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西塞罗说:“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罗马法的发展主要是凭裁判官审判实践和法学理论,在改造和继承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表明(  )

    A: 公平、正义、开放、灵活是罗马法的价值追求
    B: 自然法为罗马法注入了血液和灵魂
    C: 罗马法充分体现了法律公平和正义的原则
    D: 罗马法维系帝国,影响深远,缓和了矛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高三10月检测历史试卷
  • 2.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帝国一系列法典的法律汇编

    ②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

    ③《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已臻完备

    ④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当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皆可追溯至罗马法体系形成之时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3. 下列古代雅典的阶级或阶层中,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是(  )

    A: 广大妇女
    B: 成年男性公民
    C: 广大奴隶
    D: 居留的外邦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宁夏银川育才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4. 《十二铜表法》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是它却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是因为(  )

    A: 主要由平民参与制定
    B: 规定平民和贵族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C: 有了按律判决和量刑的成文法依据
    D: 损害了贵族的私有财产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宁夏银川育才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5.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是为了适应(  )

    ①版图的扩展

    ②国际交往扩大

    ③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④封建主统治的需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宁夏银川育才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6. 学者米健认为,“由于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的私有意识大大加强,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即公民法)所能逮及。…由于社会的进步,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已势在必行。”材料最能说明(   )

    A: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罗马法的完善
    B: 市民法不再保护罗马公民的利益
    C: 罗马法以保护封建私有制为核心
    D: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7. 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说:“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试以古罗马法的演变为例,阐释该观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8. 公元前150年左右,罗马法庭在对面临死刑的公民进行判决时,通常采用拖延审判的办法,以使罪犯远离罗马,估计他到达安全地带以后,才宣布禁止该罪犯返回罗马,死刑实际变成了流放。这反映了罗马法(   )

    A: 法治理念遭到破坏
    B: 司法原则以人为本
    C: 法律条文不够严谨
    D: 维护罗马公民特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9. 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   )

    A: 为资本主义发展规范了社会秩序
    B: 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了商业资本
    C: 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
    D: 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10.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这一规定表明(    )

    A: 罗马法已经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罗马法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
    C: 罗马妇女与奴隶的地位完全一样
    D: 主人处死自己奴隶只会受到较轻的处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