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世纪早期的英国工业家弗莱尔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啦。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们商业的伟大纪元就要结束了。”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
    A:  资产阶级谋求建立世界殖民霸权
    B: 资产阶级民主政体需要不断完善
    C: 工业资产阶级已成为议会的主导
    D: 国外市场扩大加速工业革命到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考试试卷
  • 2. 17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开始确立,18世纪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19世纪英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这说明英国(    )
    A:  君主立宪政体适应了英国政体的发展需要   
    B: 代议制确立是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
    C: 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广泛而深远       
    D: 迅速崛起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考试试卷
  • 3. 阅读1870—1930年美、德两国就业结构表(单位:%),对表中数据变化理解恰当的是(    )

    产业

    国家

    1870年

    1890年

    1910年

    1930年

    第一产业

    美国

    52.2

    45.1

    34.9

    24.9

    德国

    49.1

    40.0

    35.1

    27.3

    第二产业

    美国

    23.5

    26.3

    29.2

    29.5

    德国

    29.1

    35.7

    37.9

    40.6

    第三产业

    美国

    24.3

    28.4

    35.9

    45.4

    德国

    21.8

    24.3

    27.0

    32.1

    A: 结构不合理引发了经济危机
    B: 德国成为工业实力最强的国家
    C: 工业革命带来产业结构变化
    D: 美德两国的农业生产逐渐落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考试试卷
  • 4. 在“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的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后,钢铁价格从1870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钢铁价格的变化说明(    )
    A: 社会化生产阻碍了发展
    B: 各地交通日益便捷
    C: 垄断组织提高了生产力
    D: 人类进人钢铁时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考试试卷
  • 5. 1846年,英国国会废除了《谷物法》,1849年后又废除了实行近200年的《航海条例》,1846~1849年,国会还取消了大约200种商品的进口税。这些政策的实施(    )
    A:   巩固了英国世界工厂地位
    B: 促使世界市场得以最终形成
    C: 使英国形成“日不落帝国
    D: 使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亳州第二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19世纪70年代之前,英国商人要先通过中国茶栈或商人了解茶叶的行情,大概在四个月后才能将信息带回国内。而在70年代之后,英商可以随时了解中国的茶叶行情,并派人直接来华采办。与这一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C: 人口的大规模流动
    D: 新式通讯工具的发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亳州第二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7. 1904年,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约有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产值占总产值的38%。这反映了此时美国(    )
    A:   生产关系经历变革
    B: 经济指导思想发生变化
    C: 开启了近代化历程
    D: 近代工厂制度应运而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亳州第二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英国关于工作日的工厂法变化:14世纪中期到17世纪末期,强制延长劳动时间;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强制缩短劳动时间。导致这种变化的内在动力是(   )
    A: 法律制度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B: 不同利益主体彼此之间博弈的结果
    C: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生产矛盾
    D: 无产阶级形成后为维护利益的斗争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总复习质量测试(一)(一模)试卷
  • 9. 11~15世纪的西欧,社会等级越高,获得的食物越多,原料的质量越上等,鸡肉、小羊肉、新鲜猪肉等在当时是上等人才配食用的。19世纪以后,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家畜类、家禽类、鱼类等也出现在一般平民的餐桌上。这反映出(   )
    A: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B: 西欧奢靡之风逐渐盛行
    C: 贫富差距在不断地缩小
    D: 传统饮食结构发生改变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试卷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财富观演变一览表

    语境转换

    主要观点

    第一阶段

    “什么东西是财富”

    哥伦布:黄金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主人。

    孟克列钦(1575-1621年):财富就是货币,就是金银,而商品流通则是获得金银的最重要的方法,对外贸易是一国财富增殖的源泉。

    第二阶段

    “是什么东西创造财富”

    亚当·斯密(1723—1790 年):财富的源泉是一国国民每年投入的劳动,所有劳动的生产物构成了一国的财富。

    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自由贸易才能发展英国工业,从而为全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收入的分配状况对财富的增长影响重大。

    第三阶段

    “是什么东西能使财富增长”

    20世纪末,罗默、卢卡思等提出了新增长理论。认为技术是内生的,它取决于知识的积累和溢出,以解释“在同一技术水平下,各国的财富增长为什么会不一样”的现象,因此知识是新的财富源泉。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第三高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3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