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把丝和丝织品送给了出使诸国,而后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远及中亚。“安史之乱”后陆路渐趋衰落。中唐至两宋时,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尤其在两宋时,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通达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进出口货物达400种,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宋代市舶贸易税成为财政的重要收入,一度占国家总收入的20%。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简表

    时期

    阶段

    欧美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特点

    新航路开辟到十八世纪中期

    雏形出现

    开辟从欧洲到东方的新航线,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进行殖民掠夺,扩张殖民地

    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晚期

    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大机器生产和蒸汽时代,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的阶段

    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初

    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开展对资本输出为目标

    二战后

    当今全球化

    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世界市场、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等等

    ——根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整理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丝绸之路的特点,分析推动古代丝绸之路发展的因素。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丝绸之路与近代世界市场的不同。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国丝绸之路和近代世界市场共同的积极影响。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南师大附高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模拟考试试卷
  • 2. 表1所示为1751〜1831年英国人口分布占比情况(单位:%)。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此时英国(     )

    时间

    北部

    西北部

    南部

    伦敦

    1751年

    23.2

    21.5

    37.8

    17.5

    1801年

    22.2

    26.1

    33.4

    18.3

    1831年

    21.6

    28.3

    31.1

    19

    A: 城市化进程发展较缓慢
    B: 工业革命推动人口迁移
    C: 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D: 医学进步促进人口增长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北省麻城实验高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第六次模拟考试试卷
  • 3. 20世纪初,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等大城市,摩天大楼开始雨后春笋般出现,而有轨电车和地铁也带来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大发展。立体城市和交通的发展又导致了世界上超级大城市的诞生。这主要得益于(  )
    A: 蒸汽技术的新发明
    B: 信息技术的新发现
    C: 电气技术的新应用
    D: 航天技术的新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海南省北师大万宁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底模拟考试试卷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丁格尔(1820—1910年),现代护理教育的创始人和护理学的奠基人。自童年开始:即对护理工作深感兴趣,并先后到德国、法国学习护理。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奔赴前线参加护理工作,首先建立护士巡视制度,夜晚提灯巡查病房,被誉为“提灯女神”,使伤病员死亡率从42%急剧下降到2%。1860年南丁格尔在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推动了世界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她提倡护理是一门科学,也是照顾生命的艺术,要求严谨的科学性、温和的性格和神圣的使命感。她创立了环境护理、整体护理、家庭护理等概念,丰富和发展了护理学内容。她确立了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和科学地位,使护理学科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医院札记》和《护理札记》两部极其著名的著作,被认为是护士必读的经典作品。国际护士理事会为纪念南丁格尔为护理事业做出的贡献,于1912年将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摘编自《致敬天使:南丁格尔与现代护理学》等

    根据材料,概括南丁格尔的重要贡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丁格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二模试卷
  • 5. 下表为1800年前后英国议会领布的部分法令内容。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1799年《反结社法》

    禁止劳资双方的结社对抗行为

    1812年《破坏机器法》

    规定对破坏机器者处以死刑

    1812年《警戒法》

    要求公众协助军队及巡警维护地方治安

    1819年《六条法令》

    赋于治安法官在处理违法者方面更大权力进一步限制公共集会的权利,增加期刊、出版物的印花税

    A: 工人阶级发挥主力军作用
    B: 工人抗争手段发生根本改变
    C: 社会矛盾伴随工业化进程
    D: 重商主义成为主流经济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三模试卷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瘟疫传播的原因,在秦以前,大都认为是鬼神作崇,所以用傩逐疫。东汉张仲景认为气候不正常是疫病传播的原因,即“瘴气说”。隋代医学家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疫”是具有传染性的。明末医学家吴又可亲自参与了崇祯年间的疫病救治,在《温疫论》中指出瘟疫是由天地间的“杂气、异气、疠气”所致,不同的气导致的疾病不同,已认识到传染病有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两条途径。中医也提出的一些防治瘟疫的经验方法,例如,在大寒大湿之年要小心瘟疫,防止戾气从口鼻而入,隔离病患,服用疏利祛邪的药物等。

