A. 过滤   

    B. 蒸发   

    C. 蒸馏   

    D. 分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0. 钴酸锂废极片中钴回收的某种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废极片的主要成分为钴酸锂(LiCoO2)和金属铝,最终可得到Co2O3及锂盐。

    “还原酸浸”过程中,大部分LiCoO2可转化为CoSO4 , 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LiCoO2+3H2SO4+ = CoSO4+  + +  
    “还原酸浸”过程中,Co、Al浸出率(进入溶液中的某元素质量占固体中该元素总质量的百分数)受硫酸浓度及温度(t)的影响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工艺流程中所选择的硫酸浓度为2 mol.L-1 , 温度为80 oC,推测其原因是

    A. Co的浸出率较高               

    B. Co和Al浸出的速率较快

    C. Al的浸出率较高               

    D. 双氧水较易分解

    加入(NH4)2C2O4后得CoC2O4沉淀。写出CoC2O4沉淀在空气中高温煅烧得到Co2O3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初始投入钴酸锂废极片的质量为1 kg,煅烧后获得Co2O3的质量为83 g,已知Co的浸出率为90%,则钴酸锂废极片中钴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已知“沉锂”过程中,滤液a中的c(Li+)约为10-1 mol·L-1 , 部分锂盐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Li2SO4

    Li2CO3

    0 oC

    36.1 g

    1.33 g

    100 oC

    24.0 g

    0.72 g

    结合数据分析,沉锂过程所用的试剂b是(写化学式),相应的操作方法:向滤液a中加入略过量的试剂b,搅拌,,洗涤干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