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761年至1770年间英国先后换了6届首相,有3名直接或间接地迫于国王压力而辞职,1名被国王直接罢免。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
    A: 国王权力不受限制
    B: 议会权力遭到削弱
    C: 首相没有行政权力
    D: 君主尚有一定权力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试卷
  • 2.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当代表们吵得不可开交,甚至面临散伙危险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提议去请牧师。他们请来了牧师,带领大家每天早上先向上帝祈祷,以放弃“唯我正确”的看法。这反映了(   )
    A: 美国政治生活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
    B: 制宪会议是地方各州力量的博弈场
    C: 美国常利用宗教力量解决政治纷争
    D: 美国民主政治的建立有斗争有妥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试卷
  • 3. 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个沙皇,同时也是全方位对外扩张的鼻祖。他开始执政后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竭力巩固专制政权,强化国家中央集权。据此可知,“他”是(   )
    A: 亚历山大
    B: 查士丁尼
    C: 伊凡四世
    D: 穆罕默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万历年间,嘉兴府崇德县石门镇镇上有油坊二十家,因镇民少,辄雇邻近县乡的百姓为佣。清康照《钱塘县志》载:“四方之民,朝西暮东,如鸟之飞,鱼之游,流寓多于土著”,清道光年间,“苏州、杭州已出现拥有千架织机的纺织工场”。清末沪上“纱厂林立”,附近的农民“生计日多,而专事耕织者日见其少矣”。

    ——摘编自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等

    材料二:19世纪初,普鲁士首相施泰因和哈登贝格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农民通过赎买土地……获得了人身自由。当时重工业发达的鲁尔区的几个小手工业城镇原来人口不过5000人,到1850年增加到200万,大多数人从事矿业开采、冶炼、机器制造等方面的工作,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大多数德国人首先向农村附近的小城镇流动……德国的小城镇遍布全国各地……1890年,英国10万人以上的城市的居民总数占总人口的32%,德国占12%。1875—1910年,德国城市居民增长了1/3。

    ——摘编自《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劳动力转移的方向。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1875—1910年德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并概括其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德两国劳动力转移的相同作用。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2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全国卷)
  • 5. 狄更斯小说《穷人的专利权》中,老工人约翰为了给自己的一个发明申请专利,总共经历了三十六道手续,与各色人等打交道,用时近两个月,花费近百英镑(相当于当时一个高级技术工人三年的所有收人)。文中约翰的朋友点评道:“申请专利的过程就是使一个人成为宪章派的捷径。”这种状况主要反映了当时英国(    )
    A: 工人工资收入极低
    B: 社会制度依然落后
    C: 社会等级观念分明
    D: 政府体制运行弊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试卷(全国乙卷)(2021.9.8)
  • 6. 纵观整个中世纪时期的英国,国王权力始终处于一种不完整状态之中,其限制既来自于作为中世纪思想文化权威的教会,也来自于作为贵族势力和平民势力代表的议会。这反映了中世纪英国国家权力结构的突出特征是(   )
    A: 有限王权的传统
    B: 国家结构的松散
    C: 民主政治的确立    
    D: 权力分配制度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嫩江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联合考试试卷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所谓“原则民主”指的是把民主当作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的体现而加以赞美的态度。而“程序民主”,指的则是一种把民主当作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来予以认同的态度。两者的基本差异在于:前者关心的主要是一般意义上的保障社会公正的必要性问题,比较抽象,带有“务虚”的意味,也都带有较强的理想化色彩;后者则更多地关注如何实现人民大众对政治决策过程的实际参与,属于“务实”的精神,也更善于接受客观现实的限制。两者之间不免会发生一些矛盾,但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层面。

    ——摘编自马克思《世界文明史》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嫩江市八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联合考试试卷
  • 8. 德意志民族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立法者享有全能的、无所不包的权力,可以制定、限制乃至废除基本权利的法律;德皇的行为准则是“一切为了人民,但什么都不通过人民。”这反映了当时德国法律(   )
    A: 保持议会立法与皇帝权威的平衡  
    B: 确保国家至上、限制民众参与立法
    C: 造成集体责任与国民主权的失衡  
    D: 明确国家权力用于国民所有的原则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嫩江市八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联合考试试卷
  • 9. 下表为19-20世纪部分时间段内英国与法国政治运行情况表(部分),据此可知(   )

    政权

    内阁与议会关系

    政局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内阁总辞职,内阁与首相政治上共进退

    内阁有权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在1801年到1937年仅更换44届内阁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内阁的更替并不是全体部长的大换班,而只是总理下台

    内阁无权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1870年到1940年共更换了108届内阁

    A: 英国的政治体制比法国的政治体制更为优越
    B: 内阁部长相对稳定有利于缓解法国政局危机
    C: 内阁频繁更换导致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衰亡
    D: 英国的内阁权力和地位远远大于法国的内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民族高级中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10.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一次演说中说:“在19世纪,受赠土地便是获得机会。正如有人给了你们在德克萨斯州的众多祖先那么一小块土地,就是起家的本钱。在21世纪,人们最指望得到的赠品,再也不是土地,而是联邦政府的奖学金……”克林顿的这一论断说明了(   )
    A: 美国政府将会逐步增加奖学金
    B: 信息时代对知识的依赖性逐步增强
    C: 美国政府将严格控制土地资源
    D: 政府的奖学金成为人们起家的本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民族高级中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