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统编版(部编版)
岳麓版
人民版
年级
必修1 政治史
必修2 经济史
必修3 文化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宁可让坏人逍遥法外,也不可冤枉一个好人。”这反映了罗马法的( )
A: 无罪推定原则
B: 人人平等原则
C: 不告不理原则
D: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
A: 重视证据
B: 公平公正
C: 契约至上
D: 维护贵族利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A: 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B: 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
C: 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D: 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必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 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 皇帝的教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 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D: 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罗马法的主要原则是
A: 保护弱者
B: 人人平等
C: 公正合理
D: 注重证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 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 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 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 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下边两图所反映的法律文献的关系是
A: 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B: 两者之间毫无相关
C: 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
D: 两者都体现共和制原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刻的古代法律体系。下图《用鲜血和生命供奴隶主享乐的古罗马奴隶角斗》说明罗马法
A: 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B: 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努力缓解社会矛盾
D: 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债务人仍不能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可以将其押致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A: 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 维护平民利益
C: 维护贵族利益
D: 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 甲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的法学理念
B: 乙主张废除原法律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C: 丙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D: 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283
1284
1285
1286
1287
1288
>>
14420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