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说明了(   )

    国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

    约3600

    75%

    25%

    美国(1850)

    约2300

    87%

    13%

    ①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城市人口比例越小

    ②国际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

    ③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向城市迁移

    ④除英国外,其他国家还未开始工业化进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 2. 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文学家费尔丁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当贵族与国王正在争斗生活之华丽时,乡绅们正在翘首企望获得贵族的地位,而商人们正在步出柜台,挤入乡绅的行列。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
    A: 奢侈浪费成为社会主流
    B: 工业革命带动生活水平提高
    C: 君主立宪制度不断完善
    D: 消费竞争集聚社会转型力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联考试卷
  • 3. 19世纪末,美国工程师泰罗考察企业管理,认为工人不是简单的机器,只要对他们进行科学管理,资本家就有可能降低生产成本。这一主张(   )
    A: 认为工人应该主动提高生产效率
    B: 强调资本家要直接参与企业管理
    C: 反映了当时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D: 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孟津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入学测试试卷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关于瘟疫传播的原因,在秦以前,大都认为是鬼神作祟,所以用傩逐疫。东汉张仲景认为气候不正常是疫病传播的原因,即“瘴气说”。隋代医学家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疫”是具有传染性的。明末医学家吴又可亲自参与了崇祯年间的疫病救治,在《温疫论》中指出瘟疫是由天地间的“杂气、异气、疠气”所致,不同的气导致的疾病不同,已认识到传染病有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两条途径。中医也提出的一些防治瘟疫的经验方法,例如,在大寒大湿之年要小心瘟疫,防止戾气从口鼻而入,隔离病患,服用疏利祛邪的药物等。

    ——李今庸《中国古代对疫病的认识与防治》

    材料二:世纪后半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进程中,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日益显现。公众对城市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加之霍乱等瘟疫的频繁爆发,推动了政府干预公共卫生。19世纪30年代,英国在流行病肆虐的恐慌中,开始出现政府干预控制疫情的迹象。《1848年公众健康法》是英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干预公共卫生,明确国家和政府在维护公共健康中的职责与作用,提出建立卫生管理机构的必要性。英国从1841年就开始免费实施疫苗接种,政府直接参与推广。这属于英国首次开展的持续性公共卫生活动。为了规范防疫制度,1867年英国制定新的《防疫法》。1865年,英国开始着手组建以实验室研究为主的研究体系,该研究着眼于疾病病因理论和化学原理。这种科学的预防与控制疾病,推动了英国的公共卫生朝着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赵玉兰、吴俊《英国公共卫生运动的领导者:约翰·西蒙》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公共卫生治理工作。在工作大规模展开后,各大城市都组织了大规模的卫生防疫宣传,重点是宣传党和政府对各族人民健康的关怀和新中国卫生工作的宗旨。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大城市进行了很多环境卫生工程建设的工作。同时,清除城市垃圾,消灭病媒昆虫,改善环境卫生。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预防肠胃系统传染病的饮水卫生、城市饮食卫生管理等方面,全国各地也都做了不少工作。1951年9月7日,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的贺诚在给党中央的报告中称:经过21个月的艰苦工作,全国范围内历史上的疫区、少数民族地区、国防前线、政治中心、交通要道及经济命脉等,各种疫病发病人数均大大减少。

    ——摘编自李洪河《建国初期的城市公共卫生治理述论》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瘟疫认识与防治”的发展。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因及意义。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城市公共卫生治理工作的意义。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重庆实外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5. 棉纺织业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产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由印度进口的棉布色彩艳丽、价格便宜,制成的衣服更轻便、更易清洗,也更容易干,因此很受欢迎。棉布的流行使得毛纺织工业受到威胁。1720—1721年英国颁布的《印花布法案》禁止印度棉布进口。然而法律并不能遏制消费者对棉布的狂热。正是这种需求导致了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1764年,J•哈格里夫斯夫妇制成以女儿珍妮的名字命名的手摇纺纱机。这种纺纱机尽管仍然采用人力,却是最早的多锭手工纺纱机,装有八个锭子,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珍妮机”纺出的纱质量也较好,因此,其渐渐流传开来了。“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和创新技术的革新。1774年,英国已经具备打破世界纺织品格局的能力,毫不犹豫地废除那些禁止从印度进口棉布的法案。

    ——摘编自金碚《世界工业革命的缘起、历程与趋势》

    据材料一,指出印度棉布在英国市场畅销的原因,并分析其对英国的影响。
    据材料二,珍妮纺纱机如何推动英国棉纺织业发展?
    相比材料一,材料二中英国对待印度棉布政策发生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简析其经济要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 6. 1776年,英国下议院议员约翰·威尔克斯在议会发表演说指出,在某次议会表决中获得多数的254位议员,其实是由不超过5723人选出的,并且是不重要的市镇的居民选出的,而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城市却遭到不公平对待。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   国王的权力仍然过大
    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C: 议会的权力遭到滥用
    D: 工业资产阶级与贵族矛盾上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7. 机器大工业造成的跳跃式扩展生产的能力,使原料和销售市场成为发展生产的唯一限制。正如德国首相标洛宣称:“问题不是我们是否要殖民,而是我们必须殖民,不管我们是否想殖民。”由此可知(    )
    A: 欧美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 殖民扩张成为拓展市场的唯一手段
    C: 工业革命驱动欧美不断地拓展市场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8. 表

    19世纪下半期法国工农业生产者数量

    年代

    1856

    1875

    1896

    1906

    从事农业生产者(万)

    730.5

    799.5

    846.3

    884.5

    从事工业生产者(万)

    441.8

    446.9

    545.2

    593.6

    19世纪法国农民占地情况

    年代

    1826

    1882

    1908

    占农户/占地

    占农户%

    占地%

    占农户%

    占地%

    占农户%

    占地%

    小农

    89.3

    32.5

    84.7

    35.4

    83.8

    29.1

    大农

    0.6

    20.8

    2.5

    36.8

    2.7

    37.1

                     

    据表可知,19世纪的法国(    )

    A: 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工业进步
    B: 实现了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
    C: 存在抑制工业发展的落后因素
    D: 封建生产关系阻碍工业化进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入学调研(B)试卷
  • 9. 下表为1800年前后英国议会颁布的部分法令内容。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1799年《反结社法》

    禁止劳资双方的结社对抗行为

    1812年《破坏机器法》

    规定对破坏机器者处以死刑

    1812年《警戒法》

    要求公众协助军队及巡警维护地方治安

    1819年《六条法令》

    赋予治安法官在处理违法者方面更大权力,进一步限制公共集会的权利,增加期刊、出版物的印花税

    A: 工人阶级发挥主力军作用
    B: 工人抗争手段发生根本改变
    C: 社会矛盾伴随工业化进程
    D: 重商主义成为主流经济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入学调研(A)试卷
  • 10.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取消了贸易保护政策,同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互惠关税协定,降低进口税率;1849年取消了《航海条例》;到1875年,英国工业品的平均进口关税税率降到几乎为零。这反映出英国(    )
    A: 自由主义成就了工业革命
    B: 与荷兰经济竞争关系结束
    C: 彻底放弃了贸易保护政策
    D: 工业革命促使生产能力提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