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878-1879年,美国西部和南部议员联合起来,向国会提交了排华议案,要求限制中国人入境美国,有议员指出,当初引进黑人就是一个错误,因为黑人不能被白人同化,中国人同样如此,美国不能重蹈覆辙。这说明(   )
    A: 有色人种阻碍美国社会发展
    B: 美国坚持议会至上的原则
    C: 美国黑人仍不具备公民权利
    D: 美国民主平等具有虚伪性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拿破仑·波拿巴统治期间,为培养人才,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以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他用国家权力保障了每位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使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和思想在人民中间得以延续。在将爱国主义发扬到无以复加地步的同时,造就了一大批资产阶级学者、军事家、工程师和实业家,为后来资产阶级在法国的全面胜利铺平了道路。巴黎理工学校于1794年建校······肯定该校的目的是“传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和制图技术,特别是为炮兵、工兵、路桥、造船、军用和民用工程、开矿和地理等技术性的公立专科学校输送学生。”从此,巴黎理工学校作为基础型大学校的功能被确立下来。

    材料二:法国革命及其后的战争加强了欧洲各地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在法国,建立在自由、平等、博爱基础上的共和国激发了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鼓舞人们振作起来抵抗外国军队对革命的破坏,保卫革命的成果。革命领导人将《马赛进行曲》定为国歌,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在西班牙、荷兰、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随着革命的进行和拿破仑军队的入侵,民族意识汹涌而起。对拿破仑及其帝国的反对同样也激发了各国人的民族感情。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文化政策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战争使欧洲的政治文化出现了哪些新因素?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3. 1838年5月8日,英国宪章运动中公布“人民宪章”,内容主要包括:凡是年满21岁的男子都有选举权;议会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的限制;平均分配选区;议会每年改选一次等。英国宪章运动爆发的深层背景是(    )
    A: 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B: 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恶劣
    C: 早期社会主义思想萌发
    D: 1832年议会改革的开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海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高考全真模拟(三)试卷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来要求。

    材料一:国际学术界通常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君主制和民主制的混合物,也是在中央集权和联邦分权之间寻求平衡的妥协产物。一些学者对其有不同态度,如德国历史学家汉斯·乌尔里希·韦勒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主要是“由普鲁士霸权、联邦制的帝国联盟、旧的集权体制和现代选举法等构成的混合体”。它不是君主立宪制,而是“一种独裁的、半专制主义的虚假的立宪主义”。相反,德国宪法学家恩特斯·R·胡贝尔则认为,1871年宪法是“德国宪法问题的合适的解决之道”。

    ——摘编自沈辰成《德意志帝国宪法:富有特色的立宪议会制度》

    材料二:每个国家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对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功过评价,都应该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看它对当时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德国的现代化进程是由其特殊国情决定的,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与德国统一前的封建专制相比,是进步的。宪法颁布后,德国历史的快速发展,也说明宪法满足了当时德国发展的需要,顺应了现代化的历史潮流。

    ——摘编自张晓华《“情”到深处,“理”亦明——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重新认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德国两位学者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不同认识,并结合1871年宪法的内容分别说明理由。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海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高考全真模拟(三)试卷
  • 5. 下表 法国《人权宣言》的内容变化(部分)

    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1793年《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强调“平等”重于“自山”;“起义权”是“最神圣的权

    利”;任何公民享有劳动权、受救济权和受教有权。

    1795年《人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宣言》

    删除“始终平等”和“起义权”相关条款;维护财产权

    是社会秩序的基础;训导人民要做“好儿子、好兄弟、

    好妻子和好朋友”。

    上表内容说明法国大革命期间(   )

    A: 启蒙运动的制度蓝图渐次实现
    B: 权利观念的混乱导致社会失序
    C: 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逐渐转变
    D: 私有产权始终是革命焦点问题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2022年高考历史3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一)(广东一模)
  • 6. 18世纪末,拿破仑征战四方,为解决因战线太长导致大批食品腐烂问题,他悬赏征集防止食品变质的技术和装备。厨师阿佩尔根据自己经营食品的经验,提出“密封容器防腐技术”,同时制出第一批玻璃瓶罐头运往前线,大获成功,罐头食品由此诞生。这表明(    )
    A: 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确保食品安全
    B: 战争是食品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
    C: 真空包装技术提升食品保存期限
    D: 社会需要促进食品保藏技术革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海南省儋州川绵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有人说,“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在此之前,这些国家一无所知,而其人民则认为国王是世间的上帝,他们一定会说,不管国王做什么都是对的。经过现在这场变化,统治人民将会更困难了”。材料旨在强调(    )
    A: 拿破仑强化了君主专制
    B: 法国大革命打击了英国王权
    C: 法国革命的观念得以推广
    D: 民族主义的浪潮得以兴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
  • 8. 《法国民法典》颁布以来,共修改过一百多次。例如,1816年,法典中曾经废除了离婚制度,1884 年又得以恢复。1970年废除了丈夫是一家之主的规定。法典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 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
    B: 巩固法国革命的成果
    C: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D: 维护男女平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嫩江市多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9. 林肯总统在某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内阁成员都表示反对,但林肯在宣布结果时却说:“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你认为林肯的做法是(   )
    A: 违反了权力制衡原则
    B: 违背宪法,林肯反对无效
    C: 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D: 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嫩江市多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10.  1870年,英国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实现了从直接任命官员到公开竞争、考试录用的重大转变。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①文官负责制定国家政策                

    ②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

    ③全体文官与内阁共进退                

    ④适应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顺义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统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