    ——李今庸《中国古代对疫病的认识与防治》

    材料二  19世纪后半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进程中,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日益显现。公众对城市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加之霍乱等瘟疫的频繁爆发,推动了政府干预公共卫生。19世纪30年代,英国在流行病肆虐的恐慌中,开始出现政府干预控制疫情的迹象。《1848年公众健康法》是英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干预公共卫生,明确国家和政府在维护公共健康中的职责与作用,提出建立卫生管理机构的必要性。英国从1841年就开始免费实施疫苗接种,政府直接参与推广.这属于英国首次开展的持续性公共卫生活动。为了规范防疫制度,1867年英国制定新的《防疫法》。1865年,英国开始着手组建以实验室研究为主的研究体系,该研究着眼于疾病病因理论和化学原理。这种科学的预防与控制疾病,推动了英国的公共卫生朝着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赵玉兰、吴俊《英国公共卫生运动的领导者:约翰·西蒙》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公共卫生治理工作。在工作大规模展开后,各大城市都组织了大规模的卫生防疫宣传,重点是宣传党和政府对各族人民健康的关怀和新中国卫生工作的宗旨。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大城市进行了很多环境卫生工程建设的工作。同时,清除城市垃圾,消灭病媒昆虫,改善环境卫生。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预防肠胃系统传染病的饮水卫生、城市饮食卫生管理等方面,全国各地也部做了不少工作。1951年9月7日,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的贺诚在给党中央的报告中称:经过21个月的艰苦工作,全国范围内历史上的疫区、少数民族地区、国防前线、政治中心、交通要道及经济命脉等,各种疫病发病人数均大大减少。

    ——摘编自李洪河《建国初期的城市公共卫生治理述论》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瘟疫认识与防治的发展。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因及意义。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城市公共卫生治理工作的意义。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三模试卷
  • 7. 三次产业革命促成了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生产力水平的飞跃,在国际贸易亟待增长的过程中,布雷顿森林体系适时出现,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资本向全球扩张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兴起,国际贸易规模和水平将再一次扩大,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将加速形成。材料旨在说明(   )
    A: 生产力发展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更新
    B: 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国际贸易发展
    C: 货币体系更新将与全球化同步到来
    D: 布雷顿森林体系即将被新体系取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二模试卷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0—1990年部分国家经济数据表(单位:百万吨)

    年份

    项目

    国家

    美国

    俄国/苏联

    清/民国/新中国

    美国

    德国/西德

    日本

    1910

    原油产量

    27.9

    11.3

    0.1

    0.3

    钢产量

    26.5

    3.3

    0.078

    6.5

    13.1

    0.009

    1937

    原油产量

    172.9

    28.5

    0.5

    0.4

    钢产量

    51.4

    17.7

    0.56

    13.2

    19.8

    5.8

    1950

    原油产量

    266.7

    37.9

    0.2

    1.1

    0.3

    钢产量

    87.8

    27.3

    0.61

    16.6

    12.1

    4.8

    1970

    原油产量

    475.3

    353

    30.65

    0.1

    7.5

    0.8

    钢产量

    119.3

    116

    17.79

    28.3

    45.0

    93.3

    1990

    原油产量

    371.0

    553

    138.31

    88

    3.6

    0.5

    钢产量

    89.7

    154

    66.35

    16.5

    38.4

    110.3

    ——根据(英)米切尔编,贺力平译《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等编制

    结合所学近现代史知识,就图表中经济数据(整体或某一时期,某一国或某几国),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二模试卷
  • 9. 西方近代某绘画流派脱离了以往艺术形式对历史和宗教的依赖,将焦点转移到纯粹的视觉感受形式上,着重于描绘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为永恒,并将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以下作品符合这一审美的是(   )
    A: 《日出·印象》
    B: 《拾穗者》
    C: 《自由引导人民》
    D: 《蒙娜丽莎的微笑》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三模试卷
  • 10.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人认为节俭可能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是有害的,消费才是一种美德。斯各特·菲茨杰拉德写道:“我们穷的不能节俭了,节约是一种浪费”。这种消费主义的价值观(   )
    A: 隐藏着经济危机的风险
    B: 受益于美国霸权主义
    C: 促进了经济的持续繁荣
    D: 引发了拜金主义盛行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三模试卷